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吃面】高频关键词素材:学有所教

 昵称44287981 2021-06-06

政策文件

一、内容摘选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增强综合素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弘扬劳动精神,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覆盖全学段、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特点的教育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

——《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

二、应用说明

文段内容可以用在涉及“教育”这一话题题目的分析和建议中。

【例题】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各类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吸引了大量人员就读。对此,你怎么看?

【加分回答】

意义: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符合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特点的教学内容,能够满足不同起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员的教育需求。

对策:教育主管部门督促民办教育学校和机构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

领导人讲话

一、论述摘要

(1)尽职尽责

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

——领导人,2014 年 9 月 9 日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2)教育立德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

——领导人,2018 年 5 月 2 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3)教育改革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领导人,2018 年 9 月 10 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4)教育目的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毛泽东

二、应用说明

领导人讲话内容可以用在涉及“教育”这一话题题目的开头、分析以及对策中。

【例题】

关于教育有三种观点,一是教育要重知识,二是教育要重创新,三是教育要重技术。请你就这三种观点谈谈看法。

【加分回答】

开头:我认为这三种观点都很重要,正如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对策: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需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名言警句

一、名言积累

(1)教育意义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 · 秋水》

释义:井里的青蛙,没法和它谈论大海,是因为它受到居住地方的局限;夏天的虫子,没法和它谈论冰冻,是因为它受到存活时间的局限;见识浅薄的人,没法和他谈论大道,是因为他受到过去教育的局限。

(2)教育作用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释义:为师者既要教给学生具体事物知识,又要晓之以立身处世的各种品德。

(3)教育目的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蔡元培

释义:教育者不是为了过去,也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将来,更为了民族与国家的将来。

二、应用说明

文段内容可以用在涉及“教育”这一话题题目的开头、分析以及对策中。

【例题】

目前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政府想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加分回答】

观点:蔡元培曾经说过,“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可见,为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立足长远,着眼未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确有必要。

时评精选

一、文段摘要

(1)网络教育

建立政府牵头、家校企三方联动的网络素养教育,不仅是为了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更是为网络时代的未来奠定基础。

——《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

(2)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校内外多部门协同、跨专业融合、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系统工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高水平发展,需要搭建开放协同平台,鼓励多方参与,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3)教育公平

教育无小事,“被动”中有许多可以“主动”的作为……教育均衡、教育公平必须落到实处,要调动各种资源,想尽各种办法让每一种教学方式尽可能惠及每一个学生。

——《停课不停学,不妨再细些》

二、应用说明

文段内容可以原文使用或化用在涉及“教育”这一话题题目的开头、分析以及对策中。

【例题】

教育部门推出了很多精品网络课程,让贫困地区的学生通过在线课程和城市学生学习进度保持一致,对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加分回答】

意义:这一方式能够调动社会资源,惠及每一个学生,切实将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落到实处。

对策:让精品网络课程继续推进,需要搭建开放协同平台,鼓励多方参与,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案例积累

一、人物事例

(1)人民教育家于漪

于漪早年饱受艰辛,炮火连天中辗转求学,树立起“为中华民族而教”的教育信仰。为提高自身水平,她研读历史书籍,学习思想哲学知识,背诵传统经典。过了而立之年,于漪从历史改行教语文,她从头学习,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她从“人文说”和“教文育人”的教育教学观出发,构建了完整而系统的语文教育体系,延伸到中国语文课堂教学的前线。于漪关爱学生,认为学生的坏习气不是胎里带出来的,做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洗刷污垢。

(2)乡村教师张玉滚

张玉滚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大山深处,虽然收入微薄,但全力资助学生。从教的黑虎庙小学交通困难,他就用扁担把课本挑进大山。面对山里学校缺师少教的现实,他把自己练就成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样样精通的“全能型”教师。

二、应用说明

人物事例可以用在涉及“教育”这一话题题目的开头、分析以及对策中。

【例题】

某学校老师违反校规在校外给学生补课,被学校调到偏远山区支教。对于处罚违规老师到偏远地区支教这个现象,你怎么看?

【加分回答】

对策: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可以通过学习人民教育家于漪等教育大家的先进事例,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觉遵守制度要求,做一名“为中华民族而教”的教师。

思维导图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