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更多的人选择托育机构,茂楷婴童学苑给出科学的解释.....

 昵称73910450 2021-06-08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过早期教育的儿童比未接受早期教育的儿童智商平均高出17%左右。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期就是0-3岁的婴幼儿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正值发育的关键期。著名早期教育专家伯顿·L·怀特在《从出生到3岁》这本书的前言部分就指出:没有任何问题比人的素质问题更加重要,而一个孩子出生后头3年的经历对于其基本人格的形成有着无可替代的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家长选择将孩子放在托育机构而非交给父母或者自己带的主要原因。但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种观点:

托育中心 ≠ 早教机构

托育中心 ≠ 幼儿园

托育早教 ≠ 玩玩游戏而已

兴趣培养比单纯的知识输出更重要

--------------

托育早教 ≠ 家教

成长环境对宝宝的性格塑造至关重要

-------------

托育早教 ≠ 培养天才

而是要让孩子拥有成为人才的能力和素质

托不托?适合就好

8090后是当下生育大军的“主力部队”,他们被“996”的洪流裹挟,披星戴月奔忙,以“社畜”自嘲。然而,谁也不想输在起跑线,许多新手爸妈早已熟识“生命早期1000天”“早教”这些字眼。要不要送托育机构、如何选择一家靠谱的托育机构是他们育儿焦虑的最初来源。

“带学龄前孩子真的是上班族的一大困扰,太难了”“其实很多父母也想亲自带孩子,但抵不过经济压力”“主要不放心这么小交给别人”……网络上观点多样,却都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无奈。

近三年,0-3岁差不多4200万人。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介绍,该中心调查发现,在0至3岁婴幼儿的家庭中,有托育服务需求的占30%。“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每千口拥有3岁以下婴儿托位数由2020年的千分之1.8增加为2025年的千分之4.5。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年也因此被业内称为“托育元年”。关于这份文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佘宇认为,它的核心要义是“家庭尽主责,社区为依托,市场有所为,政府起作用”。

亲自带娃固然有好处,但在快节奏的都市往往条件不允许。老人帮忙带可以减轻压力,但可能也难保科学育儿。托或不托没有定论,取决于每个家庭的现实条件和需求。

因为要孩子晚、工作不顺心,北京80后上班族小樱(化名)在37岁那年毅然辞去了稳定的工作。“我想亲自带娃,因为看不惯我妈带娃的一些做法。”

能辞职带娃的毕竟是少数。对于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双职工马乘波而言,他给孩子选择的托育园不仅解决了孩子托管、接送难题,还通过引导,让孩子从最初自顾自玩耍变得享受和小朋友一起玩。他和爱人也从托育园微信群和定期举办的免费线下讲座中学到不少科学育儿的理念和方法。

哪个选择更好?都挺好。关键要让有托育需求的人有适合自己的选项。

对于托育机构要求做到:

1安全性

婴幼儿天生好动,很容易产生磕碰或其他伤害性危险事故。因此,在托育中心内,安全是永恒的话题,也是设计中需要放在第一位去考虑的问题。

安全性既包含设计的处理,如楼梯设置、阳角护角或其他边角隐患等;也包含软硬装的材料选择,如地面材质防滑性、墙面天花装饰材料的稳固性或油漆涂料的环保性等。

无论是造型设计还是材料选择,都要同步保证安全性,才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2趣味性

托育中心是属于婴幼儿的乐园,趣味的环境,往往能更好地激发婴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对该场所产生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趣味性设计时,不能只以成人的角度去考虑,并不是卡通形象多或者色彩丰富,就是有趣。

要更多地考虑孩子们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要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多提供玩乐的小道具,或者开发智力的娱乐装置等,给予他们想要探索的欲望。

3教育理念的科学性

在保证宝宝健康成长的同时,要保证托育机构拥有系统完善的教育理念。托育机构不同于传统教育,不要强制要求宝宝在某个阶段一定要学会什么技能,要更加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与习惯的养成。就像茂楷婴童学苑的GREAT的养教方法、5R的养教准则、甚至对孩子还有十大能力的评估问卷,旨在发现每个孩子的的特质,并有针对性的支持孩子的成长。

4 师资团队的合理性

作为育儿师,不但要求有专业的职业素养,还要有极大的热情,永远以最饱满的姿态,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家长和孩子。托育机构在教师上岗前要有专业的师资培训和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能力。要求老师熟悉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跨学科了解儿童发育特点、提高音乐、美学知识;规范课程设计于实施的能力等。

托给谁?选择多元质量为先原则

如果娃没人带,你会选择哪种托育模式:商圈内的托育中心、社区办点、企业福利、幼儿园办托班,还是家庭“邻托”?一项1700多人参与的小型投票调查显示:选择幼儿园办托班、社区办点的最多,各占31%;其次是企业福利,占19%;选择家庭“邻托”和商圈内的托育中心的,分别占10%和7%。

人们相对青睐传统托育机构及“正规组织”,而家庭“邻托”、商圈内的托育中心等形式还显得有些非主流。不过选择结果并不是特别显著,很难说哪种托育方式更受欢迎。

“老百姓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但又有一些犹豫不决。”杭州市下城区副区长包晓东介绍,区内将近4500个家庭需要托育,占全区1/3;94%的家庭希望托育费用控制在每月4000元以下。“但如果真的让家长去选择2000多元的托育机构,很多家庭又不放心。”

人们对托育机构的选择日益多元化,而信任危机、经济压力、理念不同等主观原因及服务质量等客观因素,决定了人们如何选择。

把“托育”从年轻人焦虑清单上划掉

从业风险较大,工作人员保障低;淡旺季明显,恢复很难很慢;恶性竞争仍然存在。

“如果以盈利为目的的上市公司都在这个领域掘金,那肯定会提高价格,不但不能减轻家庭的育儿负担,反而会扩大育儿焦虑。”贺丹认为,民办托育机构正在艰难成长,“十四五”期间,国家应帮助其降低成本,达到普惠价格后还能可持续发展。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些托育机构无法开张,颗粒无收。杭州市下城区专门出台扶持政策:“补砖头”,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激发积极性、增强信心;“补人头”,鼓励办成普惠性的、老百姓负担得起的收费模式。

社区和单位也是发展普惠托育的重要依托。下城区在家门口搞起了“微托育”:做好同老旧小区改造的结合,由街道免费提供社区配套用房来办托育点,引入社会专业机构运营。“杭州市正在构建社区统筹型、单位自建型、幼儿园办托型、社会兴办型、成长驿站型等模式多样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体系。”杭州市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主任陈建芬说。

托育机构备案数全国排名第3的安徽省,也在以类似思路开展社区公办民营试点等福利性托育举措。有的县区还将托育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

在国家层面,规范托育行业发展的各种文件正在陆续出台,顶层设计雏形日渐清晰。我们期待,5年后,“托育”这个事项将被年轻夫妇从焦虑清单上划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