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梦工坊“探古徽州”研学写作第二日:黄山纪行

 圆梦工坊作文课 2021-06-09

圆梦工坊“探古徽州”研学写作第二日:

黄山纪行

——何桂珠

徐霞客说:“观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没到过黄山,黄山永远是传说,登一次黄山,你就全清楚了。

圆梦工坊“探古徽州”研学写作训练第二天,队员们早餐后便乘车前往黄山景区。陈家泽老师带领大家乘玉屏索道缆车,直奔玉屏峰研赏黄山奇松——迎客松。伴随阵阵轰鸣,缆车徐徐“升空”,山谷云雾缭绕,山路陡峭崎岖,松木葱郁挺拔。孩子们既兴奋又忐忑,胆子大的气定神闲抢镜头,胆子小的低头看手机,恐惧的则干脆闭上眼睛。缆车速度很快,没给我们太多时间去远眺那些奇妙山景,玉屏峰便闯到大家眼前了。

天公作美,阳光隐约,清风拂面。薄雾朦胧,山峰如美人轻撩面纱,摄人心魄……

今天的黄山对学员们来说,不再是生动的文字,而是满眼的云雾、奇松、怪石。登山是辛苦的,也充满惊险。一路上石阶似乎没有尽头,但孩子们互帮互助,相互鼓劲,在欢笑声中享受着爬山乐趣。六个多小时的攀登,一步步的坚持,领略了黄山的险峻、多变、秀美,也从挺立在石缝中的苍翠松树感受到生命的坚韧。

晚饭时分,大家除了品尝地道的徽州菜外,还欣赏、学习了悠扬婉转的黄梅戏。清新的曲调,优美的亮相,皖南的韵味,引得同学们击掌叫好,并沉浸在黄梅戏老师精彩的表演中。在老师指导下,学员与随行家长还一起学唱黄梅戏《女驸马》片段,部分学员和家长还上台演唱,亲身体会黄梅戏的精妙。

登黄山、品徽菜、学黄梅戏,别具一格的研学!刚回驻地,又抓紧提笔著文,这是家长们所无法想象的。

人在旅途,美在徽州!愿有欢乐可回首,且以知识共相伴!

更多精彩,在明天……

学员及家长作品欣赏

黄山之行

炮台竞智中学七年级 丁琳霓

坐在摇晃的旅游大巴欣赏着沿途风景。

阳光温暖着大地,茶树、小白菊、还有玉米,挤在一起享受着这暖人的阳光。零零散散的几幢白墙黛瓦,为这一望无际的翠绿平添几分色彩。

阳光明媚、青山绿水、松涛声声,这无疑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场满足耳鼓的饕餮大餐。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

伴随着美景,我们来到了黄山。刚下车,绵延起伏的群山早已美不胜收;缠在山腰的雾,平添几分神秘,加上若隐若现的阳光,黄山犹如人间仙境。

为节省时间,我们一行人全都乘坐缆车上山。坐在车厢里,看着地面离自己越来越远,越来越远……就像被吊上了天一样。跨下车厢那刻,凉意突袭,禁不住打了个寒颤。

在徽学堂陈老师带领下我们遨游黄山。黄山美景数不胜数,正如老舍先生说的,“人间多少佳山水,独许黄山胜太华”。但最震撼我的,还是玉屏峰旁的“不老松”,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迎客松。站在赏松平台上,风吹云飘,薄雾缭绕,置身其中,恰似天上仙子:一身素裙,一支发簪游戏人间。据资料记载:在文殊洞上的这颗迎客松,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为了保护它,在附近还住着一位专门守护它的人,既守护,也照料确保迎客松的健康。

游完黄山,下山依然借助缆车代步。坐在车里,瞭望青山,我感叹:这就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好的礼物,我们必须善待这一切。

“畅”游黄山

家长:卢梓畅妈妈 

黄山不论在照片上,还是在画卷上,都让人觉得如同仙境一般。

趁着假期,我替儿子“畅”报名参加“圆梦工坊研学团”,到这天下闻名的黄山畅游一翻。

车到黄山脚下,儿子拍了几张照片发给我,我惊叹!

老师发来视频,他们进入缆车,听到谢老师说:“头别往下看,大伙都往上面看,不只是你们,包括我自己。”我暗笑,不是笑老师胆小如鼠,而是觉得老师的话是那么温馨,感觉儿子跟对了导师而欣喜。

老师带着一群猴子似的娃们一边拍照,一边气喘吁吁地攀爬着到了山顶。看着相片里的一棵棵奇松,一块块怪石,一片片云海,我心都跟着到了黄山。

照片中,挺拔的迎客松,枝丫向一侧伸展,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欢迎贵宾到来。游客到此,游兴顿增,纷纷摄影留念。迎客松的知名度如此之高!

黄山石奇峰险,云海美景,像童话世界一样,令人心神向往。

“畅”游黄山,不虚此行。

黄山行

揭阳一中众智外国语学校

七年级   林壬栋

来徽州的第二天,我们爬了黄山,这应该是研学全程最累的一天吧。

一大早,我们在景区入口办妥各种手续后乘坐专属的公交车上山。,一路上走走停停,几处美景便是我们聊天的内容。田野上的白菊花、小溪、小河、小山都是我们议题的来源。徽州的研学导师非常随和地与我们开着玩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笑声将人与人的距离拉近,笑声更将时间缩短,没过多久,车便在黄山脚下停了下来。

大家下车后,老师又叫我们坐上缆车。我倒是不在意坐什么缆车,还是步行,反正能上山就行,说不定徒步登山还可以拍更多的美照哩。但是,坐缆车,大家又不能一个车厢全上,要分成几批,麻烦了一些。如果能安装与高铁站一样的那种自动扶梯,人站上去,大家成排缓慢上山,该多好。下了缆车,便是山顶了。我们浏览了几处山峰,研赏了千奇百怪、大小不一的石头。

黄山的迎客松应该是最出名的。黄山松的出名,应该是它们的精神:在斜得不能留水驻土的峭壁上生根发芽,树干总是挺拔向上。我发现:从山脚开始,直至山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黄山的松树全都一样——笔挺直立。或许,这就是徽州人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吧。还有一些人们给其取名的松树,比如有一棵就叫“送客松”,因为看起来像向人们挥手道别的样子,人们才给起的这个名字。还有一颗叫“孔雀松”,它的树叶看起来真的像孔雀的尾巴,挺像挺像的。我在想:文字有“象形字”,黄山的松树,应该就是“象形松”了。

黄山的奇石更是不同凡响,有一手指天的“仙人指路”,似在告诉人们想前行的方向;还有抽象派的大石狗看着天空的“天狗望月”。还有“狮子抢球”“金鸡独立”……一路上,我们还穿过很陡的“一线天”,看到百丈峡……此时我们才想起在山腰上还有一块非常奇怪的石头,大家商量后给它起了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名字,就叫它“点赞石”吧,因为完全像竖起的大拇指。

到了山顶,往下看,呼,是真的一种“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觉!看看对面天都峰的雾都冒起来了,真是太壮观了!往整个徽州看去,下面路上建筑物骤然变得很小很小了,真的够吓人!“登黄山而小天下”莫非就是这样?

这次的黄山行,真的没有白来。欢迎你也来领略黄山这胜景,不来的话,你会后悔终身的。

游黄山

登岗镇洋淇初级中学

八年级   杨宇涵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确,黄山以它独特的魅力闻名中外。

今天怀着愉悦的心情,我们来到了黄山风景区。

早晨,迎着暖阳出发,在山林中穿行。青葱的山此起彼伏,白练般的溪水贯穿其中。深山里,排排横列的,是种满茶树的梯田;星星点点的,是粉墙黛瓦砌就的民居;平铺散落的,是溪边的芦苇、是田间的玉米、是成片的杭白菊……车,在轻松中随路引入山中。

到了黄山,上了缆车,正式开始此次黄山之行。

黄山,素以“奇松、怪石、温泉、云海”著称。一天中,美丽景色令人目不暇接。此时,便撷取其中印象深刻的美丽画卷,化作文字,随笔流泻在纸间。

论奇松,当推迎客。玉屏楼边一株俊松破石而出,干笔直,枝旁逸,皮深黑,叶浓绿。直干中一侧枝桠舒展,恰似人之臂伸出,笑迎四方来客。迎客之松,正如好客之人。此外,迎客松旁边的陪客松,挺直了身子,恭陪众客。那老鹰石下的蒲团松,枝干盘曲平卧,针叶簇拥于顶,确有蒲团的神韵。

黄山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令人叫绝。观黄山,看奇峰凛立,赏怪石嶙峋。清冷的石是山的骨架,青葱的树是山的肌肤,两者一起,便是山的灵魂。犹记那“鳌鱼吃螺蛳”,由山底向对面山顶眺望,鳌鱼洞上,一块尤其突出的石头,正如鱼头,而右边三块小石,正似一只只螺蛳对着鳌鱼,十分有趣。此外,黄山的奇景,还有很多很多,大都是三分形象,七分想象。移情于石,方有了众多美景,因情,一块块顽石才有了生命。

登黄山,是看明晰的瀑泉,耸立的山峰,青绿的山谷。登黄山,在山顶触摸云彩,追逐云的身影,虽无缘云海翻涌,但巧遇山间浓雾。观云雾一体,上下一白。登黄山,更在与许多奇景的邂逅中,感受自然的魅力。

归罢,作别黄山,却将黄山的松,黄山的石,黄山的雾,黄山的云,折进了书页中,成永远的记忆!

确实,“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

活动图片

图文编辑:何桂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