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分热盛之“辛凉重剂”一一白虎汤

 中医知识圈 2021-06-05

【出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组成】石膏一斤(碎),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炙),梗米六合。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

【适应证】阳明气分热盛证。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或滑数。

【随证加减】气血两燔,引动肝风。症见神昏谵语、抽搐者,可加羚羊角、水牛角、钩藤以清热凉肝,息风止痉;如兼有阳明腑实,症见神昏谵语、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者,可加大黄、芒硝以泻热攻积;消渴证有烦渴引饮,多食善饥,属胃热者,可加天花粉、芦根、麦门冬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功。

【方解】白虎汤首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176条,曰:“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适用于外感寒邪,入里化热,或温邪传入气分,或热邪在经,在气,在肺胃。此时正气盛邪气实,邪正相争剧烈,出现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等临床表现。里热熏于阳明肌肉,故身大热,面赤;里热烘盛,迫津外泄故汗出淋漓;热邪伤津,故见烦渴喜饮;热盛于经,脉洪大而有力。气分热盛,但未致阳明腑实,故不宜攻下;热盛津伤,又不能苦寒直折,唯以清热生津法最宜。

本方重用辛甘大寒之石膏为君,入肺胃二经,辛以透解皮肤之郁热,寒以清解阳明之火热,甘寒能生津止渴,一药三用,逐热外出并有生津上渴之效。知母苦甘寒质润,与石膏同入肺胃,性苦降能肺胃之火,寒能清解阳明热盛,质润能生津润燥,清热泻火又能生津,为臣药。知母与石膏相须为用,增强清热透肌、生津除烦之效,功效倍增。石膏与知母性味辛寒,恐伤胃气,所以用炙甘草、粳米益胃护津为佐使药,使攻不伤正,补不留邪,用大寒之药无伤胃气之虑。《伤寒来苏集》云“石膏大寒,寒能胜热,味甘归脾,质刚而主降,备中土生金之体,色白通肺,质重而含脂,具金能生水之用,故以为君。知母气寒主降,苦以泻肺火,辛以润肺燥,内肥白而外皮毛,肺金之象,生水之源也,故以为臣。甘草皮赤中黄,能土中泻火,为中宫舟楫,寒药得之缓其寒,用此为佐,沉降之性,亦得留连于脾胃之间矣。粳米稼穑作甘,气味温和,禀容平之性,为后天养生之资,得此为佐,阴寒之物,则无防损脾胃之虑也。煮汤人胃,输脾归肺,水精四布,大烦大渴可除矣。”

本方诸药合用,清热泻火又能生津除烦,泻实火不苦燥,且顾护胃气。保存津液是治疗阳明经病的第一要义,此方是治疗阳明经证的代表方剂。

【注意事项】

《伤寒论》曰:“伤寒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

《温病条辨》曰:“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烦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

即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熟,口不渴者;见浮细或沉者;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不可用白虎汤。此外,真寒假热之阴盛格阳证不可误用此方。

【综合评述】白虎汤是八法中“清法”的代表方剂,自张仲景创立该方以来,对后世影响深远。诸多医家对此方有较多阐述,如《伤寒明理论》曰:“白虎,西方金神也,应秋而归肺,热甚于内者,以寒下之;热甚于外者,以凉解之。其有中外俱热,内不得泄,外不得发者,非此汤则不能解之也。夏热秋凉,暑暍之气,得秋而止,秋之令曰处暑,是汤以白虎名之谓能止热也。”《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云:“白虎主西方金也,用以名汤者,秋金得令,而暑清阳解,此四时之序也。”中国古代哲学中“白虎”为西方金神,对应秋季凉爽干燥之气,以白虎命名,比喻本方的解热作用迅速,犹如秋季凉爽干燥的气息降临大地,一扫长夏湿热之气。成无己、柯韵伯二人对本方的配伍意义均有阐发,成无己主张知母为君,柯韵伯主张石膏为君,但从全方作用而言,石膏、知母同等重要,只有两药同用,才能相得益彰,清阳明独盛之热而胃津可保。

临床应用

1.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之一,是鼻、鼻咽和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临床表现为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咽痛、恶寒发热、周身酸痛等,本病属于中医“感冒”的范畴。临床报道用白虎汤加味治疗以风热犯卫证为主的病毒性感冒,出现高热、渴饮、汗出而热不退等热入气分的表现者;临床研究有以改良白虎汤治疗流行性感冒,将白虎汤去粳米,加黄芪、党参、灵芝、连翘、金银花、生地黄、白茅根、薄荷、板蓝根、葛根、大黄,治疗病邪深入血分,甚则出现神昏、谵妄等症状者。

2. 风湿热病

风湿热病是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全身结缔组织的非化脓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心肌炎、多发性关节炎、皮下小结、环形红斑、舞蹈病等。中医属于“痹证”的范畴,因风、寒、湿、热等邪气侵犯关节、肌肉日久化热而致。用白虎汤类方治疗风湿热,具有退热镇痛之良效。对于风湿热病湿热并重型属实者,予白虎加苍术汤;表证未罢,里热又炽,属实者,用白虎加桂枝汤;气阴两伤,体虚证实者,用白虎加人参汤;阳明腑证并见者,用白虎承气汤。

3.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组发热、出血伴有肾脏综合征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出血、低血压.急性肾功能不全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又称肾综合怔出血热。属于中医学中温病的范畴。以白虎汤为主治疗此病,加用竹叶、山豆根、板蓝根加大清热力度.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4.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SIRS由严重感染等引起,其核心是机体强烈的生理损伤,相继激活巨噬细胞以及内皮细胞导致内源性炎症介质的过度释放,并引起持续性全身炎症反应。中医外感病学中的阳明气分证与现代感染病学中的感染急性期症状相似,都有壮热(高热)、脉数等临床表现。白虎汤的主治病证符合SIRS的诊断标准。临床报道以白虎汤加减治疗结合西医治疗方法,体温得以控制,机体抵抗力得以增强,扶助了证气,祛除了邪气,给抗生素的应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得西药抗感染力量得以充分发挥。

5.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溃疡性损害,多发于唇、颊、前庭沟、舌尖、舌侧缘等处黏膜,伴有锐痛,西医治疗收效甚微。白虎汤配合西医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疗效更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调节机体整体功能的优越性。

类方

1. 《伤寒论》白虎加人参汤

组成:白虎汤原方加人参三两

功用:泻火生津止渴。

主治:此大汗出后,无太阳表证,渴欲饮水。

用法: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2. 《伤寒论》竹叶石膏汤 

组成: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人参二两,麦门冬一升(去心),甘草二两(炙),粳米半升。

功用:调胃散热。

主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津液不足,余热未尽。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本文摘自《中医外感热病经典方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