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富海||【散文】倔人老班

 白水之湄 2021-06-07


         倔 人 老 班

                       
文/马富海

    我们生产队里有两个仓库,一个在村子里,是储藏种子粮的;一个在村子外野地里的麦场边,是保存麦场里的劳动工具的。管仓库的保管员,也是生产队的干部之一,掌管着一个小队二百多人的种子和劳动工具,是真正的实权派。为了让本队里的人们放心,队里设了两个保管,两个仓库各上两把锁,一把锁锁门腰的铁环;一把锁锁门头上的铁环,两个保管各掌管一把锁的钥匙,两把锁同时打开,仓库门才能打开。

两个保管也是有分工的,大保管管村里的仓库,二保管管野场里的仓库。其实,二保管的责任更重,因为,刚收获的粮食,都堆放在场仓里,晒过之后,大部分分到一家一户,留下的种子粮,和要交的公粮,才拉回村里,放进村里的粮仓里。这就有了差别:刚收的粮食,是没有数的,少三袋五袋,也没有人看得出来;运回村里的粮食,都是一袋一袋数过的,少一袋,也需要给出一个理由。

二保管是一个老头儿,我们喊他老班。老班是一个倔老头,说话像撅头,一句话,能把人噎个半死。每一年秋天,玉米收获之后,挑选的玉米种,带砣堆放在场仓里,等星期天到了,派过周末的学生,与老太太们一起,到老班的手下搓玉米种。这个活,只有老班能监管,别的人拉不下这个脸面。因为搓下的玉米是做种子用的,必须保证玉米粒的完整,不能用螺丝刀,不能摔打,只准用手指头一个粒一个粒往下搓。但记工却是按搓下来的种子斤两算的。所以,看着几十个老太婆和小孩子搓玉米粒,并几斤几两的过称,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活,被骂、被吵,不可避免。但老班能干好,因为他比谁都倔,比谁都六亲不认。他一根小竹棍在手,像招人恨的日本兵,不停地在人堆里转,看见一个螺丝刀,没收一个螺丝刀,看见一个人摔打玉米砣,上前照后背上就敲一棍;收工之后,还要用小竹棍将每一个人的衣兜敲一敲……

老班也有展笑颜的时候。那就在收完了所有的螺丝刀,找不出任何人的毛病了,他一个人坐在不远处的石磙上发呆的时候。小孩子们看见老班发呆了,就一起喊“老班,刺个枪!老班,刺个枪!”老班也不推辞,将手里的小竹竿一扔,拿起一根桑木叉,先摆出一个立正姿势,将他那已经驼弯的脊背,挺直一些,崩住笑脸,停半分钟后,忽然大喊一声:“杀!”左脚向前跨出一大步,两手端平桑木叉,叉尖向前,猛刺出去,吓得大家一悸怔。紧接着,右脚抬起,又向前跨一大步,同时,手中的木叉轮半圈,叉尖朝后,叉把朝前,又是猛地想前一捣,接着,有挽出一个枪花,叉尖又变成朝前,再向前一步,又一个猛刺。一连串的动作干净利索、迅猛有力,表演还在进行,掌声和欢叫声已经响起。老班也憋不住,笑了起来,再也刺不下去了。

老班刺枪很规范,是真的练过刺杀术的。

我们原以为老班这个外号,是说他倔得像斑鸠头一样,谁知不是的,这老班竟然是老班长的意思。这个班长,不是军队里的班长,是民兵班长。

说到当民兵班长,老班就一脸的骄傲。因为他这民兵班长是真的上过战场,打过仗的。1948年,邓县解放的时候,他作为民兵班长,上前线抬过伤病员,也赶着牛车,为前线送过粮食,是真的荷枪实弹呢。

老班不识字,也不识秤,搓了半天玉米,到中午了,都嚷着要收工,他不干,非要等大保管来。他对那些大学生过秤不放心。但他对大保管也不放心。大保管过秤称,他让几个学生看着,还要学生记录斤两,大保管也得听他的。整得过秤称的时间,快比搓玉米粒的时间长了。

倔强的人,是不是干活也木囊啊?干活的时候,没有人愿意与这样的人作伴,成效低,还受气。大集体的农活,都是几个人,几十个人堆在一起,又说又笑又打又闹的,图的就是一个活跃的人气儿,这中间如果加一个老班这样,能把人别扭坏。他干活不行,别人的话听不进去,他还一定要别人按他说的做。在队里,他是这样,在家里,他也是这样。

冬天夜长,为了打发漫漫长夜,大人小孩都要在晚饭后,挤到一起打扑克、下象棋,讲古聊天吹牛。人群偶尔会被老班的儿子招呼到他家。九点多,大家玩的正兴奋,不怎么说话的老班,忽然从椅子上站起来:“都走吧!都走吧!清冷清冷的,还没睡被窝里暖和,你们能往半夜玩?都走!都走!”

一回两回,有人还以为是大家冷落他了,就也喊他一起打扑克,但他不会,连看也看不懂。和他说他打邓县的事,他东一句西一句,说不上十句话,自己说不下去了:“算了算了,都回家睡瞌睡去!”

现在想想,他是不会与人相处,因此不敢与人深入地交流,才摆出一副倔强的倔老头样子。如此,在他孙子身上表现得更清晰。他的孙子与任何一个小孩打架了,他一听见,都会冲上去打别人家的小孩,从来不问事情原由。过后了,他反而会埋怨其他小孩不和他的孙子一块儿玩耍:“你为啥不找我孙子玩?坏家伙!”

他这样自然没有人喜欢他,有一次他喝醉了酒,跑到牛屋里找水喝,喂牛的人,从喂牛的水缸里舀出一瓢又臭又脏的料水,递给他:“料水,你喝不?”喝醉酒的人,哪里分得出水的好坏,老班接过来,咕咚咕咚喝了大半瓢。那水缸几年没有刷洗过了,臭水里还飘着柴草蚊虫。醒过来,喂牛的还问他:“好喝不?”

老班的倔强其实是硬撑的,但这也是他的生存之道。


作者简介:

    马富海,新野一教师。地址:河南省新野县樊集乡中。微信名,马。微信号:wxid_2sqfswxpxeci22.电话:13462683615.爱好旅游,钓鱼,看书,作文,吟诗,独坐


谷亮:

70后,自由职业者、主持人、教书匠、演员。无科班出身的光环,千禧之年与麦结缘,而立之年方幡然醒悟:此生应属于舞台,遂创立主持工作室。

为了传承主持和声音艺术,开始带成人学生,因成人学生时间无法满足教学的热忱,不惑之年起像带小徒弟一样带播音主持与表演班孩子,成立教书匠谷亮私塾。

【联系方式:1380377302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