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报告称每周工作超 55 小时或心脏病致死,疫情或导致工作时间进一步延长,职场人该如何应对?

 泽渊先生 2021-06-08

虽说工作时长的增加提高了人们死亡的概率,不过这并不是主要因素,也不耽误像日本、欧洲几个国家的长寿,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抗压能力才是主要的破局之道

针对超负荷的工作时长,笔者“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在身体、心理、思维、破局方案、反脆弱、钝感力、逆商、日本高压工作下的长寿秘诀等多方面阐述了7289字的干货长文,看完并知行合一,祝你早日成为精满,气足,神旺的长寿的人!(预计阅读15分钟左右)

现代工作时长让每个职场人压力巨大,尤其是看完各国平均工作时长的数据对比,我们的工作时长甩欧洲那帮人一条街。

正所谓“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

一个健康的人,肯定是精力满盈,气势充足,神采旺旺。

那么如何成为一个精满气足神旺的人呢?

一、 身体方面

一提到长时间工作就有突然死亡的风险,那么我们一般会联想到三个词汇:过劳死、猝死、心脏病。

过劳死:是在非正常强度劳动过程中,正常的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被打破,体内疲劳积累向过劳状态转移,让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的致命状态

猝死:是人类最严重的疾病,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人,在短时间因自然疾病突然死亡的现象。

心脏病:是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由心脏、血管受损引起的,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

引起过劳死、猝死和心脏病的诱发因素很多,比如吸烟喝酒、长期压力、饮食作息不规律、心理因素等。

同样是在亚洲工作压力巨大的国家日本,且不说他们因为加班厉害导致自杀身亡的不少,但不耽误人家依然是亚洲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

WHO发现了这个细节,每个人的健康、寿命与如下因素有关:

8%的医疗因素,

15%的遗传因素,

17%的环境因素,

60%是生活习惯

日本地理环境不优越,自然资源稀缺,所以只能大量进口。一开始他们的平均寿命也不高,比如20世纪30年代平均寿命只有46岁,而如今的数据却是84岁。

全球平均寿命国家排行榜:

日本(84岁)

安道尔(83岁)

澳大利亚(83岁)

瑞士(83岁)

意大利(83岁)

新加坡(83岁)

圣马力诺(83岁)

摩纳哥(82岁)

法国(82岁)

西班牙(82岁)

那么日本人是如何实现长寿的呢?

1.好的就医习惯

日本老人经常逛的地方是医院,无论多大的病,都要去医院走一趟,一旦查出毛病马上积极配合,体检系统很完善,疾病重点在于预防,而日本老人就拥有了预防意识。

扁鹊当年的一段小故事:

扁鹊给魏文王治病之后,魏文王问扁鹊,你家中三个兄弟谁的医术更高?

扁鹊说:“最好的是我大哥;二哥次之;最差的就是我啦!”

魏文王接着问:“那凭啥你名气最大?”

“我大哥给人看病,发病之前就看出来了,经过他手的患者几乎都很快康复!”

“我二哥给人看病,在患病初期,就把微小的疾病解决啦!”

“轮到我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我主刀,都是大手术,都以为我医术高,所以都把我的名声传出去了”

所以把隐患打消在萌芽之中,才是最高明的手段,那么为了健康长寿,提前对微小的毛病进行及时处理,对于健康的身体提前进行体检预防,是必不可少的操作。

2.好的退休后的生活习惯

福利比较好,退休金比较多,就有闲暇去旅游,参加各种兴趣班,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

3.安静良好的生活环境

交通方便,出行便利,而且日本人怕吵闹,鸣笛的车不多,你可以看看咱们大街上的车,要么骑着发动机声音特别大的摩托车来彰显自己的存在感,要么改装跑车装备猛踩油门听到车叫声的快感,鸣笛超过3秒的路怒症患者比比皆是(此时路怒症大军正在袭来……)

环境很好,空气质量好,水也干净(当然现在不太干净了)。

他们也喜欢种植植物,70%的日本家庭有自己的小花园。

4.良好的健身习惯

经常组织一起旅游,爬山,慢跑,快走,年轻人里也有很多。再看看我们,在公园里基本上都是大爷大妈的广场舞,偶尔来几个自媒体秀秀肌肉拍几个作品,然后继续回家吃他的蛋白粉增肌。

5.少吃的习惯

吃的少,身体的毒素就少,要知道你身体的每一次促进氧化的行为,都是一次熵增,都是一次寿命递减的过程。

有朋友去日本会发现,每顿饭都吃不饱,他们是少吃多餐,对饮食严格把控,俗话说“吃的越饱,死的越早”不是没有道理的,长时间的数据积累,看到日本人长寿的寿命数据,我们这下应该相信,少吃多餐是更科学的了吧!

另外我们吃的外卖太多了,当然点外卖吃饭太方便,以至于外卖市场肯定是越来越大,不过还是提醒一下,有条件的能自己带饭就自己带饭。

6.喝茶的习惯

另外,日本人还喜欢喝茶,本来茶文化主要在中国盛行,不过日本的茶道技艺和文化也很高超,就比如我们中国也有很长寿的皇帝乾隆,日常就喜欢喝绿茶,绿茶里有茶多酚,可以延缓衰老。

7.有加班费(小悲哀)

工资高,福利好,加班压力是大,但是工作环境和加班费多少能让自己心里有所平衡。

8.吃海鲜的习惯

生鱼片营养丰富,另外海鲜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等人类必须的微量元素,可以提高记忆力等好处,而我们吃的红肉类偏多,这会导致肥胖,要知道世界上因为肥胖死亡的人数是因饥饿死亡人数的2倍以上。

9.吃素菜的习惯

基本上每一道菜都有蔬菜的陪伴,以不至于让身体消耗负担增加,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而过度工作也会增加肝脏的负荷,所谓干工作,就是“肝”工作。

10.走路上班的好习惯

日本国家面积是中国的4%不到,人口是中国的10%左右,所谓地小人多,道路狭窄,导致油费很贵,而地铁公交是比较廉价的选择,虽然很拥挤,但是低碳环保还健康呀。

另外日本小学生基本上也不用家长接送,增加了走路的机会,现在看看我们的学校门口有几个不是家长接送的?而且还特意开着好车来凸显自己的家庭身价,让条件不好的同学造成心理落差,也间接促成了校园霸凌。

11.泡澡的习惯(温泉)

不管多忙多累,有机会就去泡澡,泡澡可以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还能让你暂时忘记所有的烦恼,让心灵得以安静。

北方的澡堂是比较多,有机会泡澡,不过也更增加了得皮肤病的机会,所以可以自己买一套泡澡的盆,有几十块钱的,有几百块钱的,我就不推销具体产品了,自己搜啦!

12.工作思想的灌输

日本人很热爱工作的思想,他们深受几个赫赫有名的企业家如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等影响。

首当其冲的要说稻盛和夫老先生了,自己创办了世界五百强公司,78岁时候,胃都切了一半了,还帮日本把濒临倒闭的日航打造成另一个500强企业,用一年时间扭亏为盈。他写的《活法》《干法》《心法》影响了无数人,他的经典语录也影响了无数亚洲人,比如:

“成功=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年轻人要想成功,要么干你爱干的工作,要么爱上你正在干的工作”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等六项精进。

我想马云应该也是想充当这种角色,唤醒中国人民的工作意识,提出了“996是福报”的荒谬概念,而遭到广大工作者的喷喷以喷喷,在这里我不评价任何人,还有我们也不要但凭一个人偶尔的“不好言论或不好行为”就否定一个人,当然我这句话没意义,我们的人性就是如此,特别喜欢看到别人人设崩塌,喜欢看到别人跌落神坛,对大人物小毛病的无限放大滋长了自己的优越感,这里不再赘述。

稻盛和夫老先生更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的思想正确,以及表述的内容不针对任何现象级的现象,比如对996做一个概念性说辞呀之类的,他主张“在死的时候比生的时候灵魂更纯粹”,所以在人间就修行这一件事就可以了。

13.拼命工作但也会休息

日本人懂劳逸结合,工作时候极度认真,休息的时候尽情享受,工作有张有弛,可以有效的避免抑郁和焦虑的发生,也就无意中进入了正念的状态,达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而日本的企业文化基本上都来自于我们中国的王阳明心学,而我们中国人自己学明白的不多(俺也一样!)。

要成大事的你,还真得学学王阳明(俺也学!)。

很多厉害的人物成功之前都是模仿者,比如凯撒模仿的亚历山大大帝,雷军模仿的苹果,比尔盖茨模仿的洛克菲勒。

所以此刻我们也要虚心像优秀的国家学习,虽然日本给我们留下了永远不可能原谅的罪行,但是依然要师夷长技以制夷,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就是高(承认别人优秀),这确实需要我们学习,模仿,然后再超越的。

二、 心理方面

绝症病人往往在告知他们病情过后会更加崩溃,最后加速自己的灭亡,实际自己是被自己吓死的,反而乐观的人还积极向上的活着。所以心理问题的严重性远远大于生理问题。

我们面对长时间的工作压榨,是会让心里产生各种情绪问题,比如焦虑呀,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想那个事情;或者不平衡呀,凭什么加班不给我加班费!

实际是我们给自己的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达不到心安状态,长此以往就会进入到恶性循环,一旦发展到崩溃阈值,就容易引发心脏疾病或猝死。

所以我们要从正念、反脆弱、钝感力这几个方面来解决压力问题。

1.正念,提高专注力

什么是正念,说白了是专注当下,不胡思乱想。

也有一个小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高僧,他每天的生活就是扫地、吃饭、睡觉,很简单,有一天他得道了,很多人就来求法,来了之后大失所望,以为高僧会有什么变化,发现还是和以前一样扫地、吃饭、睡觉,于是就有人问他这算哪门子得道?

高僧回答:我以前扫地的时候想着吃饭,吃饭的时候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想着第二天的扫地;而现在我扫地的时候就专注扫地,吃饭的时候专注吃饭,睡觉的时候专注睡觉。

所以当我们真正进入到心安状态,专注当下,时间会过得很快,压力也会烟消云散。

费斯汀格法则是这样说的:我们往往是因为10%的烦恼影响我们90%的生活。所以我们只是放大了烦恼,而忽略了我们整个人生。

现代人的专注力越来越差,主要原因也是“快文化”导致的,很多人求快,越来越浮躁,“3日练成XXX能力”“7天XX技术训练营”“21天XXX月入过万”以及每天刷短视频,让我们越来越焦虑,专注力越来越差,连完整的看完一部电影的耐性都没有了。

所以解决的办法一个是避开这些让你专注力下降的事情,比如不看短视频,别被标题党左右。

专注力是可以练习的,那么如何练习呢?

在这里推荐两本书,《正念的奇迹》、《当下的力量》。

练习的方法就是打坐冥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放松静坐,定好20-30分钟时间闹钟,专注自己的呼吸,不要睁眼,四肢不要乱动,直到闹钟响起才结束。开始很难,一旦坚持下去,你会发现新世界。

因为冥想的过程就是清理大脑垃圾的过程,比如你的电脑如果不定期清理垃圾,硬盘的数据就会混乱,影响硬盘的使用寿命,如果空间小,那肯定是不够用。

乔帮主等很多大人物都有定期冥想的习惯,以放空自己的大脑,让大脑得意休息,增加灵感的机会。

2.反脆弱能力,逆商

什么是反脆弱?就是受到打击过后,在恢复的过程中不但没有变坏,反而变好的一种现象或能力。比如很硬的玻璃别字就没有反脆弱的特性,一摔就碎了。

而人类是有反脆弱能力的,比如你受伤的部分,未来一定是更强壮。就像拳击手,他们每天用拳头击打着沙袋,而自己的手指实际是常年受击打受伤的,在恢复的过程中骨密质越来越多,骨头越来越硬,也就越来越厉害。

为什么有的人越挫越勇?就是因为他们甚至打不死他们的必然使他们强大的反脆弱的特性。

而人是信念和自证预言的产物,当他不知道这种概念和能力的时候,反而去相信经历一次打击,就萎靡不振了,就逐步演变成自己所预言的Loser模样。

要拥有反脆弱的能力,一个是要知道这个概念,另一方面就是要有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勇气,在不确定性中获益。就像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跟他的孩子说“要处心积虑的吃苦”和郭德纲说的“吃亏要趁早”是同一个道理。你必须经历各种碰壁,才能更早变强,未来再发生相同的有限游戏,你将宠辱不惊,一笑而过。

为什么有的男人总当癞皮狗?就是因为他还没被渣够,一旦有一天他醒悟了,他反脆弱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他必然会成为癞皮狗中的战斗机----海王。

所以这点工作强度算什么,用不屑的态度去战胜他,再通过后面的破局方面去改变这种局面。

3.钝感力,让子弹再飞一会

钝感力,简单来说就是迟钝一点,与敏感相反,很多没有钝感力的人就是太敏感。而敏感也不能说全是缺点,在该敏感的时候敏感,在该顿感的时候顿感,是一个挺重要的中庸之道。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而敏感则是拿别人的情绪为自己的胡思乱想买单。

每当别人有负反馈的时候,自己就会胡思乱想“刚刚我是不是说错话了”、“他是不是生气了”、“以后不能一起好好玩耍了啊”。

其实大可不必,你不需要为别人的情绪买单,更没必要为他的情绪负责,每个人思想都是独立的,我们不可能完全理解另一个人,别人也无法完全理解我们。

当然现在很多领导经常幻想能懂他所有微表情的下属,比如一个眼神,就知道要做什么。自己不是乾隆,非要期望每一个下属都是和珅。

著名作家张德芬老师也说过了,我们每个人要清楚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我们只负责我们自己的事”

比如马云当年去肯德基应聘工作,22个人,就他1个没被录用;自己去拉投资被37家公司拒绝,却说自己拒绝了37家投资;王宝强开始拿简历找演员工作,被导演骂,还把他简历扔进垃圾桶,但他不为所动,安静的拿起自己的简历离开了。

所以当我们被批评了,被嘲讽了,被伤害了,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伤心、难过或反击,而是理清自己的目标和跟自己有关的事情。

有时候愚钝一下,让情绪反应慢一下,也不失为一种情商策略,难得糊涂嘛!

三、 思维方面,提升认知水平

人跟人的区别就是头脑,也就是思维,思维决定你的行为,行为决定你的地位。而什么又影响你的思维呢?一个是环境,一个是知识

1.环境

假如你去跳槽,换了新环境,有可能新工作是轻松愉快的,也有可能是压力更大的,所以这种风险比较大,不推荐,在第四点破局方面再深入探讨。

2.知识(认知)

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心理学上著名的ABC模型,

A:事件发生(每周超过55小时的工作)

B:对待这件事的看法(我靠压力好大,好讨厌)

C:事情的结果(长期负面情绪,过劳死)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逃不过C这种必然结果的发生,虽然他们也在努力改变,而他们改变的总是A的部分,也就是不想让这件事情发生,所以就跳槽呀,创业呀,等等,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真正正确的答案是改变B,也就是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就像同一件事,悲观的人和乐观的人想法不一样:同样的半杯水,悲观的人认为只有半杯水了,而乐观积极的人看到后会认为还有半杯水。一字之差,一念之差,一生之差。

为什么很多人是有逆境商的,也就是逆商,在遇到挫折时候不屈不挠,就是因为他们知道,前行的路上必然艰难险阻,与其痛苦焦虑,不如改变对待这件事情的看法。长征那么困难,还有篝火晚会,要学会苦中作乐,要知道,这一切早晚都会过去,往吓人了说,100年后,地球上的99%的人都会洗牌一遍,那你今天这点破事还重要吗?

所以如果我们不学习,怎么会知道ABC法则,你想要的答案,时间不一定会给你,知识会给你,所以要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

四、 破局方面

鲁迅先生有一短篇小说《孔乙己》,讲述了主角孔乙己这个只有文化没有金钱和权力的底层人被底层人嘲笑的过程,文中是以饭馆的一个小伙计的角度来讲述孔乙己的故事的,从开始的同情,逐渐到被众人同化,也开始嘲笑瞧不起孔乙己是个臭要饭的。

咱们现代人也逐渐被物欲同化,不得不工作在这个圈子内以稳住自己的经济水平。

而被工作大量的压榨必然会让你产生稀缺思维,让你觉得白天的时间都不是自己的,所以晚上时候好好放松打游戏、看电影、看短视频,来恶补“属于自己的时间”,最终进入恶性循环,早上起不来,晚上睡不着,长此以往身体越来越差,逐渐加入到过劳死的行列。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如何破局呢?

1.买一份猝死保险

当然要提前了解好保险范围。当然我们也不希望意外和发生,但是意外和明天哪一个来,咱也不知道,买一份保险让自己的加班更加踏实

2.搞副业,增加收入渠道

这是破局的重点,如果你还在稀缺思维怪圈里循环,忙到没时间成长和改变,只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就说给想改变和愿意改变的小伙伴。

另外很多人裸辞跳槽,或者裸辞创业,我都是不支持的,甚至还有很多卖房创业,牺牲自己父母血汗钱创业的,这些人都是自负变自信最后遭社会毒打,让家人买单的主。

所谓副业,一定是有主业,但是你不能再上班时间摸鱼搞副业,一个主业都做不好的人,副业做好的概率也不会很大。就像你连打工都做不好,更别提创业了。不要盲目相信什么要想赚大钱就得创业。

做副业,也要慎重选择,不能盲目选择来钱快的项目,一定是有复利效应可以长期积累的,比如写作、SEO、理财等等短期没有效果,而有长尾效应的能力匹配的项目。记住:勤奋不能让你致富,如果你在错误的赛道上勤奋,你越勤奋,你犯的错越大。勤奋不能决定你未来的财富,而复利思维才可以。

3.不要陷入消费主义陷阱

什么意思?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含有消费价值观的广告语,比如“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赚钱的目的就是花钱,要舍得给自己花钱”“超前消费是一种潮流”。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个是想办法掏光你的口袋进入他的口袋,比如放了几年卖不出去的衣服,就包装成“复古款”。

Iphone年年出新款,就倒逼你去换新。

你买的名牌服装的质量可能还不如国产小品牌的质量,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同一家工厂,只是因为更有名的品牌赋予了更高的溢价。

所以你的时间被压榨了 ,难道你的经济独立也要被这些价值观压榨吗,最后让你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当你没有足够的存款,没有足够的弹药的时候,你知道最难受的是什么时候吗?是你害怕年迈的父母生病,因为你支付不起;当有一个明显的赚钱机会,你没有足够的资本来运作。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的坐着去世界上最穷的地方考察,发现其实当地的人民只要攒足够的本钱做点小生意就可以摆脱贫困,而他们却把赚来的钱买了电视机……


总结一下:

·身体方面,我们要像长寿国家学习,生活习惯是影响健康和寿命的主要因素;

·心理方面,我们要有抗压能力,要提升专注力,要把时间用在正确的地方;

·思维方面,要学习提高认知,不消极等待时间来解决问题,从书中找答案;

·破局方面,买保险,做副业,避消费陷阱。

我们从大千世界,托生为人,概率极低,生命只有一次,做人真的很难,但是难,也得改变,谁叫我们都是有梦想的人呢,祝愿看到本帖的小伙伴早日实现精满、气足、神旺的状态,用更好的经济实力帮助自己和家人服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