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什么原因让中华文明与新疆和田玉文化结合如此紧密?

 和玉大叔 2021-06-09

欧洲人的富贵主要提现在偏爱珠宝,不同于国人喜欢低调与文化的结合,把很多蕴含祝福的意味寄托于随身佩戴的物件里面,甚至随身佩戴一缕头发都是大有说法的。纵观中国历史,在灿烂的文明长河当中,为什么玉石会被选中成为国人寄托美好的“重要标的”呢,今天和玉大叔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悠久的历史,让我们可以挖掘到的文物非常多样,从考古发现不难看出,古人善于创造工具,在创造工具的过程中,伴生了艺术。从人类最早在石头上做岩画开始,选择身边能发现的物质来作为情感寄托,就已经出现了萌芽。可惜刻在山石上无法随身携带,于是一些小件的,造型比较特别的石头被穿成了饰品佩戴在身上,用来显示部落酋长的威严和等级,这可能就是人类用首饰装点生活的开端。

漂亮的饰品只有身份高贵的萨满或者酋长才能佩戴,传承将这种文化习俗深深的刻印在古人的脑海中,所以使用贵重的材料制作的饰品,当然就是身份的象征,中华文明有“上下五千年”的说法,而玉石文明却长达八千年,古人早就已经对玉石这种质地温润,有着特殊视觉效果的石头非常的感兴趣,最终传承至今。

和田玉在成分上就拥有这个底蕴——玉石主要的成分是透闪石,以结晶的形态交织在一起,这种物理结构使得玉石区别于普通的岩石,质地非常致密,相比较一般的砂岩、页岩,韧性要强很多。物理性质比较稳定意味着保存很多年也不会有太大的性质变化,就连古代帝王在去世后都选择玉石护身,充分说明了古人对玉石形成了神话崇拜。

现代社会中,人们可选择的材质非常丰富,甚至3D打印技术可以轻易将一些人工合成的材料做成漂亮的饰品,但世俗社会标准并不那么认同,依然遵从自然界寻找到的天然成分矿物来制作高档饰品,比如钻石早都已经可以人工合成,但只有极少数的人会选择价格低廉的人工合成钻石戒指,玉石的性质较为复杂,成分和结构比较特殊,难以人造。时至今日科技都无法进行人工合成(指达到或近似与自然形成的视觉效果,主要是缺乏合适的粘合剂)再加上玉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经济发展只会越来越稀少,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曾经有不少玉友在购买玉石前都有担心:“外国人似乎不认和田玉,只有中国人自己在玩,会不会以后一文不值?”其实玉石千年发展史一直都属于少数人的玩物,在古代唯有帝王贵胄才能拥有,这就是社会赋予玉石的认知差异,外国人的历史短,也没有那么地大物博,大多没有见过和田玉的,自然无法形成收藏习惯,比如中国的瓷器,在通过丝绸之路贸易到全球各地之前,外国人也同样不明白瓷器独特的美感,和玉大叔相信终究有一天,玉石的文化也一定会传播到世界各地。

其实无论选择佩戴什么材质的饰品,从古至今终究还是人的美好寄托。只要是带在身边感觉心生美好,目的就达到了。而玉石属于其中一种,随着陪伴时间增长而日益喜爱,同时又耐保存,怎能叫人不爱Ta呢?

←和玉大叔官方售玉微信

有趣的小哥等你来撩

仅售玉使用,鉴玉请公众号留言

喜欢大叔的文章,请帮大叔点一下“在看”和“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