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手法、针法里面探索

 溟潇无咎 2021-06-05

针法是手法的延伸,针法又有优秀于手的地方,怎么看呢,手法对手法者者的功力要求很多,而针法对于层次的打开,起到很多杠杆作用,我常看到书里面有针感、候气等描述,实际上针因为面积很小,轻轻的提插就能在好几个层次来回,轻轻的捻转,就可以在层次上进行解缠的效果,手感会更为细腻,所以我碰到一些不会做手法,但是针法却很好的人,

   

    不过我觉得我们做手法,做针法,无非希望筋膜腔和膜内的气能顺利流动,血脉的血也顺利的流动,大部分的问题虽然多源自于心,但是它们毕竟已经让筋膜打转纠结有病理物质沉积下来,所以对这些细微物质的手感,是我们逆向来解开找寻疾病的线索。终端筋膜,手指头、脚趾头,这些针法常常入手的位置,还有阴阳交界的面上,刚好也是胚胎学中两层次的交界,很多气机在阴阳交界面一旦通而不畅,就会开始出现一些症状,症状也是身体给我们的一个信息,就是要尽可能不去折腾自己,休息或者是在不痛的角度和范围去活动。

    因此,做手法最好研究针法,做针法也研究手法,这样做手法的能在研究针法的过程,去进一步发现层次中的气机流动,和受限点的上下左右前后的对应,做针法的也最好研究手法,去理解在皮筋骨膜和脉等层面体会整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的变化。

    这里面的研究,你会慢慢的去理解,疾病在表皮,在毛孔之间的时候的状态,或者患者的心理情绪跟他的毛孔的关联,如果疾病或者受限位置在肌肉的层次上,骨头是如何受限的?然后慢慢的你会发现,气脉的不通畅,决定了他们都会受影响,手法如果不够干净利落,那么针法如何去弥补?如果实力不够?怎么用针法去不足,人体这个谜团,已经留给后人多种法门来入手,有手法、针法、灸法、药物、导引等。

    手到不了的层次,你用针去感受,这一层,和更下一层,你在提插的时候,你调整针尖和提插的幅度不同来保持你针下的每一层有充分的延展,而不是只是打开某一层,气化的基础,在于每一层次不论是主动和被动下都是身体需要的,这个虽然也是需要练出来的功,但针的细腻和感觉都弥补你手所不能到达的位置。

    如果是针不了的人,怎么办,除了用灸和药,可以手法用层次跟层次的差异,用你手抓的不同层次去调整。

    如果两者都用,你可以先用针调气,再去做正骨,发现也有妙处,快或者慢、轻或者重,离不开法度就可以。

    那么针离开人体,手离开人体,还需要感觉什么,针快离开人体会发现表层有微疼,跟刚进入的时候类似,很多东西就这样被放过了,特别浅表的地方轻轻捻转,做到滞针最小的情况再出针,也会对应的把深处的受限点打开,手法处理表层越细腻,或者用重手法感受浅深质感的流畅度比较均匀,都是我们可以注意到的细节,轻重不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我们的认知是不是放下执念,放下轻重之分,而让势在必行,让势畅行无阻。

    那么再有用药的高手,就可以结合上面两种,不断的去强化整体的能量和通透性,或者一些笔者不得而知的层面入手,那么可真是我们的幸运之处,受惠的人群面积更大。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各位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