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岳||【散文】丹崖逸韵

 白水之湄 2021-06-07







               丹崖逸韵

                          文/立岳

“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走过名山大川的人,也许和徐霞客一样不会再多看一眼这名不见经传的丹崖山,一个“曾经沧海难为水”的人,面对这小山小川心中暗暗生下“除却巫山不是云”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山就有寺,有寺就有庵。
 
据《泽国镇志》记载:丹崖寺“原为丹崖定光观,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改建,称丹崖寺。明洪武初(1368-1398)改丹崖禅寺,旁有开云庵。”从这段文字来看它的历史渊源其实比徐霞客出生的年代还要早,大山有大山的壮,小河有小河的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享有“小瀛洲”美誉的丹崖山,的确蕴藏着几分灵气、古韵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它雄峙泽国之西,远承雁荡余脉之秀美,近接凤城山之福泽,呈南北向长、东西向短的不规则长条形,状似伏虎。相传晋时名医葛洪到此,见岩石俱赤、有金银星,便居山炼丹修真,丹崖因此而得名。南宋绍熙元年进士郑瀛曾慕名寻访葛洪遗迹,他酣游丹崖山水,品评出“丹崖古迹、碧沼遗踪、双桥秋月、四泽晓罾、南野暮镕、西崖伏虎、官塘竞渡、葛洪涵秋”等丹崖八景,并各赋诗一首作为点评,夯实了丹崖山的文化积淀,丹崖山迅速升为读书人心中的人文胜地。而《葛井涵波》中后四句诗为士子们广为传吟:百年兴废事非昔,莓苔剥落土花碧。我来拂拭已忘言,落叶西风秋析析。这句“我来拂拭已忘言”,似乎脱胎于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而意境显得更加悠远。
 
说到葛洪,他是两晋时期的名士,魏晋风骨在他身上体现得是淋漓尽致。他多次参与平叛,功绩卓勋,平叛后论功行赏、加官进爵,都被他婉言谢绝。在他看来“荣位势利,譬如寄客,既非常物,又其去不可得留也。隆隆者绝,赫赫者灭,有若春华,须臾凋落。得之不喜,失之安悲?”在中国出世,就必须在野,方为真出世。葛洪一直喜好道家之术,绝官后就遍寻名山,采药炼丹,修道成仙,这就是风骨。入世则证明其才,但不与权贵结交,不必为五斗米而折腰;功成后便出世隐退,追求自我完善,不碰触官场,不折腾百姓,做一个无为的道士。在中国鲜有像葛洪这样的真道士,我想,这才叫真风骨。葛洪到了丹崖山,也把这种风骨带到了丹崖山,成为丹崖山的特有的一种文化气质,几经濡染熏陶,泽国也因“泽”而名,由“丹”而盛,众流汇聚、人文荟萃,渐渐成浙东南的水乡名镇。
 
位于丹崖山主峰的南山脚下的丹崖寺,寺依山壁而建,寓意“凡事都有边际,不可做绝”,更有点“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意味。此寺虽说是重建,但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沧桑厚重。寺内梵音曼妙,檀香缭绕,香火甚旺。明代胡连留下一首诗为赞:拂袖层崖问远公,招提入望景重重。岚蒸郁翠连双塔,天幻空青出数峰。丹鼎无烟霞气冷,昙花有影月华浓。坐来万籁俱销歇,飒飒西风度晚钟。
 
寺前放生池内有无鳞鲫、没尻(尾)螺,鱼翔浅底,螺贴青石,它们依水而生,繁衍于池,至今传种不绝。螺为介属生物,可以佐餐,在江南属于一道大众美食,味道甚是馥郁鲜美,并有“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肴均不及”之说。相传天下所有的螺都有尻,而唯独常熟兴福寺前潭中之螺,却是天然无尻,故称无尻螺。我不知道丹崖山前的没尻螺是否是从常熟那里引种过来的,因为没有相关资料考证,所以不敢妄下断语。关于这无尻螺却有一个美妙的传奇,明人龚立本在《松窗快笔》中说:“破山禅师出外归见诸徒煮螺,尽捣去,禅师捧螺持咒置涧中,螺俱复生,至今涧中有无尻螺焉。”由此可见,此螺数百年前便有了,而有好事者前去兴福寺探寻,却只见一潭浅水已现了底,无螺可寻了。无尻螺为何却在丹崖山这里传了下来,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迷。
 
伫立寺门,庄严的气息迎面扑来,常常让人有一种跪下膜拜的冲动,这跪拜与宗教信仰无关,更多的是对无数先贤智者们劝世智慧和佛教普度众生之人的崇拜。爱因斯坦认为:“在我看来,像佛陀、摩西和耶稣这样的人物对人类的恩泽要高于探索和创造的心灵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他并坦言,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我想这大概是对佛教的最好赞誉吧。
 
浮躁、迷茫之时不妨迈步移入这丹崖寺内,聆听梵音声声,或静坐于禅房之内,读一卷经,沏一壶茶,燃一缕香;听风,听雨,听月,听禅,找回心灵的寂静。山坑泾河畔,听见的是风过的声音;红尘之外,听见的是雨落的声音;岁月之外,听见的是月升的声音;虚空之中,听见的是禅的声音。
 
禅是什么?说到底其实无非是得与失的调和,心清自然静的回归,是天人合一的自悟得道。人常说寺亦禅,心亦禅,人生如寄。就像是一件东西寄放在寺里,到了时候,就有人来把它取走了,如此而已。
 
闲暇时,邀一群故友携手登上山顶,置身葛仙亭内,眺望四周,祥云朵朵、仙气袅袅,仿佛置身古洞云天中,惊叹世上越千年。此时你若再去念唱沈三白的“若布衣暖,饭菜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则“真成烟火神仙矣。”飘飘然的众人在萧萧的松风微拂下,咂摸着这丹崖山水,免不了开怀畅笑,那放浪形骸的状态又似和云共醉眠了。





立岳:

       原名秦丽月,河南新野人,文风散淡,个性随和,爱书法,好行隶,喜游山水,聊寄情怀。





谷亮:

      70后,自由职业者、主持人、教书匠、演员。无科班出身的光环,千禧之年与麦结缘,而立之年方幡然醒悟:此生应属于舞台,遂创立主持工作室。

      为了传承主持和声音艺术,开始带成人学生,因成人学生时间无法满足教学的热忱,不惑之年起像带小徒弟一样带播音主持与表演班孩子,成立教书匠谷亮私塾。

【联系方式:1380377302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