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历史人物——西北军(四)

 兰州家长 2021-06-06
民国历史人物——西北军(四)

旧西北红桃7--邓宝珊

邓宝珊(1894一1968)甘肃天水人,出生小康之家,自幼在家读私塾,13岁时父母双亡,少年的邓宝珊被迫辍学,到兰州水烟厂当学徒。后参军远赴新疆。1910年其加入同盟会参与反清斗争,民国后邓宝珊在新疆受到排挤,被迫返回甘肃故里加入胡景翼的靖国军任连长。其后追随胡景翼南征北战由连长升至靖国军副司令,为为胡最为倚重的心腹爱将。胡景翼病故后邓宝珊代行其职,率军加入国民军响应北伐。中原大战时其任方面军司令率军在许昌地区和蒋军作战。战败后其到上海租界蛰居。九一八后邓宝珊被蒋介石任命为甘肃省主席,主政甘肃。抗战时其任兵团司令率军在陕北地区抗击日军。其间与八路军保持了睦邻关系,多次受到毛泽东,朱德等人的热情接见。解放战争时其在榆林奉行保境守土,不惹麻烦的政策。后代表傅作仪与中共进行谈判,促成了北京的和平起义。建国后邓宝珊任民革中央副主席,在故乡兰州闲居。文革爆发后其受到冲击,被接到北京保护。1968年邓宝珊因心肌梗死病逝于北京,享年74岁。

民国历史人物——西北军(四)

旧西北红桃8--孙蔚如

孙蔚如(1896一1979)西安市灞桥镇人,出生书香门第之家,少年时在陕西陆军测量学校学习,并加入同盟会,毕业后孙蔚如投笔从戎,参加陕西靖国军,后转入杨虎城部任营长,并和杨义结金兰,誓同患难,为为杨虎城的左膀右臂,心腹大将。其后孙蔚如和杨虎城南征北战,在军阀混战中屡立战改,以勇猛善战著称。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迫出国考察,孙蔚如接任陕西省主席兼17路军司令,成为陕军的实际领导人。抗战时其率陕军主力出陕在中条山地区抗击日军,与数万日军血战二年,粉碎了敌人十几次进攻,以全军伤亡大半的代价有力的遏制了日军的攻势。后孙蔚如任六战区司令,负责武汉地区日军的受降工作。全国解放后孙蔚如留在了大陆,任陕西省副省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79年孙蔚如病逝,享年83岁。

民国历史人物——西北军(四)

旧西北红桃9--冯钦哉

冯钦哉(1889一1963)山西万荣县人。少年时在运城读书期间加入同盟会参加反清活动。民国后冯钦哉加入晋军,后又脱离晋军到包头组织义军反对袁世凯。后应杨虎城之邀到其部任营长,随后在对北洋军的历次战役中冯钦哉英勇善战,成为杨虎城的主力大将。1925年随杨南下关中,击败镇嵩军及北洋军吴新田部,后又参加西安守城战,冯钦哉部负责最重要的西门,多次击退敌军,守住了城市。中原大战时冯为先锋军长途奔袭驻马店之唐生智部,并给予其毁灭性打击,为中原大战蒋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西安事变后,其通电反对杨虎城,正式离杨附蒋。抗战爆发后冯钦哉被蒋任命为集团军司令参加抗战。后又任战区副司令,察哈尔省主席等职。解放战争时冯钦哉任华北剿总副司令随傅作仪起义。建国后冯钦哉思想消极,拒绝工作,1957年被划为右派受到批判,1963年病故,终年74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