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言的笑容

 写作的思文 2021-06-09

思文
不记得是在什么心理学的书上看到,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亲密,是可以用一杯水看出来的。

当你与对方临面而坐,你用手握着的玻璃杯,向对方靠去,如果对方也一样靠近,就说明他喜欢这样的你和这样的聊天,如果没有就毫无感觉。
 
其实,我常常非下意识和朋友做这样的实验的,只是当我向前,他们告诉我以为要干杯,其实如果不是干杯也不需要太多缘由,喝下去,谁在乎谁彼此在心里几分之几。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是如此神秘的,这大概要追溯到人猿时期,不过太久远无法亲眼所见。但如今到动物园看看那些猴子的身影,肢体语言的丰富与远古的我们交流方式大同小异。
 
遇见也会眉头紧锁的,也会互相追逐,会传递喜欢与讨厌,据说还会与我们可能共享着某种相同攻击性的基因。
 
人是高级的生物,是食物链进化的顶端,因为有了头脑和语言,多了一份交流智慧,但在许多时候,嘴的用处还是无用的,但即使多听少说,你的举动还是会展露你的世界。
 
还记得幼时,对卓别林的无声电影记忆颇深,他一席黑礼服,带着黑礼帽,黑胡子,仿佛像胶片定格似得人生,滑稽、捧腹、那些用惟妙惟肖的神态演绎的不光是一幕幕角色,当初所见是乐趣,如今看了倒更像是内心独白。影片没有音效声,隐约记得的只是天线讯号受损发出的呲呲声响。
 
德国电影学家汉斯艾斯勒曾对此有段独到的解释:人类通常的感觉和情感表达必然是和视听同时进行的,没有音乐的电影,就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人,给人的感觉是不完整的,别扭的。
 
然而一个肢体上都不愿意表现丰富的人,或许内心也是空廖落寞的吧。朋友说,逐渐长大,开始隐藏起了喜怒哀乐,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平静、安详,宁可让人读不懂,也不想让人看穿。
 
可我更喜欢三毛那样,想笑的时候便笑,想哭的时候便哭,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但求简单。相对于虚伪的粉饰和不安内心外的面具,随性,自然才是最真实的。
 
可我,还是觉得那些不漏声色人的世界是充满好奇和多彩的,正如萝莉遇见大叔、不会笑的谁面对着抓拍的镜头,朋友说,为什么你总能把人拍的那么美?我笑着说,因为你本来就很美啊。
 
绽放吧,无须束缚着,相信我见到的你,有最美最真的笑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