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人合一的养生思想:法于阴阳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0-13

“法于阴阳”,简单而言就是效法阴阳。阴阳包括两方面,其中外在的阴阳是指宇宙自然的阴阳,而内在的阴阳则是指人体内的阴阳。内外的阴阳应该是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从养生的角度而言,内在的阴阳变化需要效法外在的阴阳,也就是说我们的日常生活要按照宇宙自然的阴阳规律进行。

宇宙自然的阴阳规律也就是天地阴阳的变化,再具休化一点,它包括一年中太阳的运行变化,一个月中月亮的变化,一天中白天和黑夜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来养护我们的生命。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就有一年的变化,春夏秋冬,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地球自转-周就有了一天的变化,白天黑夜,白天为阳,黑夜为阴。月亮绕地球一周就有了阴晴圆缺的变化,一共有晦、朔、弦、望四种月相。根据这些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起居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四季的变化而适当增减衣被。

一年养生一调摄阴阳,要随四季流转变换

四季轮同,寒暑更替,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前面提到过,一年四季的养生需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原则。这实际就是生物适应四季气象变化而调摄阴阳的一种普遍规律。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获得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表现为“人与天地相应”。所以,人的各种生理功能,有着与自然变化几近同步的节律性和适应外界变化,并作出自我调整的能力。具体来说,我们要根据四时的变化,怎样调摄阴阳呢?

春三月,从立春到立夏前,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归大地,阳气升发,冰雪消融,蛰虫苏醒。自然界生机勃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春季养生在精神、饮食、起居诸方面,都必须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

夏三月,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万物竞长,日新月异。阳极阴生,万物成实。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人在气交之中,故亦应之。所以,高谦认为,夏季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养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秋季,从立秋至立冬前,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变为阴盛的关键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阳消阴长过渡。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冬三月,从立冬至立春前,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严寒凝野,朔风凛冽,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盐虫伏藏,用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好准备,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阴胜于阳。因此,冬季养生之道,应着眼于一个“藏”字。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是自然法则,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为了养生,反其道而行之,“春应温而反大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大热,冬应寒而反大温”,结果反而造出了病来。

一月养生一阴晴圆缺与养生保健的奇妙关系

中医认为:月亮的盈亏变化会直接影响人的气血和经络之气的盛衰,这种变化会对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产生奇妙的影响。《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

月亮的盈亏变化对人体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与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有关。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月球引潮力与地球磁场力对人体的干扰很大,会影响人体内的激素、电解质平衡,导致生理、心理上的各种变化,使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常态,甚至犯罪率、交通事故发生率在这一时间段也会出现突然变化。这种引潮力还会影响人的心脑血管,使已狭窄的血管因受压而变形,血压波动幅度增大,血液流动受阻,容易发生血栓、动脉痉挛、脑血管破裂等情况,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猝死等。月相变化对人的心理也有影响,满月时人的情绪比平时紧张,容易激动和失眠,癫痫病发作的可能性更大。

每月阴历三十、初一、初二出现的月相叫新月或朔月。此时月缺无光,白天阳气渐弱,夜晚阴气渐虚,机体抵抗力下降,是风心病、肺心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易发期和加重期。患有上述疾病的人在这几天内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避免感受风寒邪气,还要保持情绪稳定。

此时亦应注意补气养血、固本扶正,可在朔日正午时分(中午11点至下午1点)服用补气生血的黄芪当归鸡汤:将鸡腿1只切小块,余烫后去血水,与当归5克、黄芪15克、清水1000克放入锅内,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至鸡腿熟烂,加盐、洒调味后食用,连服3天。

午时是手少阴心经最旺盛的时候,此时服药能使药液迅速发挥药力。此外,坚持晚上9~

10时就寝,睡前拍打后背,先拍正中,再拍两侧,从上至下50 ~100次,能振奋心阳,有助于夜间体内血液循环。

每月的阴历初六、初七、初八、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出现的月相统称为弦月而出现弦月的日子称为弦日,月初三天为上弦日,月末三天为下弦日,均处于月周期涨落潮的中间段。上弦日白天阳气渐长,夜晚阴气渐生;下弦日白天阳气渐衰,夜晚阴气减弱。这段时间是支气管炎、肺炎、传染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等感染性疾病的易发期和加重期,尤其是上弦日的下半夜和清晨,下弦日的下午和傍晚,更是是犯病的危险期。呼吸系统不太好的中老年人,在弦日可服用玉屏风制剂来扶正气、祛邪气,防治疾病。取黄芪360克、白术(炒)120克、防风120克粉碎加工制成药丸,或到当地药店购买成药。同时加强营养,注意气候冷热变化,及时防寒保暖(特别重视背部保暖),尽量不与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接触。

阴历十四、十五、十六出现的月相叫望月。这段时间明月高悬,人体内的血液压力就会变低,血管内外的压力差、压强差特别大,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的意外,有这方面疾病的人要引起注意。

此外,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受到月节律的影响,女人每个月的月经跟月节律的变化关系密切。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说:“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于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潮汐,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为之月水、月信、月经。”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体温、激素、代谢、性器官状态等生理的改变也有月节律变动。研究还发现妇女免疫机能也有月节律。人的出生率也有月节律,在月圆时出生率最高,新月前后出生率最低。

一天养生-跟随阳气变化,做好每日养生工作

古人认为,一天也是个小四季,早上是春天,中午是夏天,太阳落山是秋天,半夜是冬天,即这也是《黄帝内经》中所说的“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通过前面的讲述,大家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养生方案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那么具体到一天之中,我们又该做此什么呢?

一天当中,人体内的阳气与自然界的阳气有同步的变化。如《黄帝内经》所言,清晨人体阳气开始生发;中午时分阳气升至顶点,呈现隆盛状态;傍晚黄昏时分阳气则渐敛于体内,阴气开始增长;到了夜晚,体表阳气已微,阴气渐增,至夜半增至顶点,呈现隆盛之态。一年里面,天地阳气生、长、收、藏有这么一个过程。在一天里,人体的阳气也是这样的,所以要跟着阳气的变化做好“生、长、收、藏”四项工作。

中国有句老话叫“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早上,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关系着一天的身体与精神状况。中医认为早上是阳气生发之际,阳气是什么,是动力,是力量源泉。所以,在阳气初生之际做好保养工作很重要。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吃早饭,多喝点粥、豆浆之类的流质食物,少吃饼干类的干食。另外,早上尽量保持心情愉快。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经历:早上起来时心情好,非常高兴,那么这一天都会很高兴;相反,早上心情不好,挤公交车时跟人吵了一架,或者跟家人闹别扭了,心情郁闷,那么这一天你都高兴不起来,工作效率也提不上去。所以,早上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高兴起来。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每天早晨起床后,不要急着洗脸,要对着镜子里的你微笑。为什么要在起床的时候做?按照心理学的研究,刚起床时是人从潜意识进入到意识的分界线,是从潜意识到意识的过渡时期,这个时候保持快乐的心态,或者鼓励自己,那么这一天就可以变得很愉快、很快乐。

中午阳气达到顶点,这个时候建议大家睡个午觉。这也是古人说的子午觉。所谓

“子午”,是子时和午时,即半夜11点~1点和中午11点~1点。半夜11点~1点的时候,人的阳气开始初生,并逐渐增强,一直到正午11点,阳气最旺盛;中午11点一1点的时候,阴气开始初生了,阴气逐渐生长,一直到半夜的11点达到最盛。所以子时和午时一个是阳气初生的时候,一个是阴气初生的时候,不论阴气和阳气,在初生的时候都是很弱小的,需要我们保护它。

太阳西下时阳气渐虚,汗孔也随之闭密。所以到了晚上阳气收藏的时候,不要再扰动筋骨,不要受雾露的侵袭。到了深夜,阳气降到最低点,这个时候就不要吃夜宵了,因为身体没有动力来消化它,不但不能吸收,还会影响睡眠。另外,晚上11点~1点的时间段内,阳气刚刚来复,如果你处在睡眠状态的话,它不会被耗散掉。如果你很好地睡觉了,高血脂、糖尿病发作概率就小了。如果违反了阳气的活动规律,那么形体就会受邪气的困扰而哀薄。

天人是相应的,自然界阴阳的交换变化具有规律性,那么人体也应与“天地相参,日月相应”,做好一天内调养工作,这样便可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