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空月满与人体的联系“月节律”是指按阴历...

 见青黄 2021-06-09
月空月满与人体的联系
“月节律”是指按阴历以月相盈亏变化为依据的规律,月相在一月之中经历朔、上弦、望、下弦,后复为朔的周期性变化。
月从朔到望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由缺到盈之后就转入到由盈到缺的变化,是阴长阳消的变化过程。
月节律与人体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月经的运行周期就是取象于月而来。女子属阴以应月,月事逢时而下,故称为月经。如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潮汐,月事 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充分体现了月节律对自然和人体的影响。
朔望月,又称为太阴月,是阴历记月单位,是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为一个周期的记月单位。一个太阴月大月为30天,小月29天,平均长29.53天。这一变化使月对地球的引力也发生了变化,引起了地球上物体的周期性变化,如海洋的潮汐变化。一个月内,日和月对人体的合力产生两个大的混合潮汐,两个小潮汐, 每个潮汐的出现间隔约7天。
《灵枢·岁露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 毛发坚,腠理郄,烟垢著,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廓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 腠理薄,烟垢落。”腠理,指皮肤肌肉的纹理。说明了月相圆缺,海水涨落, 人体气血盛衰、肌肉坚削、皮肤疏密、毛发荣枯、腠理开合均有周期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顺应月节律的变动规律。由于人体形质属阴,所以上应于月,下应于水。地为阴,西北为阴中之阴,所以月满则海水西盛。月空则阴失其位,故海水西盛。在人应之,则血气亦虚。
尹俊县等医家总结认为:月满时:①血气精而不浊;②肌肉充实不疏;③皮肤密致不开;④毛发坚实不虚;⑤腠理而不通;⑥烟尘垢腻敝于腠理。在此六种的情况下,人体正气最为坚固, 邪气难以侵入人体,即使侵入,患病也轻浅。
月空时:①血气虚浊,谓当脉血气虚也;②卫气减少,谓脉外卫气去而少;③肌肉疏减;④皮肤虚缓:⑤腠理空开; ⑥毛发虚浅;⑦腠理疏薄;⑧理无烟垢。倘若在此月空之时,人体则容易为邪气侵入深入而暴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