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言的声音美,贵在自然流露

 亦然花开 2021-06-07


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人们可以利用语言的声音,造成听觉上的不同感受,以声传情,以声传义、以声传神,使词语表达的意义更加鲜明突出。

语言和音乐有关,音节和声调的变化可以产生声音美。声音美又可包括韵律美、声调美和平仄美。


一、韵律美

诗词歌赋讲究韵律之美,甚至有的诗词还需要配乐来读、来吟、来唱、来诵。

现在写文章虽然不要求严格的韵律,但也要让人读起来感觉顺耳入口,这就要求我们写作时必须注意声音的表现技巧。

有人主张让语言与音乐结合起来,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声音美主要靠音节和声调的协调,音节整齐,曲调优美。因此,文章的语言运用,必须同时考虑到音节。

音节问题,说到底就是讲出来顺口或不顺口。

汉语音节要求整齐匀称,和谐统一。一般是单音节和单音节、多音节和多音节结合,或者有节奏地交错运用单音节或多音节。音节配合得好,可以增加语言的气势,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也有助于内容的表达。

不同音节形式的交错使用,或对偶,或排比,或在排偶中夹杂以散句,可以使音节调配得当,

整齐爽目,节奏分明,流畅疏朗,气势磅礴,把词语的意思表达得十分明白而透彻。


二、声调美

汉语每一个音节都有声、韵、调。声是声母,韵是韵母,调是声调,利用双声叠韵能形成语言的回环美,利用声调又能形成语言的抑扬美。

这里的双声就是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叠韵就是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双声和叠韵的使用,能让人产生亲切感,感觉很自然。

声调就是语音的升降变化,不同声调的变化,就能产生抑扬顿挫的声音美。

汉语的声调有四声,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中是指阴、阳、上、去四声。

利用四声的变化,就可以创造出语言的音乐美。


三、平仄美

古人作诗讲究平仄,如果不注意调配平仄,或全平全仄,就会调门一致,就像和尚敲木鱼一样呆板;如果平仄安排得当,起伏有度,委婉动听,就会有碧波荡漾般的美妙。

现在写文章,一般不太讲究平仄,但也要注意协调,一个句子或一段文字,最好不要全是平声字或仄声字,最好是有平有仄,有起有落,仄起平收,声调抑扬。

平仄的使用,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只要做到大体协调就可以。一个句子有平仄的变幻,才能错落有致,读起来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

所以,用词造句不仅要推敲字义的表达,还要考虑声音的效果。语言的声音美,会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讲究语言的声音美,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因此必须坚持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

一篇文章如果思想苍白,内容空洞,只是一味地呕心沥血,雕琢文字,只会酌奇失真,玩华坠实。

语言的声音美贵在自然流露,音节匀称,平仄和谐,以情感人,声情并茂。如果抛开内容的表达,情感的交融,只是任意地增减音节,调配平仄,削足适履,只会让文章离读者越来越远,那些华丽的辞藻也只是过眼云烟,根本谈不上语言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