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岳梁、陈振民《吴鉴泉氏的太极拳》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漾太极 2021-06-09
马岳梁,不愧为吴鉴泉的乘龙快婿,他出版的图书就叫做《吴鉴泉氏的太极拳》。那么,这本书会有什么“真传”令您期待呢?打开“新锐太极史论”,阅读后,不妨将您的感受写在留言区—

一、作者简介

马岳梁(原写作'樑’,1901—1998),字嵩岫。满族人。世居北京。“幼嗜外家拳术,练习十稔(音读ren,意为'年’),进步殊鲜。”(见<自序一>)先后练过三皇炮捶、通背拳、摔跤等,因“与吴师鉴泉夙具世谊(即'世交’)……遂从师专攻太极拳,数历寒暑不少辍,渐知太极拳之妙用。”(见<自序一>)1930年,娶吴鉴泉长女英华为妻,夫妇共研太极拳六十余载

陈振民,生卒年月不详。曾于上海精武体育会学习国术,后入上海国术馆。期间,“从张君文义习外家拳,从姚君馥春习外家拳。嗣延吴先生鉴泉入馆任武当门主任,乃专从其练太极拳术。”(见<自序二>)“陈君(即陈振民)长于文学,斯术亦研究有素。马君(即马岳樑)为吴师快婿,造诣之深远胜于余,且谙医药生理之学。二君合力以成斯编……”(见<徐序>)

二、《吴鉴泉氏的太极拳》简介

1935年5月,《吴鉴泉氏的太极拳》一书于上海由康健书局初版发行,百宋铸字印刷局印刷,发行者为陈振民。该书出版后一度广受欢迎,至1953年便已是第七次再版。初版本封面为吴鉴泉拳照,并署有“自修适用 吴鉴泉氏的太极拳  陈振民  马岳樑编著”等字样。

(该书封面和内页照片)

接着为《徐(致一)序》《吴鉴泉先生略历》和两位编著者与吴鉴泉合影照。《自序一》为马岳樑所做,《自序二》为陈振民所写。《凡例》之后是正文,主要内容包括:导言、太极拳小史、太极拳的特色、太极拳的练法、几种重要的基本动作、太极拳、附录

三、《吴鉴泉氏的太极拳》评析

马岳樑,身为编著者,更因为是吴鉴泉的乘龙快婿,故其书名不仅以“”突出其家派色彩,而且特别冠以“吴鉴泉”尊姓大名,其对岳父大人的逢迎之情跃然纸上。这种做法可谓前无先例,似乎也无人步其后尘。

该书表象上遵奉许宠厚“张三丰创太极拳说”,但是在《导言》中又这样写道:“内家之中,以太极拳最著名,因为发生较晚,历史较短,所以系统也比较的详明一些。”著者既借鉴许氏之说,又不完全等同于许说,以较为模糊或者笼统的语言如是说:“相传宋代武当山丹士张三丰”创“内家拳”,“统称'武当派’,……现在风行一时的太极拳,便是内家拳术的一种。”(见<太极拳小史>)由此可见编著者对“张三丰创太极拳说”持谨慎的态度,觉得张三丰所创为“内家拳”,非确指的“太极拳”。因为太极拳“是内家拳术的一种”,它“发生较晚,历史较短”。至于其“发生”“晚”到什么时候,“历史”“短”到什么程度就只能任由读者去揣测了。不过,民国的太极拳传承是清晰的,“晚近这系中负有声望的巨子,除已故的孙禄堂先生外,要算杨澄甫先生,和本书所介绍的吴鉴泉先生。吴先生家学渊源,其父全佑先生受业于杨先生班侯(澄甫先生的伯父),所以他的拳术原与澄甫先生同出一源,可是练起架子来,却和澄甫先生有点不同。孙禄堂先生是另一派别,当然更是两样了。”(见<导言>)既然“同出一源”,其理法必然相同,且看本书中介绍的太极拳“特色”和“练法”:其特色“是以虚静自然为体,而且是柔性的。”一是“”,虚即“虚空”,“因为虚空则灵,灵则神足,而神为一身的主宰,神充气完,自然举动轻灵了。”二是“”,静包括“身静”、“心静”和“意静”。三是“自然”,“纯任自然”,“如含胸拔背,如松腰垂臀,如沉肩坠肘,”“丝毫没有矫揉造作的姿势,而合乎吾人天然的态度。”四是“”,“遇敌时不含抵抗性,能随敌劲以为伸缩,所谓柔中而有弹性。”太极拳的练法要求是“虚灵顶劲”、“涵胸拔背”、“松腰垂臀”、“沉肩坠肘”、“纯以意行”、“形神合一”等等。很显然,这些练法、特色和杨澄甫为代表的杨派太极拳一脉相传,并且宗法“老三本”中的艺理原则。所谓“有点不同”,不在其理,不在于内,而是形于外,是“练起架子来”的样式、风格“有点不同”罢了。

该书中介绍的太极拳套路尽管有“二一七”式之多,但实则和杨澄甫所传基本相同。该书整套拳架是以90余幅吴鉴泉拳照为基准,编著此书时“由马君(即马岳樑)演势,余(陈振民)执笔记录,最后则双方审察说明之当否,务求其文字与动作若合符节,并由马君补摄动作六十余幅,于各式姿势纤悉靡遗。”(见<自序二>)吴鉴泉和马岳樑翁婿“合作拳照”甚为难得,从中使后人得窥民国时期两位吴家太极拳大家的行功走架风韵。他们演拳“有点不同”于杨派的是许多动作身体前倾比较明显,也包括所谓的“平行步”、“骑马步”等。笔者以为这些均属于流于表象的个人演拳风格,且看徐致一在《序》中的阐释:“余平日常谓太极拳重意不重形,学者若拘泥于图示之剖解,而图求姿势之形似,仍难免有探骊遗珠、刻舟求剑之误,是则不能不标而出之,以期善读此书者之细心体会焉。”诚然如此,太极拳的修炼在内而不在外,重意而不重形,需要艰苦而漫长的不断积累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言,不能投机取巧,所谓艺无止境。可以说,无论前辈与今人其行工走架不存在十全十美者,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因而,我们要善于汲取前人以及他人的长处,剔其不足,努力做到最好的自己。

(马岳樑当年所拍摄的拳照以及书中翁婿'合作拳照’)

文末,再回顾前文所提到的:太极拳属于“内家拳”,“统称武当派”,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妥当。“武当派”和“内家拳”一样原为武术中的一个拳种,和“太极拳”不存在本质的联系。比如在1926年11月1日,杨澄甫高足叶大密在上海成立“武当太极拳社”,这是武术史上第一个以“太极拳”命名的社团组织。该社除教授杨派太极拳、剑、推手等外,还传授武当剑法,故名“武当太极拳社”。当时非常著名的剑术高手,人称“剑仙”的李景林就精于武当剑法,但是李剑仙并非太极中人。叶大密不仅精于太极剑,还向李景林讨教武当剑法,并将武当剑法中的转臂捷用法以及八卦掌中的斜开掌转身法,融入太极拳的练习中,独具风韵,故有“叶家太极拳”之称。由此也可以看出,武当拳、武当剑和太极拳、太极剑是独立存在的、平行发展的两个拳种。

1、许宠厚《太极拳势图解》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2、孙禄堂《太极拳学》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3、陈微明《太极拳术》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4、徐致一《太极拳浅说》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5、吴图南《科学化的国术太极拳》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6、马永胜《新太极拳》评析兼论《新太极剑》|新锐太极史论

7、姚馥春、姜容樵合编《太极拳讲义》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8、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评析兼论《太极拳体用全书》|新锐太极史论

9一本托名于杨澄甫的《太极拳要义》|新锐太极史论

10、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11、陈绩甫《陈氏太极拳汇宗》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12、李先五《太极拳》评析兼论于化行《武当真传太极拳全书》|新锐太极史论

13、李福荫《李氏太极拳谱》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14、吴公藻《太极拳讲义》评析兼论《吴家太极拳》|新锐太极史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