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1] 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 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2] 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3] 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 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4] 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 许历为完士,一言犹败秦。[5] 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6] 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7] 【作者简介】王粲(177-217),字仲宜,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人。有才名,为“建安七子“之一。初依刘表,后归曹操,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迁军师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由于他亲历乱离,感受颇深,有些作品比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解题】录自《昭明文选》卷二十七。《从军行》,乐府诗题。《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词。”王粲共有《从军行》五首,为其随曹操征伐军中所作,内容大抵是歌颂曹操武功兼述行旅辛苦的。这里选的是第四首,写的是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大军南征孙权途中在滑境白马津渡黄河的情景。诗中既写了曹军军容的雄壮,歌颂了曹操的英武圣明,又写了自己未能献计献策,只是尸位素餐的惭愧心情(可能仅仅是自谦) 【注解】[1]邺都:在今河北临漳境,战国魏都,汉末以封曹操,曹置邺都,与长安、谯、许昌、洛阳合称五都。白马津:又称白马济。津,渡口。《水经注》:“(黄)河过黎阳县南为白马津,津之东南有白马城。”《方舆纪要》:“白马津在滑县西北十里,即大河津渡处。”白马城遗址位于今滑县留固镇白马墙,距白马津三十里。白马津是古黄河上的重要渡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故址在今滑县老城北黄河故道南岸,元代之前黄河自西南向东北绕滑城而过。古代许多战事发生在这里。 [2]连舫:并联的船。逾:过。 [3]“将定”句:言将一举而成功业。 [4]具官臣:备官位而无功德之臣。《论语·先进》:“可谓具臣矣。”朱熹注:“具臣,谓备臣数而已。” [5]许历:战国赵人。秦伐韩,赵将赵奢率军救韩,许历向赵奢献计,为赵奢所采用,果大败秦军。 [6]“我有”二句:《诗·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素餐,不劳而食。此情以自责,谦言自己尸位素餐,未尽责,愧对伐檀人的责问。 [7]铅刀:用铅做成的刀,言其钝,喻才力微薄,此处是作者自谦之辞。庶几奋薄身:或许可以尽我绵薄之力。这是作者自谦兼自励之辞。庶几:或许?以,表示希望或推测之辞。 (本文内容录自杜冠章先生编著的《咏滑古诗辑注》一书,题目是选录时加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