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质已经疏松 您发现了吗?

 tuzididie 2013-03-09

    老年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组多见于中老年人的生理退行性疾病,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患病人数越多。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到来,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也将越来越多。

    骨质疏松症因其发病的隐蔽性、诊断手段的特殊性,被喻为“静悄悄的疾病”,患者的就诊率低,临床医师的漏诊率高。而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发生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老人对疼痛敏感性差,更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下面,我们就为大家讲讲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和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和(或)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产生原因至今尚未明确,但医学界认为主要与衰老、雌激素下降等因素有关。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指由于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降低,在日常活动中受到轻微暴力即可发生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卧床制动后,将发生快速骨丢失,会加重骨质疏松症。

    此外,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复位固定困难,骨折愈合缓慢,常合并其他器官或系统疾病,增加致残致死率,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寿命。

    与骨质疏松有关的因素

    衰老:随着身体老化,骨的新陈代谢功能会减慢,钙吸收能力降低,骨骼中的钙质会渐渐流失

    雌激素下降:雌激素会刺激骨质的形成及抑制骨质的分解,妇女若因卵巢切除或更年期,雌激素停止或减少分泌,就会加速骨质疏松

    营养失调:钙摄取不足或常吃高蛋白、高盐的食物,或嗜烟、嗜酒

    生活不正常:缺少运动、少晒太阳

    疾病:罹患肾病、肝病、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风湿性关节炎、僵直性脊椎炎或某些癌症

    药物: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癌药、利尿剂等

    遗传: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遗传性

    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啥危害?

    骨质疏松患者遭受着病痛的困扰,骨质疏松症的危害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骨质疏松经过了“无声期”,就会出现乏力、抽筋以及胸、背、腰、膝等部位的疼痛,由开始的腰背酸痛发展到全身的疼痛,活动量大或劳累时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严重者可能导致驼背身高降低。此外骨质疏松患者还可出现掉牙及内脏压迫等症状。

    骨质疏松症最大的危害便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全世界至少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其中每年约有5000万人因此发生骨折,有近千万人因此而死亡。老年人由于高龄、反应能力慢、肌肉萎缩、全身协调能力差等因素,极易发生摔倒、跌伤等,而这种低能量损伤往往就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罪魁祸首。一旦发生骨折,患者往往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骨质疏松性骨折一般涉及四个部位,即脊椎椎体压缩骨折、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及肱骨近端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病率与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密切相关。一旦发生骨折,骨折部位会出现疼痛、畸形及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脊柱椎体单个或多个(更为常见)椎体发生楔变, 致身高变矮和驼背畸形。

    此外,骨质疏松症患者可表现为全身性的骨质疏松性骨痛。特别是双侧下肢及腰部疼痛,常常容易与腰椎疾患混杂。一旦确诊应请专业医生指导用药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由于骨质疏松导致骨痛的最大特点是抗骨质疏松治疗有效,即患者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后,疼痛迅速缓解。

    北京健康科普专家,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副院长兼骨科主任。

    自1992年至今一直从事骨科临床及科研工作。专业特长为脊柱外科、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四肢及关节内骨折、骨盆与髋臼骨折。由其开展的内固定相关技术居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科研方面他注重解决创伤骨科临床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密切结合临床实践、以骨折愈合模式、周围神经修复方法为主要研究方向,主持关节内骨折治疗方面国家十一五攻关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1项,在周围神经损伤与修复机理研究等方面参与国家十一五及863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9项。主编或参编《创伤骨科手术学》等学术专著7部,在国家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著20余篇。

    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骨与关节损伤学组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市创伤学会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市骨科学会青年委员等。

    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咋防治?

    防止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出现的最主要方法就是预防。

    在骨质疏松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控的危险因素有:种族、年龄、性别、遗传等。

    可控危险因素有: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光照或摄入量少) ,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应用等。

    其中不良的生活方式、钙元素及维生素D摄入不足和缺乏运动是骨量减少发展成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骨质疏松临床诊疗指南中指出:骨质疏松防治策略的基础措施首先是生活方式调整,尤其在骨量减少或有明显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时强调非药物治疗的生活方式干预,如平衡饮食、适当补充钙元素和维生素D,持续的有氧运动,戒烟限酒,预防摔倒。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合理膳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注意合理膳食搭配。保证每日摄入钙的标准量在1000至1200mg以上。

    可选择含钙丰富的食品如低脂或无脂牛奶、酸奶、深绿色蔬菜、豆类和豆制品、虾皮等。

    防止夜间骨质丢失,可睡前饮牛奶,为防止便秘,酌情增加水果、蜂蜜等的摄入。多食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 主食应以米、面、杂粮为主。

    做到品种多样化, 粗细合理搭配, 保持二便通畅,服用钙片时应避免同时食用菠菜,因菠菜会与钙形成复合物而影响吸收。

    避免过度吸烟、饮酒, 食用过量蛋白质、过咸的食物,控制糖的摄入, 防止钙的丢失。

    功能锻炼:体育锻炼是防治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

    定量运动可提高体质, 减少因年龄增大而丢失骨质的可能, 促进骨形成, 适当的负重锻炼可保持或增加骨量。

    指导患者加强自我保健意识, 平时防摔、防碰、防绊,一般采取简便易行及积极有效的活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健身操等户外活动。

    鼓励多晒太阳, 以增加内源性维生素D的生成,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

    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后可以使用药物减轻症状,如减轻疼痛,特别是骨质疏松性骨痛,最大程度地恢复机体生理功能,通过阻止骨丢失或增加骨量,降低骨折危险。

    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大体上分为三大类,分别为骨矿化药物、抗骨吸收药物和促骨形成药物。

    各类药物均有其各自不同的适应症和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在选用药物时应请专业的医生给予指导。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

    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见于老年人,外伤是主要致病因。因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首先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如夜间及阴雨天减少或避免外出、道路不平时注意提前做好自身防护避免摔倒,发现视听力下降等疾病应及时诊治。

    其次定期检测骨量,发现异常及时给予治疗。

    老年人受到外伤时首先要想到可能发生脆性骨折。如果骨折了,还继续活动或站立行走,可能引起骨折移位、加重软组织损伤或造成继发血管神经损伤。

    所以,老人受外伤后,不论受伤轻重,是否有严重疼痛,最佳的应急处理就是待在原地保持受伤部位稳定不活动,同时呼救等待救援,经医生检查排除脆性骨折后再站立或行走。

    一旦发现患者发生骨折应及时到医院请专业医生诊治。治疗措施应根据患者骨折发生的部位及程度给予不同的治疗。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如长期卧床,除可引起褥疮等局部并发症外,还可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脂肪栓塞综合征、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同时,卧床期间骨丢失加速,骨质疏松加重,极易发生再骨折。

    因此在治疗期间,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和褥疮等并发症。强调早期进行肌肉的主动和被动锻炼,尽早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卧床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