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墨掘发造化新

 仙人洞主晨曦馆 2021-06-09

唐代王维的这段精辟论述水墨画功能、地位的格言,被我国历代画家熟稔并奉行于创作。研读当代著名画家方本幼先生的山水画,我们能够体悟到他那特有的审美精神与古代画论的契合,感悟到他是在力图通过一种绘写“物象”、传达心象的独特方式和审美造诣,构建现代新型语境,来凸显那深潜的生命精神和心物接融的水墨佳境。


山水造化,涵纳众美,变化幽微。欲创作出有境界有品位的时代新型山水画,写生是关键。方本幼先生重视造化之功,他总结自己长年写生经验的经验,撰文写道:“中国山水画的写生观,是以传神为目的……通过察微和统观,写生者对山水有了与其身心及其契合的深刻体验,不但非常深刻(非表面的且是纯粹的感受),而且非常真实(个人特有的主观真实而非别人的真实),这些深刻和真实正是一个艺术家十分需要的体验。”(引自方本幼《山水画写生观》一文”)带着这一独到的艺术理念,方本幼先生在其造化与心源合一的笔墨实践中,通过写生不仅印证传统技法,而且搜集创作素材,更重要的是对造化真实在宏观上予以“统观”,微观上尽心于“察微”,做到山水即我、我即山水。


在方本幼先生创作的《天池云起》一画中,我们看到:画家本人纯以水墨材质,发挥水晕墨章的自然特性,写长白山天池浴雪以后之空明澄澈、清新开阔的景象。凭着对中国画写意规律的有效掌控,其笔墨施为,计白当黑,别造一种开合有致、虚实相生、明暗互衬的诗一般的审美意境,简约中有内涵,单纯中含丰富,气韵生发,耐人品味。这正如其画面题跋所云:“黑白之间,一泓碧蓝,天地壮观,记以永念。”



方本幼先生的山水创作有着较高的精神追求。因其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传神观念使然,他的水墨山水画旨在表现宇宙造化的淋漓生命。在他心目中,造化如人亦有神,故而画山水不止写其形,更要传其神,以气韵生动为第一义。为此,他的许多水墨写生文本,大多面对造化实景现场写就,虽然走笔轻松随意,却不乏严谨审慎之态。迥异于那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采风方式,其身心融入自然,聚精会神,尽其内心观照与体悟,画得认真、讲究,其手、纸、笔、墨相互默契,由表及里,一表其细微体察而宁静致远的审美愉悦,也反映画家突破形似、追求生命内蕴的精神,表现出文人画空灵淡远的审美趣味。



近年来,方本幼先生参加全国美术名家采风活动,先后到长白山、江苏两地写生多日,精心创作了两个系列精彩的水墨写生作品,得到美术界和藏家的广泛称誉。那种将写生的现场感、写实的细腻感以及写意的韵味巧妙结合的方式,使其写生与创作在过程中难解难分,所成文本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从中,可见画家本人与山川偶然相遇、一见如故的审美快意,以及基于个人特有的生命体验和笔墨技法体系所随机生发的圆融畅达的写意气象。从这个意义上,这也就注解了清·王昱《东庄论画》所云:“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


方本幼先生精通“墨分五彩”之理,创作这两个系列作品,均以黑白水墨二系为造化传神,以多层次的水迹墨象取代金碧之辉煌、五彩之斑斓,却因其水墨滋荣、氤氲变幻之微妙,让观者从中感受到“异彩纷呈”、高华气盛的韵趣。他在写生现场以其诗心作全面统筹,抓住了其诗性眼光所及对象的生态美学特征及具有代表性的惊艳一段,去粗取精,去芜存真,由此及彼,渐次升华,有的点缀以生活场景,总而连缀成一个个清简如诗、意味隽永的意境,有“游吟”之缱绻诗韵。比较而言,这两系列水墨迹象,一个重在突出自然风光的清雄旷达、苍茫高迈,一个重在突出人文景观的悠悠高古、文气郁然。


谈起水墨写生,方本幼先生说:“以后在写生过程当中我还是要更多地掺入主观的一些艺术上的理解,比如说怎么样把一个景色,既要把它的形象表达出来,又要把这个景色内在的一些很有特点的东西表达出来。把我内心当中对山水的热爱,怎么样把它给融合到这写生里边去,这是一个我要探索的课题。”


方本幼先生深入生活,亲近南北造化,其心游于艺,其身漫游吟,体味四季各地山川气象,以其擅长的水墨方式,尽可能地掘发造化之深,独具高格地写意山水新篇,艺兼南北,雄秀两得,从而将其山水画日益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他羡慕古今名家范作那种物我之间了无阻碍的审美境地,追求主观的自我性灵、审美心绪、生命体悟与客观世界生态之美的圆融。

方本幼先生在水墨山水领域一直尽心探索,尝试,研究,锐意精进,我们期待他带给我们更多的艺术惊喜和感动。(上官爵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