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周记(2021/2/7)

 仇宝廷图书馆 2021-06-08

本周读完今年的第十四本和第十五本,分别是马伯庸的《两京十五日》,王伟的《梁稳根和他的三一重工》。

还有三本在读,分别是谭开强的《美的传奇》,唐朝的《巴芒演义》和《手把手教你读财报2》,其中后两本是旧书重读。

图片2021年第14本《两京十五日》

作者马伯庸说,以古代历史为背景的小说,一旦压缩故事发生的时间段,就可以有现代的快节奏。

所以,《长安十二时辰》之后的《两京十五日》依然延续着这种风格,故事的时间线压缩在十五天之内。《达芬奇密码》也是这种紧凑时间线的故事风格。

这个故事说来简单,大明储君在三个队友的帮助下,必须在十五天内,克服各种逆臣阻挠,北上两千两百里,从金陵赶回京城,推翻藩王的篡位图谋,坐稳自己的龙椅。

但是,要在结局已知的历史事件中,虚构出一段至少说得过去的故事,需要在细节上下功夫。

这本书的细节,算是及格了。

这让我想起八年前看过的《豺狼的日子》,讲一个杀手刺杀法国总统戴高乐几欲得手的故事。

得益于作者福赛斯这个细节狂魔的详尽描写,当初看完之后,我还有点希望这个杀手真实存在。

插句题外话,马伯庸为写这本书查找的历史资料,化为另一本非虚构创作《显微镜下的大明》,抽丝剥茧透视明朝基层政治,历史案例真实有趣,同样值得一读。

图片

图片2021年第15本《梁稳根和他的三一重工》

先给这本书打个差评,吹捧之词过重,内容重复甚多,官样水分浓厚。

吐完槽之后,再说结合自身知识读出来的有用信息。

目前中国水泥用量占世界57%左右,大修大建之中,自然会诞生体量庞大的工程机械企业。

这是三一重工的天时。

中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施工环境多种多样。

所以工程机械必须因地制宜,售后服务必须快速响应,唯有贴近市场的本土企业可以做到,外国的强龙压不住本土的地头蛇。

这是三一重工的地利。

几位创始人各有所长,或精于跑市场,或擅长搞研发,或胜在抓管理,相互搭配,干活不累。

更难能可贵的是,有梁稳根这个大股东兼主心骨在,管理层保持稳定,股权激励不错,共苦之后可以同甘。

这是三一重工的人和。

三者兼备,是为行业龙头。

但企业受固定投资影响甚重,在最近一次的宏观紧缩中,三一重工的营收跌成上个顶峰的四分之一,员工不得不裁去一半,从6万多人降到3万多人。

因此投资难度较大,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