分享

稻草的清香

 湘西美文 2021-06-05

第102期

稻草的清香

/袁国奇

  故乡绥宁,山明水秀,风姿绰约。

  故乡的山水,用它的灵气,养育出故乡人的勤俭,坦荡。亘古以来,故乡人以大米为主食,红薯、包谷、高粱、大豆只是以配角的形式出现在餐桌上。

  当布谷鸟以春天的名义开始歌唱,大地用它的无垠包容世间万物。一粒稻谷,经三浸三露,吸取日月精华,山水灵气之后,把一只美白,娇嫩的小腿,伸进阳光的思想里,农家小院,披上一层淡淡的醇香,强氯精用它的热情为谷种沫浴,只有屋前的桃树,宛如过惯了城市生活的女人,有些厌倦山村的生活,成日描眉画眼,慵懒地倚着岁月,妩媚,性感,迷人。

  故乡的牛,用它的任劳任怨感天动地,春耕,夏种,秋播,冬息。一粒粒秧谷,在春燕的翅膀下,与春天的心事一起发芽。禾苗经历春花的烂漫,夏雨的磅礴,以及秋月的缠绵,分蘖,抽穗,授粉,灌浆,结实。待到秋黄,稻谷用一片金黄诠释故乡人的勤恳,怡悦。镰刀,箩筐,斗笠,以及装水的瓦罐,在田间扮演生、旦、净、末、丑,及到曲终人散,田地上,只留无数草把在操练方阵。一丘田,就是一座城,遍地皆是黄金甲。田埂上的蒲公英,把梦延伸进了稻草的清香里,而飞蛾却如一个失去家园的流浪汉,有身之处,无处安身,只把一身淡淡的稻草香,献给夕阳,也献给秋天的大地。

  稻草,是谷子的母亲,谷子是稻草的儿女。稻谷入仓后,稻草母亲守着稻茬,成日于田地里梵唱,思念如根,汲取着岁月的营养。那时,日月星辰,风声鸟语开始为稻草注入清香,儒雅,甚至天地灵气。一根稻草,怀着思想,怀着哲学,怀着诗,歌,童话。稻草把思想注入农家,把土地的芳香留给鸡舍,猪圈,牛棚,农家的食品,在舌尖上抒怀土地的梦想,让大山的子民,也有了如大地般宽广的胸怀。

  当人们睡在铺着稻草的床上,床榻之上,有蛙鼓虫鸣,风雨雷电,刀光锄影,以及禾苗拔节的天籁。因为稻草有如竹子的虚心、刚直,给躺在床上的人,添了几分节操。软绵的稻草,用它柔情的身子,捂热鼾声如雷的汉子,冷冬仿佛一帘幽梦,梦里稻花轻扬,乳白的浆液在稻草体内蠕动,流入如蚌壳的稻谷里。每一粒稻谷,如一只乳房,用它的质朴,慈爱,喂养故乡的山水,以及故乡的生灵……

  屋前,或屋后的草垛,用清淡的稻香网住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还有山村红白喜事的唢呐声。稻草在老牛的胃里过冬,老牛咀嚼岁月,也咀嚼俗世的人情冷淡,只留稻草的清香,在血液里燃烧。世间万物,但凡能留一点清香于这世道,哪怕是一点点,也算是不朽。

  稻草人,以农人的身份,立于田间,菜地。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恪尽职守。谁说稻草人无心?它的心清香、柔软,不缺刚直、正义。有些人活着,用一生去顶礼膜拜菩萨,当他们俯伏在有求必应的空幻里时,稻草人只如一个落魄的文人,以大地为纸,以稻香为翰墨,用孤独写下几行正气的诗,老鼠与麻雀,在诗的剑气里,元气大伤。稻草人,坚守孤独,把一抹清香化成信念,轻轻地洒在稻花的故乡。

  禾苗的青,大米的白,注定了稻草一世的青白。因为执着于信念,稻草有了阳光的色泽,有了阳光铸就的金身,有了哲理的清香……


2018

【作者简介】

袁国奇,湖南绥宁人,现居浙江绍兴。现为内蒙古《文苑》报刊社签约作者。发表《母亲的手机》、《重阳情》、《七夕,若一朵牵牛花》、《书》、《春雨》、《家》等作品。其中《月亮下的思绪》入选《中国散文大系·景物卷》并获最佳创作奖。《母亲的手机》获《文苑》十九届全国草原夏令营散文优秀奖,《书》获《散文时代》散文精英奖,《拯救水源》于浙江五水共治工程征文绍兴区二等奖,嵊州市一等奖。《父亲的土地》获邵阳市“土地.记忆”诗词、散文、小说组一等奖。

湘西美文 出品 | 原创精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事宜 | 请联系工作人员

编辑:袁国奇  湘江  袁可唯

电话:18057537303

微信:TEL-15857553949

资料来源:湘西美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