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将领传奇—抗日远征军司令、“土木系”老二、广东客家罗卓英

 铁血老枪 2023-10-19 发布于上海

罗卓英,原名东潘,字尤青,别号慈威,1896年3月19日出生于广东省大埔县百侯乡曲滩村宜洋坪的一户农家,三岁时过嗣给湖寮乡岭下村的叔父罗泰平,幼年既耕且读,7岁进入私塾启蒙,从小熟读四书五经,酷爱诗词歌赋。

1915年,罗卓英进入大埔中学,从小学到中学,经常考第一,大埔中学毕业后,投考保定军校第七期,因为罗卓英的个子矮小,未能被保定军校录取,于是,罗卓英投身北洋段祺瑞政府的学兵营当学兵,因为文采好受到上级赏识被保荐到保定军校炮科第八期,入学后,罗卓用和陈诚都因为身材矮小被安排在第一排,由此成为同桌。(保定军校第八期的知名人物:“土木系”陈诚、换回叶挺的马法五、民国空军司令周至柔、东北军高级将领王以哲、“胶东王”刘珍年、民革名誉主席裴昌会)

民国将领传奇—抗日远征军司令、“土木系”老二、广东客家罗卓英

1922年,罗卓英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炮科毕业,随后回老家在大埔中学任教务主任、湖山官学任校长,并倡办湖山中学。

1924年,罗卓英通过吴奇伟(罗卓英的老乡、保定军校六期、华北'剿总'司令部副总司令、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关系进入第四军当了一个随军参谋。

1925年,东征军回师广州时,罗卓英离开大埔参加了革命军。

1927年,第四军在南京设立军官教导总队,因为过去第四军的关系,罗卓英离开炮兵营到军官教导总队任总队副,由于罗卓英跟总队长王超的关系越来越恶劣,所以在不久后罗卓英就离职赋闲在家。恰好此时陈诚升任二十一师代理师长,罗卓英就被陈诚邀请到他的二十一师任参谋处长,不久,二十一师的参谋长林岳生因病离职,陈诚力荐罗卓英代理参谋长,这两个土木系的核心人物开始绑定在一起。据说只要有陈诚的地方,罗卓英必定在旁边。

 罗卓英参加过东征、北伐及中原大战等一系列的战争,加上陈诚的提携,罗卓英轻轻松松的就升到第11师师长。

1931年5月,十一师和十四师作为围剿中央苏区的主力,在进攻苏区的同时,陈诚和罗卓英将被红军歼灭的韩德勤的52师残部吞并,接着将郭华宗43师缴械收编。

1932年,川军张英59师被“土木系”吞并(据说是罗卓英出的计策),罗卓英被提升为十八军副军长,而陈诚升任第三路总指挥兼十八军军长。

1935年,罗卓英任“土木系”第18军中将军长。十一为土,十八为木。第十一军和第十八军是完全由德国顾问培训的全德械精锐师,是蒋介石的亲信嫡系部队,国军五大主力之一。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8月22日,在罗卓英率领第18军抵达无锡,随后被编入左翼军序列,参加宝山、罗店一带的防守,不久后,第18军的第14师和第98师被剥离第18军的序列,第18军仅保留第11师和第67师。

8月23日凌晨,日军在小川沙、狮子林、炮台湾等地同时登陆,向宝山、罗店猛烈进攻,其中又以罗店、嘉定方向作为重点,企图切断京沪线,包围上海的国民党野战部队。

8月25日,日军又从吴淞镇、蕴藻浜登陆,日寇的兵锋直指罗店。由于罗店这一带的地理位置濒临长江口,离大场、闸北不远,日舰的炮火可以直接命中陆上的目标,日军的空军又有制空权,海陆空协同作战的条件十分便利。

罗店失陷后。罗卓英立即让手下的精锐中精锐第十一师将罗店夺回,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罗卓英指挥部队与日军反复争夺罗店、浏河一带。白天,日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下夺取阵地,夜晚,罗卓英率部将阵地夺回,战斗非常艰苦和激烈,官兵伤亡惨重。

在这次战役中,罗卓英因战功升为第十六军团长、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不久后,第十五集团军划归归第十九集团军管辖(总司令陈诚,薛岳代为指挥),陈诚当了总司令,罗卓英自然就是为副司令了。

民国将领传奇—抗日远征军司令、“土木系”老二、广东客家罗卓英

9月6日,罗卓英奉命负责防守金家宅、罗店西南、南北的周宅、曹庄至朝王庙、双龙墩、沈家桥、浏河等地,与日军开展阵地战,大量歼灭日军,从而打破了日寇企图打通长江右岸,包围上海的计划。

罗店争夺战,罗卓英的第18军硬是以血肉之躯,将日军的猛烈进攻挡了回去,其惨烈程度,连日军都称为“罗店血肉磨坊”。此战中,罗卓英每天都站在第一线指挥战斗,几次险些被日军的流弹击中,罗卓英靠着第十八军将士的硬骨头和自己的毅力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以至于“扶桑童稚知名姓”。日军战史称:'中国军队强大!罗店是极其惨烈的地狱一样的战场'。“罗店为尸山血河的城镇;和我们交战过的中国军队中,第18军是装备、素质、士气最为优良的。”

罗店之战中第67师201旅旅长蔡炳炎少将壮烈殉国!致敬!

1938年6月26日马当要塞失守(第一六七师师长薛蔚英因马当要塞失守被蒋介石枪毙),罗卓英奉命向攻陷马当要塞的波田支队进行反攻,6月28日曾一度夺回马当镇但马当要塞易守难攻,日军后续部队支援迅速;导致罗卓英的部队进攻屡屡受挫,只能被迫停止进攻。

10月12日,信阳陷落,罗卓英奉命率部北上阻敌南下。

10月25日,武汉沦陷;罗卓英率命掩护转移主力部队转移。

1939年3月,日军冈村宁次率四个师团的兵力进攻南昌,3月24日陷吴城镇并强渡修水,与罗卓英激战于万家埠、安义一带。

3月27日,南昌沦陷。日军对南昌城开始惨无人道大屠杀,六万余军民惨遭屠戳;南昌县瓜山的“白骨坑”、向塘的“万人坑”等铁证如山。

罗卓英下令所辖各部避开敌锋,逐渐建立起修水以南,赣江以北的抗日根据地,与日军第101和106师团对峙。

等到4月下旬,罗卓英负责全面部署并指挥自己所辖的集团、上官云相集团及高荫槐集团的一部共20余万国军向南昌发起全线反攻。对南昌的日军进行有一定规模的反攻,试图夺回南昌。

1939年4月21日晚,罗卓英以分兵合击之势对南昌进击,由于未能切断南浔铁路,使日军的增援顺利到达,还有第七十九师师长段朗如“畏敌如虎,贻误战机”(这件事事出有因,段朗如是否冤枉尚有争议),造成第一次的反攻只得暂停。

5月1日,罗卓英再次进行反攻,日军凭借自身的火力顽强的赖在南昌外围阵地上,罗卓英的部队死伤惨重,再也无力对南昌城进行攻坚作战,但是此战全歼日军第101师团。

5月9日,罗卓英果断放弃了对南昌的争夺,下令部队作战方针改为以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的游击战。

1939年9月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扫荡战、1940年第五战区夏季扫荡战,罗卓英的部队均表现得可圈可点。

民国将领传奇—抗日远征军司令、“土木系”老二、广东客家罗卓英

1940年2月,罗卓英升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仍兼十九集团军总司令。汪精卫投敌叛国后,他与薛岳、王陵基、杨森等联名通电讨汪。

1941年3月14日-4月9日罗卓英指挥了“上高战役”,对阵日本陆军中将园部和一郎。这是被何应钦誉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上高战役是继台儿庄战役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二次伟大的胜利,以伤亡两万余人的代价,消灭了日军一万五千余人。

上高战役的战后,何应钦给罗卓英发贺电:“捷音远播,举国腾欢,收赣北空前未有之战果,作战国最后胜利之先声。”蒋介石也高度称赞了上高战役“空前胜利”,“胜利之年开胜利之先河”。

1942年4月2日,罗卓英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指挥第一次入缅作战;由于战前,蒋介石将作战指挥权全权授权归史迪威和英军太平洋战区司令指挥,而作为司令的罗卓英完全听信于史迪威,罗卓英被一向老实的杜聿明嘲讽:“唯美国主子史迪威之命是听”。

4月5日,罗卓英与蒋介石乘飞机到达腊戌与史迪威部署平满纳会战,打算将日军引到该线的有利地带歼灭。但是史迪威到了缅甸后就擅自改变与蒋介石制定的战略,完全牺牲中国军队的利益;提出“同古会战,收复仰光”计划。

原来的所有部署被打乱,罗卓英只能接替防务,进行了皮尤河前哨战、同古会战掩护英军的撤退。同古会战中,戴安澜的第200师血战12天;打出了中国王牌军的军威。

4月18日,因东西两路告急,棠吉、瓦城动摇,史迪威又放弃平满纳会战的计划,退守瓦城。

史迪威计划重新谋划一场瓦城会战,准备在瓦城附近与日军一决雌雄。但是,日军派一部佯攻瓦城,一部袭击交通要道东枝。占领东枝后,日军探听到中国远征军集兵瓦城,便立即以机械化部队急攻腊戌。

28日,腊戌失陷。日军占腊戌后,继续沿东线急进,5月3日,占领中缅边境重镇畹町。9日,腾冲沦陷。至此,十万入远征缅军的归国之路被切断。

5月1日,史迪威和罗卓英下令放弃瓦城,开始了大撤退。全军被迫丢掉车辆辎重,突破日军封锁线,进入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穿越原始森林。

5月6日杜聿明执行蒋介石的指示,继续向缅北进发;至此中国远征军开始彻底分裂,途中部队再次分散,第38师辗转经巴曼克、曼坎、荷马林、泰南进入印度境内,6月上旬全部到达印度。新22师和第5军直属部队先向北,5月31日遵蒋介石的军令向西朝印度转移,于7月到达印度。第96师经孟关、葡萄最后回到国内,第二○○师师长戴安澜将军因重伤得不到治疗,壮烈牺牲。

中国入缅远征军十万人损失五万余人,其中有三分之二的中国健儿死于撤退途中。

民国将领传奇—抗日远征军司令、“土木系”老二、广东客家罗卓英

1942年10月,蒋介石与史迪威和韦维尔等会谈,决定将中国入印的第二十二、新三十八师在加尔各答西北设训练基地,取消中国远征军第一路长官司令部,成立中国驻印度总指挥部,由罗卓英任副指挥,为了保持中国军队的独立性,设副总指挥部,中国军队由罗卓英节制。

但是史迪威要求驻印军的营以上的军官必须由美国人担任,因此,罗卓英据理力争,从何和史迪威产生了矛盾。蒋介石也不同意史迪威的要求,为了解决纠纷,蒋介石便以撤销副总指挥部,调回罗卓英为条件威胁史迪威。史迪威根本不理睬蒋介石,1942年11月,罗卓英离开印度飞回重庆,至此结束了自己的抗战生涯。

1943年5月,罗卓英出任军令部次长,不久,调任军事委员会桂林干训团教育长。

1945年抗战胜利,罗卓英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他将南海的部分岛屿收归广东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国国土的完整。

1947年,罗卓英被派往沈阳任东北行辕副主任。主任自然是陈诚。不久后,罗卓英就跟着陈诚去往台湾地区,提前对台湾地区进行了整顿和控制,给蒋介石弄好退路。

民国将领传奇—抗日远征军司令、“土木系”老二、广东客家罗卓英

1961年11月6日,罗卓英因糖尿病在台北去世,陈诚亲撰祭文悼念,蒋介石授予他忠贞为国,殊堪旌扬的旌忠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