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人式”养娃正在兴起:24孝老母可能是孩子成才路上的“绊脚石”

 闲云野鹤qpab3u 2021-06-06

如果你觉得养娃累得半死,是时候考虑一下“路人式”养娃了。所谓“路人式”养娃就是:虽然孩子是我亲生的,但我要站在离他远点的距离对他尽义务。

可能这个世上最该躺平的群体,是那些把手伸得到处都是、把心操成一地碎渣的老母亲们啊!

作者:静思,独立撰稿人,育有一子,已出版《关键突破:25个直击问题本质的解决利器》、《一辈子很长,要活出高级感》等作品。

世上只有妈妈好

妈妈费力不讨好

这段时间我家小朋友在学骑自行车。我陪着骑过两次,在一辆装有辅助轮的自行车上,小朋友作天作地,一会儿蹬不动、一会儿要暗戳戳尝试一下撒把的自由、再一会儿嫌太累。

我一看表,好么,过去的五分钟漫长的像是透支了我的一生。

上周末他爹带出去骑车,还没上车,小朋友像中邪一样提出要把辅助轮拆了;然后他爹扶着骑了一会儿,好家伙,小孩犹如哪吒附体,蹬着他的风火轮牌自行车嗖嗖嗖就往前窜,实现了骑自行车自由。

全程不超过五分钟。

作为老母亲,一方面我为娃学会了新技能感到开心;另一方面,我也陷入了反思:原来家里多余的那个人是我。

真不是我闹脾气,我仔细回忆了一下:

刚开始喂辅食,我吹拉弹唱使出十八般武艺,人家就像看耍猴一样看得津津有味,辅食么就是一口不吃;他爹一喂,拿着小勺子晃悠两下,小朋友五迷三道吃得贼香。

训练他自己吃饭也是,我拆解了吃饭的每一个步骤,用慢镜头活体演绎给他示范,像个智障,人家抓起勺子一通敲敲打打,玩尽兴后来一句“妈妈喂”;换他爹尝试,老爹啥也不说,就像门神一样盯着娃,小朋友乖乖拿起勺子往自己嘴里塞饭。

训练娃自己睡觉也是一样气人。

我使出各种威逼利诱后,小朋友带着哭腔上了床,一会儿喊妈妈要把卧室门开大、一会儿要求我把我们卧室的灯开亮、再一会儿就是喝水屎尿屁妈妈我害怕……

唉,你就当自己幼年丧母,不要在召唤我了行不?

换他爹上场,俩人在卧室一通叽里咕噜后,孩子愉快地和我们晚安,20分钟后沉沉睡去。

“你怎么驯服他的?”我向他爹发出天问。

他爹说:“没什么啊。我就夸他是勇敢的男子汉,外加答应他如果坚持自己睡觉不喊爸爸妈妈,我们就圣诞节送他一套乐高的怪兽车。”

好吧,是我大意了,果然破财才能“消灾”。

一通回忆后,我怀着碎了一地的玻璃心得出一个结论:世上只有妈妈好——出力不讨好的那种好。

在妈面前肆无忌惮

在爹面前乖巧如鸡

恐怕很多老母亲和我一样都遇到过这道难题:只要当妈的不在跟前,孩子做什么都很配合,但奇了怪,只要妈妈上手或者在跟前,做什么都哼哼唧唧不配合,实力演绎精分。

然后有育儿专家解读,娃见了妈变“难带”背后原因其实很暖,那就是:

孩子们在旁人面前,他们会努力克制自己的行为,尽量表现的符合规矩,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被他人接纳,能融入群体和环境。

而他们在自己最亲近、最信任、觉得最安全的人面前——特制妈妈——就觉得放松了,可以尽情的释放自己情绪、做自己想做的,因为妈妈会无条件的接纳、爱护和保护自己。

解释确实很暖,但我作为当妈的,听了这种理由不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睁开眉下眼、咬碎口中牙。说白了就是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呗。

再往深处探究,为什么孩子在妈面前肆无忌惮、在爹面前乖巧配合,还不是当妈的参与太多、当爹的露面太少,让孩子有机可乘,在熟悉与略生疏的亲子关系间分寸拿捏的死死的。

根据《中国家庭育儿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里的调研显示,无论严寒酷暑,老母亲亲力亲为花在孩子上的时常要远多于爹。

咱们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因为有部分男同胞身体力行实践了“丧偶”育儿,就说天下大部分爹都遁走见不到人,把父爱藏进了崇山峻岭中。

我本善良,愿意相信多数当爹的和我家这位一样,虽然工作忙碌,但还是会争分夺秒守在孩子身边,想要在孩子成长的轨迹里留下自己的印迹。

可事实就是,由于种种因素,我们当妈的就是比当爹的照顾和陪伴孩子更多,结果就是人前人后都出力不落好。

这是育儿史上,继“爹妈是学霸、养的娃是学渣”这件玄学事件之后,又一大玄乎——你掏心掏肺对娃,全家还你一个不屑的眼神。

老母亲们也是时候考虑一下“路人式”养娃了。所谓“路人式”养娃就是:虽然孩子是我亲生的,但我要站在离他远点的距离对他尽义务。

亲妈天天让你酒足饭饱,你习以为常,饭菜稍不合口还横鼻子竖眼,隔壁王阿姨包一次馄饨叫你去吃,你觉得当王阿姨的孩子真幸福;

亲孙女天天扶自己的奶奶过马路被视作天经地义,路人雷锋扶一次就名留青史;

996常客的你天天为公司用爱发电,老板觉得你不努力,摸鱼大王偶尔深夜回复一次邮件,老板觉得这位职员进步了、身上藏着莫大的潜力。

王菲唱: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我附和:人心更玄,远香近臭才是颠覆不破的真理。

所以,24孝老母亲们赶紧改头换面,争做隔壁的王阿姨、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和职场上的摸鱼大王吧。

当然,作为护犊情深的老母亲,我怕自己拿捏不好距离的长短给孩子造成什么心理创伤,所以还特意查了一下,万一我退得太远、甚至退出了家庭户口本,孩子成了单亲娃到底会不会长歪。

毕竟所有育儿书和专家都耳提面命:父母双全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重要的。

调研结果让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很多单亲家庭长大孩子长大不仅没有成为“祸害”,反而相当成才。

美国心理学家 Marvin Eisenstadt 检索了《大英百科全书》,找得有父母死亡时间记载的名人记录。

他发现,在符合这个标准的573位名人里,有四分之一的名人在10岁前就失去了至少双亲之一;到了15岁,这个比例达到了34.5%;到了20岁,这些人中有45%没有了爸爸或者妈妈。

英国历史学家 Lucille Iremonger 发现,从19世纪开始到二战开始,67%的英国首相在16岁之前失去了双亲之一;到目前为止的46位美国总统中,有37%的总统是在小时候失去了双亲之一。

当然,“失去双亲之一”的人选可能是父亲、也可能是母亲,说这项调研不是为了让爹妈们有什么想法,我只是想给自己吃颗定心丸,万一我真的退到了天边,吾儿还是有希望成才的,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才不是什么洪水猛兽。

基调明了后,下一个问题就是如果父亲多多参与育儿、母亲成为在两旁给孩子加油、鼓掌或者看好戏的“路人”,孩子会不会被爹毁了?

毕竟胡适、蔡元培、林肯、爱迪生这些大家们早已公开表达过自己现在的成功离不开当年母亲的一力托举。

我会不会耽误了一个未来有可能去拯救银河系的英雄?

等我再一查资料,安心了,受父亲影响之大而成才的名人多如牛毛:达尔文他爹罗伯特把儿子养成了写出《物种起源》、进化论派创始人级别的人物;撒切尔夫人她爹罗伯茨把女儿养成了英国政坛上迄今为止第一位女首相;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把儿子养成了中国“导弹之父”和“航天之父”……

没准儿,我才是我娃成才路上的绊脚石啊。这个世上最该躺平的群体是那些把手伸得到处都是、把心操成一地碎渣的老母亲们啊!

“路人式”养娃

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请回答1988》里那句““因为神无法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感动了很多人,把妈妈提到了神的高度这不容易,毕竟多数时候,当妈的都只是“老妈子”、全职当妈的甚至是“妈虫”。

但即使被“封神”我也要撂挑子了,神实在是高估了老母亲的战斗力、低估了孩子们的“杀伤力”。有上述数据和案例打底后,我这个当妈的才不稀罕当“神”,只想尽早躺平。

现在,没事儿我就给娃吹耳旁风:爸爸最厉害了,他肯定有法子搞定,你去找他呀;

顺带自贬:哎呀,这个东西妈妈不会做,怎么办,你要不要去问问爸爸?

另外,还给孩子的爹灌迷魂汤:老公,你把孩子以后培养成你这样的人,世界该多美好啊!

当然, 作为“路人式”养娃的老母亲,不是“丧偶式”育儿的变种,对孩子完全不管不顾。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儿童安全”(SafeKids)几年前发布过一项调查:

在中国,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意外伤害是1-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其中44.5%的意外伤害发生在儿童家中。

中国儿童最经常发生的意外伤害依次为:跌倒/坠落(25%)、烧伤/电伤(16.7%)、锐器伤(9.1%)、溺水(5%)、中毒(2.6%)。

所以,我要守得底线只有一条——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就算完成KPI了。剩下的重任能推就推给孩子的爹,天将降抚养拯救银河系英雄的大任于他爹也。

养娃没有套路,有的只是反人性。老母亲们知道,孩子不是自己的私有物。但怀胎十月、经历痛苦的分娩、那些熬过的夜、换过的屎尿、为娃洗手作羹汤的心血、辅导作业时得过的心梗和脑梗,谁疼谁知道。

这里处处是感性和理性的较量、人性和母性的撕扯。

但无论多拧巴,惯于操心和一力承担的老母亲们也要常给自己洗脑:对娃最后的疼爱是手放开,人家还有爹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