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寤寐思服寤寐之道理

 专精一门触类旁 2021-06-05

2021年6月5日  星期六  天气:晴

图片

每次试药,我都怀着雀跃的心情。

不知道愿意同我一起试药的伙伴们有没有同样的感受?

虽然,腼腆的他们都没有跟我聊过心情这个话题,但是有一个话题却是大概率事件。

这就是,虽然吃的药不同,却会有一个共同的反应——奇困,睡不醒。

图片

为了不让小伙伴们害怕怕,今天我打算给你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于是,小张同学查阅古籍,发现睡觉这个话题吧,老祖宗已经研究了几千年。

于是我又想,现代人大多都认为有400年历史的现代医学才是科学,那么,老祖宗在这几千年的时光里是在做白日梦呢还是说笑话呢?

别说敢这么质问老张家的祖宗们了,就连我亲妈,我都不敢质疑她老人家这几十年是不是啥贡献都没有……

01

为什么吃了药会困?

我查到了这样一段话:

  • 凡治病者,服药即得寐,此得效之征也。正以邪居神室,卧必不宁,若药已对证,则一匕入咽,群邪顿退,盗贼甫去,民即得安,此其治乱之机,判于顷刻,药之效否,即此可知。其有误治妄投者,反以从乱,反以助疟,必致烦恼懊,更增不快,知者见几,当以此预知之矣。

读完这段论述,我们得到的第一点结论就是:治病吃药,之后爱睡觉,这是见效的反应呀。

其次,药物就是驱赶病邪的利器,若能一匕入咽,而群邪顿退,那么正气重新充盈,就会得寐。

不知道这个答案你满意了没?

反正小张同学觉得还不够通透,所以我们继续找寻答案。

02

中医怎么解释睡觉的?

《黄帝内经》有这样一段论述:

  • 帝曰∶病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

  • 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与此一脉相承的,清代医家汪文绮于《杂症会心录》中说:

  • 不寐一证,责在营卫之偏胜,阴阳之离合。

又说:

  • 医家于卫气不得入阴之旨而细心体会之,则治内虚不寐,何难之有?夫卫气昼行于阳二十五度而主寤,夜行于阴二十五度而主寐。

我们知道,人体分营卫二气。

它们没有休止地循行运转,一昼夜运行人体五十周次,然后会合一次。沿着阴经阳经交替循环运转,没有终止。

卫气的循行是夜间行于内脏二十五周,白天循行于阳经也是二十五周,以此而分出了昼夜。

也就是说,昼夜阴阳消长决定人体寤寐,夜半“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白昼“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营卫运行是睡眠的生理基础。

卫气行于阳二十五度,人们是醒着的;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人们就会睡觉。

03

失眠是怎么产生的?

依旧是《黄帝内经》:

  • 不寐,夜常长寤也。阴虚清清不寐,痰扰神昏不寐。

  • 不瞑,夜目不闭也。卫气不入于阴,则目不瞑;阳邪入于阴,烦躁不得瞑。

又有《景岳全书》:

  • 不寐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

  • 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不安则不寐。

这些论述基本上可以告诉我们:

心神是睡眠与觉醒的主宰,寤与寐就被看作是两者相互转化的心身过程。

张景岳还说:

  • 凡如伤寒、伤风、疟疾之不寐者,此言外邪深入之扰也。

  • 如痰、如火、如寒气水气、如饮食忿怒之不寐者,此皆内邪滞逆之扰也。

  • 此外则凡思虑劳倦,惊恐忧疑,及别无所累而常多不寐者,总属真阴精血之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

也就是说,同样作为疾病的一种状态,失眠的基本原因也可以分为外因、内因和不内不外因。

伤寒、伤风、疟疾等,属于外因;痰、火等属于内因;而思虑劳倦、惊恐忧疑就是不内不外因。

如果外因、内因都可以归纳为邪的话,那么不内不外因则是因为“营气之不足”。

而邪多为实,无邪者则为虚。

这也再次告诉我们,除了防控邪气的侵害,情绪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04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黄帝内经》:

  • 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

之前说到,阳入于阴,人就会睡着。

那么,将睡不睡之际,也就是阳尚未全入于阴之时,人就会感到困倦,就会打哈欠。

这个原因就是阴阳之间在拉锯。

一吸一呼,阴阳相引,啥时候,把一个个属阳的小气泡都推到阴的海洋里了,我们就可以进入甜甜的梦乡啦。

这就是关于睡眠的奥秘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