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净利润预期下降90%,海底捞要如何“渡劫”?

 HR新逻辑 2021-06-07

嗨,这里是HR新逻辑!

微信对订阅号的推送规则进行了改版

点击文末右下角“赞”“在看”

才不会错过我们每天的推文和资料包福利


最近,海底捞频频登上热搜榜,各种价格问题、食材问题的爆料让海底捞的品牌形象受损严重。
 
 
在卷入负面舆论漩涡的同时,3月初的一封盈利警告信的公开,揭露了海底捞的业绩低谷: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公司的2020年盈利预期相较于2019年的23.47亿元净利润下降约90%!
 
 
这则消息的公开,立刻引起了舆论的热议。警告信中将净利润预期下降90%的主要原因总结为两个:

第一,疫情的爆发以及一系列防疫政策措施限制了集团的运营;
第二,汇率的波动引起了汇兑损失。
 
一向以贴心服务著称的海底捞,能否继续在火锅业中坚持下来,成为很多人关注的事情。从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入手,或许我们能找到答案。
 

01
靠“好服务”异军突起的海底捞
 

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原来是四川简阳县的一个普通工人,由于家里比较穷,张勇并不满足于只当普通工人,在做过倒卖汽油、摆摊卖街边麻辣烫的小生意后,23岁的张勇夫妇和两位合伙人凑了8000块,创办了海底捞。
 
海底捞开业的时候,张勇甚至不懂火锅怎么做,靠着边学边卖,做出来的火锅味道很一般,生意自然不是很好。
 
但张勇是个非常有“服务精神”的从业者,虽然火锅味道做不到很惊艳,可他贴心周到的服务总能让顾客称心满意。
 
下雨天客人鞋子脏了,张勇安排店员帮擦鞋子;客人喝了酒不舒服,张勇送上暖胃的小米粥;客人觉得配料好吃,张勇就打包送点。

 
久而久之,海底捞的回头客越来越多,不是因为味道出众,而是因为服务贴心。张勇从这个现象里看到了自家火锅店打开差异化的经营特色:做贴心周到的服务。
 
于是海底捞开始提供免费的小吃、排号游戏、美甲服务等,在顾客就餐时,也要求员工以无微不至的态度全程照顾客人的用餐。
 
就这样,凭借“好服务”这个差异化特色,海底捞品牌从一众火锅品牌中闯了出来,成为网红火锅店,并在2018年于港交所上市。

截止2020年6月,海底捞全球门店共935家。
 
海底捞的这个特殊之处,也给了很多创业者灵感,尤其是在服务行业,产品质量好不好固然很重要,但是“用户体验”是否被重视,也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复购意愿的重要因素。

 

02
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
是人力资源
 

如果发起“心目中最好吃的火锅店”投票,你可能不会想到海底捞;但如果投票选“你认为的服务最好的火锅店”,海底捞绝对榜上有名。
 
“好服务”是海底捞留住顾客的一张王牌,但服务究竟是不是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呢?
 
张勇在一次受访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一直在琢磨餐饮业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是环境、口味、食品安全还是服务品质?我想了很多,发现这些到最后都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我觉得人力资源体系对餐饮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能把这个人力资源体系打造好的话,它会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文化。我认为这个可能会成为海底捞未来的一个核心竞争力。
 
可见,在张勇的眼中,服务并不是海底捞所向披靡的核心竞争力,独特的人力资源体系才是。这也是海底捞区别于其他餐饮品牌的独特之处。
 
海底捞的以下做法,值得借鉴学习:
 
1)给予员工高出同行业水平的薪资待遇
 
海底捞的薪资高已经不是什么行业秘密,别的老板画饼一般是跟你谈理想,但是海底捞不仅跟你谈理想,还谈钱。
 
海底捞的薪资结构是有点复杂的,一般来说分为基本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加班工资、奖金、分红和父母补贴。
 
之所以复杂,是为了让每个员工的付出得到尽可能公正的回报。

细看每个部分的薪资构成,都是为了鼓励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持续为企业贡献能量,也让员工的父母放心、并监督员工真诚对待顾客和公司。
 
这种“复杂”的薪酬设计方案,确实让海底捞的薪酬管理卓有成效,也值得服务业企业去学习并思考如何用薪酬激励和赋能员工。
 
2)树立人性化的企业文化
 
在管理上,海底捞倡导双手改变命运的价值观,坚持为员工创建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实施人性化和亲情化的管理模式。
 
张勇认为,上下同欲、利益一致,是做好一个企业的基础。管理员工不能靠规章制度去框住员工,限制人才的想法和发展空间。相反,应该鼓励大家积极表达,甚至参考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去建立规则。
 
如果每一个员工都打心底地认可门店和公司的流程、制度,才会全身心的主动投入工作,并在服务的过程中始终充满激情和善意。
 
亲情化管理也是海底捞内部的特色,比如公司会给管理层、店长等干部的父母每个月寄几百块钱,子女越出色,这个奖励金额越大;会为员工成立重大疾病专项基金;提供小区或公寓式的员工住宿环境,有专门的夫妻房,还有专人打扫卫生;帮助新入职员工熟悉新城市或新区域的情况。
 
这种人性化、亲情化的管理方式,是海底捞的管理哲学,也是中国式管理艺术的魅力。

 
3)设定合理的考核目标
 
海底捞总部对分店的考核不设定利润指标,也不用一般餐饮行业的营业额、翻台率等KPI去限制门店发挥。
 
在海底捞,考核目标主要为两个:
 
① 员工满意度
用公司人性化、亲情化的管理哲学去达成员工的满意度,然后主要通过员工的工作状态、仪容仪表去判断员工的满意度。
 
② 顾客满意度
员工满意度的提高,必然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让员工充满激情地、真诚地去服务顾客,海底捞会不定时派区域经理下到门店去巡查,了解该区域门店的顾客满意度。
 
看起来很宽松的条件,但是要实现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靠门店和员工自己细化和分解,拆出自己达成目标具体应该做些什么。这也是海底捞不容易被复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4)关注员工的个人需求
 
2010年,海底捞创建了属于自己的企业大学,致力于推动企业战略发展、传承企业文化制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实战能力的后备人才干部。
 
海底捞大学的校训为“双手改变命运,智慧成就梦想”,在企业大学里,海底捞针对门店不同岗位的属性,为员工们开设了不同的专项培训班,涉及不同的类别课程,包括文化类、制度类、业务技能类、知识素养类、沙盘拓展活动等。
 
以企业大学为平台,关注员工的成长路线、满足员工的学习需求,赋能企业全员,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
 
在海底捞,员工不仅吃好住好,个人成长和家庭情况也都得到了公司的关怀。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提高了,自然就会在服务顾客的过程中贡献出更高素质的态度和表现。
 
相比于总是靠规章制度限制员工的公司,海底捞的做法无疑是很吸引求职者的。
 
对于张勇这套独特的商业逻辑,海底捞能自上而下的认同并执行,是人力资源成为海底捞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03
海底捞成功秘诀:双手改变命运
 

海底捞的价值观很有趣,简单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是指:双手改变命运;
两个基本点则是:以顾客为中心,以“勤奋者”为本。
 
也就是说,在海底捞实现自我价值,靠双手去实现。
 
张勇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去年4月,海底捞内部推出“接班人计划”,对于高级干部实行限高令,鼓舞大家积极轮岗、内部创业,用积分去证明的自己的职业价值,为自己的晋升铺路。
 
除了积分制外,海底捞还有一项特殊的制度:不外聘管理人员。
 
因为张勇坚信,如果引入空降兵,违反了“双手改变命运”的企业价值观,也让原本有意向一步一步晋升的内部员工失去成长动力,既坏了规矩,又不利于企业文化的扎根和发展。
 
这些制度的落地实施,不仅帮助海底捞的员工提升了自我驱动力,也方便了海底捞高层观察组织内部人才,给员工们提供了一条公平、公正、合理的升迁体系。
 

写在最后
 
从1994年第一家海底捞成立,到2020年超过九百家的直营门店,海底捞靠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创造了一个独具风格的餐饮品牌。
 
在管理上,海底捞人性化和亲情化的管理模式是值得学习的,企业对员工用心了,员工也会对企业真诚、对顾客贴心。
 
用心去管理,往往比用规章制度去管理,更能激发人的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