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多人都缺少的“阳光维生素”——维生素D,今天你补了吗?

 常笑健康 2021-06-05


▼本文作者▼

一提到“维生素D”缺乏,大家马上就会想起“缺钙”,于是,往往傻傻地买一堆“钙”补,然而,毫无作用。诚然,维生素D缺乏,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骨头里的钙大量释放到血中,以维持血钙的平衡。

但是,单靠口服补钙既不治标又不治本。那么,维生素D到底是个啥?

维生素D(简称V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主要是靠日光里中波段的紫外线照射下,把体内皮肤下面存储的胆固醇衍生物(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胆骨化醇,就是内源性维生素D,但这时候它啥也干不成,这个内源性维生素D,必须在肝脏、肾脏被加工后变成活性维生素D,才能起作用,它的基本功能就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所以,“钙”就相当于咱在网上买的很多的“快递”,而维生素D这时候充当的是“快递员”的角色。

由于,人体内的维生素D来源主要靠阳光普照,所以,维生素D又被称为:阳光维生素。

现在,医学科学家发现维生素D缺乏不仅仅是容易患骨质疏松、软骨病、佝偻病、关节病等,而且,维生素D缺乏,还会影响人体基因组中大约200多个基因的活性,更容易诱发一系列其他疾病,比如某些过敏、牛皮癣、类风湿、糖尿病、炎症性肠病、季节性情感障碍等,更可怕的是某些肿瘤也更容易找上门。


适当补充维生素D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乳腺癌、肠癌的发生率。有些研究也发现,维生素D与心血管风险明确相关,补充大剂量维生素D似乎可以增进动脉血管健康,使其更具弹性和柔软性,降低人们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那么,你可能会问:多吃什么可以补充维生素D呢?某些食物确实含有一定的维生素D:乳类、蛋黄、动物肝脏(如鱼肝油)和富含脂肪的海鱼,但含量都不高,蔬菜、水果中更是没有一星半点维生素D,补充维生素D最廉价的方法就是多多户外活动,让皮肤充分接触阳光中的中波紫外线。

然而,问题又来了,多晒太阳女孩会怕黑、过多的紫外线又和皮肤癌的发生有关联,所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口服“维生素D”。

当然,合适剂量的补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孕期、哺乳期、儿童生长发育期更需要适量的维生素D的补充。

口服维生素D,通常都会有一个疑问:什么是适当剂量?过量服用会不会造成维生素D中毒?

由于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D,它在体内的安全范围非常宽,目前国际上推荐维生素D的服用量从目前建议的600个国际单位增加到了4000国际单位,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补充普通的维生素D,是很难出现维生素D过量和中毒,但是特殊人群,比如孕妇、儿童和其他有基础疾病的人则需要定期监测血中的维生素D水平。

另外,如果补充活性维生素D,那么就需要额外监测血钙的水平,以防出现高血钙的情况发生。

维生素D不仅仅是预防和辅助治疗骨质疏松、促进青少年骨骼发育这么简单,它还具有抗炎、调节免疫等诸多生理功能。

然而,研究却发现,国人由于户外活动的减少,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所以,赶紧行动起来,补起来!

作者介绍

钟绍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主任

简介:

  •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 内分泌科 主任、临床营养科 主任

  •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临床罕见代谢病分会 委员、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 中国老年医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 委员

  • 江苏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委员、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分会  委员

  • 江苏省医院协会医院临床营养管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

  • 中西医结合江苏省内分泌学委员会 常务委员

  • 苏州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分会  委员

  • 昆山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委员会 主任委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