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山豆根与其混伪品鉴别

 liuweilib 2021-06-07

正品山豆根药材统货流通交易价格在190-210元每公斤,伪品价格一般在每公斤10几元。又加之一些名称相近的缘故,导致市场混用,最为常见的即是山豆根与北豆根(别称北山豆根),但随着市场发展,山豆根又相继出现其它的伪品,如木蓝属(华东木蓝、苏木蓝、花木蓝、宜昌木蓝等)的木蓝根(别称木蓝豆根),百两金、滇豆根、胡枝子根、苦甘草、千斤拔等的根,而市场上较为常见的是北豆根和木蓝根。

下面先来了解山豆根的基本情况: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广西(百色、田阳、凌云、大新)、广东、江西、贵州等地。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治火毒蕴结之咽喉肿痛、齿龈肿痛。

而山豆根的药用历史,可追溯至北宋的《开宝本草》,这也是大宋第一部官修药典,《开宝本草》曰:“味甘寒,无毒,主解诸药毒,止痛,消疮肿毒,急黄发热,咳嗽,杀小虫。生于剑南山谷,蔓如豆。”由此可见,山豆根入药应为豆科植物,产地于成都一带,由于描述较少,考证较为模糊。而《本草图经》即详细记载山豆根药用基原及功效曰“生剑南山谷,今广西亦有,以忠、万州者佳。苗蔓如豆根,以此为名。叶青,经冬不凋。八月采根用。今人寸截,含以解咽喉肿痛,极妙。广南者,如小槐,高尺余。石鼠食其根。故岭南人捕石鼠,破取其肠胃曝干,解毒攻热,甚效。”由此可见,这里记载的山豆根为2个品种,以广南者为当下山豆根越南槐这个基原,也即是说至少在宋时山豆根即已用药完全成熟。随后在《本草乘雅半偈》、《本草蒙筌》、《本草易读》、《本草择要纲目》等均有山豆根产地、基原记载,且较为详细,并且沈括还指出古籍中山豆根性味甘寒是记载有误,实应为味极苦,性寒,这与现代药典标准记载完全相符,并且功效基本一致。

那么山豆根药材或饮片外观是怎样呢?下面来看看山豆根饮片的真容及及特点概述。

 药材性状:本品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存茎基,其下着生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常有分枝,长短不等,直径0.7  1.5cm 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饮片性状:不规则的类圆形厚片。外表皮棕色至棕褐色。切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


图片

 

上文提到的市场上常见的伪品为北豆根和木蓝根,与山豆根性状有哪些区别呢?下面来看一下北豆根与木蓝根药材或饮片性状简介,然后整合对比三者之间的差异。

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 Mertispermum dauricum DC.的干燥根茎。药材性状:本品呈细长圆柱形,弯曲有分枝,长可达50cm,直径0.3  0.8cm。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多有弯曲的细根,并可见突起的根痕和纵皱纹,外皮易剥落。质,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纤维细,木部淡黄色,呈放射状排列,中心有髄。气微,味苦。饮片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圆形厚片,表面淡黄色至棕褐色,木部淡黄色,呈放射状排列,纤维性,中心有髄,白色

 

图片

图片

木蓝根:为木蓝属植物的干燥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茎呈不规则块状,根呈圆柱形,长约30 cm直径0. 3-1.5 cm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有不规则纵纹及横长皮孔,栓皮易剥落。质坚实,难折断,略显纤维性,切面皮部较薄,黄白色或浅黄棕色,黄色木部与浅黄色射线相间排列呈辐射状。气微,味微苦。饮片性状:不规则圆形厚片,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栓皮易剥落,切面皮部较薄,断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黄色木部与浅黄色射线相间排列呈辐射状。

 

图片


图片

根据以上性状或饮片整理发现,在描述中有一些特别明显的鉴别特点往往被忽略,总结如下:

山豆根:断面边缘月饼状纵皱纹,放射状纹理,皮部约为木部半径至半径的1/2

北豆根:木部放射状,呈蜂窝状,有髓。

木蓝根:断面有明显多个同心环纹

小编根据市场山豆根的情况,对常见的山豆根伪品做了简单介绍,目的是为规范市场情况做自己微薄的力量,也希望中医药行业发展也来越好。

来源:广州市药学会 作者:夏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