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肾脏炎水肿20例初步观察(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熊來苏.夏本經.楊怀荣)

 柴桂苓 2021-06-08

肾脏炎水肿是一种顽固性疾病,在现阶段治 疗上尚感困难,根据祖国医学文献里水肿或肿胀门里所描述的临床症状,就包括有现代所指的肾脏炎水肿在内,足见古人对此病早已有了认识,中医治病一向是根据“辨证论治”法则。治疗本病也是本着这个原则,今将在临床上治疗肾脏炎水肿20例分析于后: 

按辨症治疗的原则,分别各种不同类型,如湿热型,寒湿型,风湿型等,因症施治,但患者多属慢性,除分別之外,更应分别水肿程度的轻重及在上、在下、在表、在里的不同。如头面浮肿,患病时间短暂兼有身热咳嗽者,即予疏风发表,淡渗利尿,如消化不良,加以助脾健胃药物;胃脘胀闷,加以宽中理气; 水气上逆,加以顺气导水; 下肢肿胀比较严重,加以温神助阳; 腰脊痠痛,加以滋养肝肾; 萎黄血虚,加以补养气血。如患者新染外感,必致增加肿势,当先除其外感,否则外感失治,身体益虚,未可因虚弱而忌疏表通利也,故金匱有云:“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以上这些方法,是临床上基本的治疗原则。


临床分析疗效标准

1.水肿完全消失,小便检查多为阴性,酚红 试验亦好,认为痊愈。 

2.水肿等症状消失,小便检查有进步,为显 著有效。 

3.小便检查无进步,而水肿症状逐渐消退为 好转。 

4.水肿症状不消退,小便检查蛋白管型不见减少为无进步。

5.服药无效,病情加重为恶化。


典型病例

例1瞿某,男,31岁,1957年5月23日由门诊收院治疗。症状及诊断: 自1956年11月起,腰部疼痛,于1957年3月因感寒引起发现两脚浮肿,渐延全身,两眼尤为浮肿透明,在该单位医院,住治23天,浮肿消退,但腰痛依旧未除,回家休养半年,在此期间,浮肿症状,时好时发,稍吃醬油,更觉肿甚,头昏神倦,四肢无力,逐渐全身浮肿,两目仅见一缝,两腿按之凹陷如泥,纳食乏味,腰痛更剧。初步诊为肾虚,湿邪困肾所致。小便检查: 尿色淡黄,比重1011,反应酸性,蛋白(++),糖(-),颗粒管型0-1,白血球(+),上皮细胞(+),粘液腺(+),酚红试验25%。

治疗经过: 治法以温肾化气,扶脾燥湿为主。处方: 附片6克、党参9克、杜仲12克、续断12克、防己6克、厚朴6克、蒼术6克、陈皮9克、茯苓15克,七剂。服后症无进退,后用已椒苈黄汤加味及小温中丸,水肿显见消退,只下肢肿胀久不退清,以脾主四 肢,脾湿不运,湿性下流,仅见足肿面色蒼黄,再从湿治,仿五皮饮合温脾法仍不效,后用杜仲25克、枸杞10克、防已10克、赤小豆15克、蒼术5克、陈皮4克、独活7.5克、牛膝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丝瓜络15克,计服二十余剂。 

治疗结果: 该患者水肿症状完全消失,小便检查蛋白(+),反应酸性,比重1015,酚红试验40%,于1957年8月26日出院间家休养,用本院制造代盐酱油调味佐餐,经常观察,于1958年8月4日来院检查,小便接近正常,体格壮健,精神振奋,纳食甚好,腰痛已除,该患者为搬运工人,自病之后,歇工 达二十个月之久,现已恢复体力劳动,经过月余时间,一切如常。


例2涂某,男,30岁。症及诊断: 体素壮健,突于1957年11月间两脚先肿,逾一月后,蔓延腿膝头面周身俱肿,怯寒咳逼交加,不能平卧,或渴喜沸饮,立则下肢肿胀更甚,逾两月囊肿茎曲,小便不利,一日夜仅一二次,短少且黄,尿气甚臊,无腹痛,有心悸感觉,大便溏软,舌质正常无苔,脉沉細,在xx医院并经中西医治不见进步,于1958年2月24日來院治疗,症状仍如上述,无汗,上下肿大如帛裹水,通体透明欲裂,压之凹陷如泥,偶然入寐,可闻咽部潺潺的水声,初步诊为水饮射肺,寒湿热混淆,症属腎、脾、肺三经, 

小便检查: 入院时小便颜色淡白,比重1031,反应酸性,蛋白(+ + +),糖(+),白血球0-3,透明管型0-3, 颗粒管型1-4, 上皮细胞0-4.出院时小便颜色正常、蛋白(+),颗粒管型0-1,糖(-),白血球(-),比重1005。

治疗经过: 治法以先进宣降温化为主,2月24日处方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已椒苈黄丸复方加减: 麻黄9克、附子15克、细辛3克、防已12克、川椒目12克、葶苈9克、肉桂末1.2克(冲服),连服二剂腹围由89公分反增至94公分。2月26日用五苓散合鸡鸣散复方加 减,并用丑牛末从上下分消。处方: 泽泻12克、猪苓20克、茯苓15克、肉桂片3克(入煎),槟榔12克、桔梗4.5克、陈皮9克、木瓜7克、吴萸2克、生姜3克、苏叶6克、牵牛末3克(吞服)。上药只服一剂,服后便泻五次,小便两次均黄色,除通利之外,不见其他效果,2月27日至3月4日渐有汗出,口已不渴,尿量见多,口味咸苦。处方: 川椒目10克、防己9克、葶苈12克、大戟3克、桑皮9克、麻黄9克、桂枝9克、杏仁9克、苏子9克、陈皮6克、川朴6克。 3月5日至3月13 日汗出较多,小便时多时少,赤热刺痛,肿势渐减,阴茎及耳下颈部略消,精神食欲转佳,但食后腹胀,尚有咳嗽气逼。处方: 陈皮9克、茯苓15克、姜皮3克、腹皮6克、桑皮6克、泽泻9克、猪苓12克、车前9克、木通3克、麻黄3克、杏仁6克、肉桂2.5克、防己12克、木瓜9克、商陸末1.5克、知母6克、黄柏3克等味加减。3月14日至3月25日阴茎肿已全消,而肾囊略肿,仍有腹胀气逼,肠鸣矢气,夜有汗出,小便清长,苔凈质淡,脉弦细。腹围84. 5公分。处方: 百合15克、麥冬9克、茯苓皮15克、陈皮4.5克、防已12克、木瓜9克、冬瓜皮21克。该患者先由盜汗,继之自汗如雨注,通过卫阳不固之疗法,用玉屏风及阴虚盗汗用当归六黄汤等始终无效,或疑为在风水期內,用麻黄宣表太过,以致卫虚,果尔卫虚,玉屏风散应当取效,今既否尔,应以阴虚不能潜阳为治,又六黄汤苦寒颇多,施于水势泛滥患者不宜,故选百合清肺补肺之阴,生淮山补养脾肾之阴,生龙骨煅牡蛎育阴潜阳,服后果能收效,此育阴和阳之意,亦临床止汗之一得也。

附: 代盐酱油制法

本院收治血吸虫病及肾臟炎患者很多,有些患者因忌盐而饮食日见减少,代盐酱油是用淡豆豉,秋石制成的,李时珍《本草纲目》谓豆豉有:“下气调中”之功; 《本草选旨》称: “香豉能逐水胀,消痛肿,除风热,下结气,散瘀血,能补肾”; 《本草求真》称:“秋石味咸气温,能滋阴润躁,退热软坚,通溺利便,濇精固气”; 又据《摘玄方》载:“治肿胀忌盐,只以秋石拌饮食,得肿胀消”。从以上文献記载,加强了研究代盐酱油的信心,经过二年多的应用,效果良好,茲将代盐酱油制法介绍如下: 

1 代盐酱油: 淡豆豉1000,秋石30,取淡豆 豉(中号粉)用10%乙醇作溶剂,按中国药典流浸膏剂渗漉,浸渍24小时,每分钟3-5滴,收集漉液800毫升加热(100℃)五分钟,静置过滤,滤液另器保存,继续渗漉约原料2-3倍量,使有效成分全部抽出,收回乙醇,置水浴上浓缩至稠膏状加入秋石溶液,再缓缓加入前存漉液,静置过滤,加0.3%苯甲酸防腐,使全量成1000毫升即得。用量每次10-20毫升。


结语

住院治疗患者20例,全愈3例,显效4例,好 转10例,无进步恶化各1例,疗效虽不高,但已足说明中医治疗本病是有一定效果的。在现有基础上有进一步继续研究的信心。 

在此病例中,有的症状虽已消失而小便检查无何进步,但患者精神很好,以后调治休养,蛋白可以减除,亦有小便检查正常,而症状未得痊愈,系病后体虚气弱所致,应多加调补之剂,可能恢复健康,但是否如此,倘待临床进一步证实。 

酚红试验,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临床患者死亡一例,最后酚红试验,全不染色说明肾机能损坏太甚。 

在上列病例中有些是急性病者,症状虽很严 重,但用药取效很快,有些是久经治疗,虽忽症状较轻轻,但治疗亦多费周折,故医家言:“大凡疾病,急性易治,慢性难医”,诚可征信。

肾脏炎患者,饮食问题,对治疗上有密切关 系,如禁盐类,中西医是一致的,但对含有维生素营养的水果如桔子、苹果等,西医认为可以食,而中医则认为对脾肾阳虚的患者,以在扶正运脾壮火制水的治疗原则下,是不宜食的,这是中西医结合中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根据20例的观察记实,并不能尽如前贤所 云: 肿势消退后,即行实脾补肾的疗法,往往水肿初退,虚不受补,须待脾肾功能渐复,且补且利,渐次以进,追踪日久,始可得出可靠的结论。此中得失瑕瑜互见,尚待继续钻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