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行漫记(二)

 新用户3134eDv6 2021-06-08

“驱车西行七百里,一夜放马到平凉。双山夹道成气象,一川平铺展宏观。趁夜浅饮崆峒酒,明朝好登崆峒山。心底虔诚心清静,眼前繁花眼迷乱。”

五月初的陇东,春色稍显晚点。树叶初开,绿色并不如西安周边秦岭段北麓的郁郁葱葱。白杨树拼了命地向天空刺去,笔直挺拔,枝干紧紧地束在一起,合拢围抱,凝聚力十足地,一副誓与天空较劲儿的架势努力向上生长。稀疏的叶子还带着细细的绒毛,在夕阳下发出淡淡的白色的光亮;风吹过时,欢快跳跃,唰唰啦啦地自在哼唱。

日薄西山时分,我们的车子滑进了平凉市。

我们一路以130公里的时速飞驰,把两边的山峦一排排向后面甩去,最终却发现都是在一个狭长的河川道里挣扎。——平凉市就窝在这川道的一个坑洼里。

酒店已经爆满,满街的陕甘宁车牌照,偶尔冀蒙闽等地车辆。——平凉的夜晚已经汇聚了饱量的游客,我们自嘲是赶着来添堵的。

找了大半个城才找到了一家仅剩两个房间的酒店,价格也比平常涨了许多。没有挑选余地,好在酒店条件还过得去,我们便安顿好住宿,沿街寻找当地特色小吃,给胃口一个迫不及待的慰藉。

清早的平凉城并不预想中的那样凉,阳光很亮地照进房间,暖暖的。我们用过早点,便急急地驱车前往10多公里开外的崆峒山景点。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距离五六公里之外,所有车辆便被交警部门拦截下来,全部导进了好几百亩地之大的停车场。

待走进客流中心,人已经挤得成了一个一个的大疙瘩,排起来的队,长龙一样,中间又像绳索一样结实。

过去窗口打问,昨日放假第一天的游客量已经过万,今天预计将达到3万!

摆渡车辆将我们送到山脚下,然后是可乘坐14人小型面包车,一色柴油燃料。我们笑问工作人员:“游客不可以自己开车上去吗?”

“你们坐了这车上去之后,就知道啦。”工作人员很礼貌地莞尔一笑。

很久就听说了崆峒山的神奇,但仅止于耳闻。待真正走近它的时候,才为它的神奇所惊诧。

崆峒山,被道教尊为"天下道教第一山"。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崆峒山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崆峒山,峰林耸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涵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岭郁葱,既有北国之雄,又兼南方之秀的自然景观,被誉为陇东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崆峒山的险绝,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摆渡车要走的山道,很多地方的坡度接近五六十度,你几乎一路仰躺在座位上爬山,抬头就是一线天里透出的云彩。一边是深不见底的绝壁,一边是刀砍斧削的山岩,加之处处都是狭路相逢的惊险。饶是山沟里长大的我,也腿脚颤栗,紧紧地迸住气,不敢出声。

车到中台,我们纷纷拍打小腿,长舒短叹,背上居然渗出了细细的汗珠。

东台的景致全在塔林。

“平凉五月春色浅,万人围堵崆峒山。山势突兀车环绕,峰峦跌宕心狂癫。狭路相逢众惊愕,一线斜行入云天。登顶终觉万物小,心在佛道禅意间。”

香火缭绕,诵经声声。宝塔古刹显出久远的沧桑,和传中说的神秘。大雄宝殿肃穆静寂,香客们布施之后,便虔诚地匍匐跪拜,嘴里喋喋不休地许着心愿。

中台宝塔巍峨雄奇,魏然耸立。前面左右两侧的翠柏,虬枝劲挺,透出铮铮正气。看不出它们的历史,直为它的神秘和肃穆叹惋。凭栏俯瞰景致的崆峒水库,你就有了江南云雾弥漫水天一色的美感。

“万丛宝塔传大道,千年古柏斗岁寒。长空无云鸟寂寞,碧水游鱼戏古船。”

东台之美,在于净心修身,除却繁杂俗念。

西台之美,汇聚在险绝二字。

上天梯已经被挤得行人要溢出来的模样,走两步,歇三步。半个小时,爬不到30米高。只好退下来,绕道而行。

路口的工作人员,直接将年岁稍长的老人拦住,劝导他们不可以走,“怕不上去!”

我们一行绕过几道峭壁,终于站在了最惊险的路段。那是一堵绝壁,20多米的长度,山石缝隙有粗糙的坑洼,勉强可以脚蹬手爬。——完全就是攀援的条件吧。

为了满足部分喜好探险的游客,石壁上嵌进了铁索,五六个工作人守在最危险的地方,逢着胆小打颤的游客,便口里叮嘱他们,及时地伸手拉上来。

沟壑的一个石崖缝隙,一枝树根艰难地突破出来,面前又被一块巨石拦截,这树根只好扭曲过来,横向生长了五六米的距离,绕过巨岩,然后才找到了向上生长的机会。

看到根部扭曲,但还是顽强地长到了参天模样的曲干虬枝,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命的艰难,生活的艰辛呢?

有时候,命运就是要给我们一个低起点,就像这棵树,它其实是要测试我们的勇气和毅力,以及韧性,也是要给我们一个绝地反击的好机会。

站在这棵树前,我想了许久许久:生存的机会,都是抢出来的;生存的能力,也是逼出来的。

(作者简介:陈启,号南山白丁。大学本科学历,中英文兼修,供职于陕西西安惠安中学。文风力求散淡,干净,活力。诗歌《船夫之歌》获首届诗词楹联大赛二等奖,古体诗《关中汉子》、《题画诗》“繁花难掩层绿”分获第二、第三届一等奖;散文《酸汤挂面》发表于《教师报》(2016年12月14日),《乡下女人》、《小镇》在不同刊物发表。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2008年发表于《中国音乐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