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第三天,笑看命运如何安排

 静听涛声依旧 2021-06-09

     语数外考完了,接下来的两天里,山东的新高考进入等级考阶段,也就是考生六选三选择的那三科。相信经过了两天三场的磨练,很多考生已经不那么紧张了。

但是,有人可能会纠结于哪个不该错的题错了,哪个该得的分丢了,哪个题本来可以做得更好,哪个知识点应该更熟练些就好了。

   九年前,儿子参加高考,考过两天之后,6月9日凌晨四点,儿子醒了。他告诉我,自己突然想起来物理错了一道大题,这个题并不难,是理解有误,丢了6分。我还以为他是说做梦梦到自己做错了,结果,儿子说是真的。当时我给他的安慰是:“没关系,不就是6分吗,我们输得起”。

    九年过去了,当时觉得太大的事情,如果我不再提起,儿子已经都淡忘得一干二净了。

    昨天看到网上有段安慰人的话,说得比我安慰儿子的水平可是高太多了,也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点赞:

   “(高考中)每错的一道题,每丢的一分,都是为了遇到对的人;每得到的一分,每做对的一道题,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想想确实如此,那么多高考的过来人,回忆自己之前的人生轨迹,可能会想,如果当年能够多考几分,会进入一所什么样的大学?会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会有哪些人做自己的同学呢?如果再少考几分,那现在的一切是不是就是另外的模样。

    尤其是那些在大学阶段就确定了一生伴侣的,如果不是刚刚考了这个分数,如果不是正好进入这所学校,相伴一生的人又会是谁呢?

    儿子在大学里结交了几个非常好的知己,有一天,他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遇到了他们几个同学做朋友,这个大学就算选对了。

    我深以为然。

   当年,也许你曾耿耿于怀于平时不如你的同学,高考竟然比你高出几分;当年,你曾带着羡慕嫉妒的眼神盯着他人的录取通知书;当年,你曾经因为考砸了痛不欲生;当年,你曾几度怀疑人生。

   然而,多年后你却发现,原来,当年只不过是命运对你的一次考验而已,并且,这样的考验还会继续。

     2017届学生毕业,大学通知书都陆续到来的时候,我和同学们有一个交流,我给他们说了这么一段话:

     同学们的录取结果渐渐揭晓,有考的好的,录取到了好的学校,有考的差一点的,录取的学校还不错,当然也有面对录取通知书会失落的,委曲求全的,无可奈何的。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我都想告诉同学们:我见证了你们中大多数人的努力,见证了你们的奋斗、挣扎、失望与纠结,也见证了你们表现出的才华、智慧与优秀。

      所以,我想告诉同学们,记住这句话“一切是最好的安排”。同时,也不要忘了在这句话后面,还有我曾经特别叮嘱你们的那一句只要我们始终是努力的,一切结果对你的未来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还调侃说:多年以后,如果我们相互不认识彼此了,忘记了我们是哪一届毕业,只要说出这句话——“一切是最好的安排”,那就像接头暗语一样,我们就会知道是章中2017届的同学了。

    这届学生,现在正好四年大学生活接近尾声,经过我对他们的了解,我发现,有的同学因为发挥不好,去了不算理想的学校,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却逐步崭露头角。奖学金拿到手软,各种奖项手到擒来,进学生会当干部、入党、保研等等。连他自己都觉得,如果不是进入这所学校,如果面对的竞争对手更强大,自己可能就不会有这四年精彩丰富的大学生活,兴许也不能读到研究生了。

    当然,有人看到的是更好的大学里更优秀的同学,是名牌院校带来的光环效应。但是如果失去了继续努力这关键的一条,所有名牌院校的一切都会没有意义。有人说,好大学里学习氛围浓厚,可以督促自己更努力,其实这句话本身就存在问题,这是把自我发展寄托于外界的一种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如果你努力去寻找更好的自己,在哪里都可以,大学就是提升自我的地方,不要说什么样的大学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其实对一个学生来说,决定自己更好发展的,永远是自己人生积淀的各项素质,包括个人品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在内的综合能力。

     无论这次高考考得如何,未来的一切都等着你去奋斗,去开拓,人生长跑才刚刚开始,有无数赶超的机会等着你去把握。况且,奔跑本来就是个人自己的事情,我们只需跑出自我的精彩即可。

    点个在看,为考生们继续加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