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刚大夫讲糖:入院时血糖33.2的那位糖友怎样了?

 陈刚大夫讲糖 2021-06-09
住院时随机血糖:33.2mmol/L!很多糖友没有到过的数字,甚至没有听过。当天,我在一个群中发过。


“咱们都姓陈,我邻居说您看糖尿病特别好......”
这是72岁老陈和老伴一起来和我说的第一句话。
“糖尿病14年了,这次就奔您来啦,控制好了,我给您磕头......”-----农村人说话质朴。


老人姓陈,糖尿病14年了。173cm的身高,体重从原来的84公斤降低到住院时的61公斤。期间没有因为糖尿病调整血糖住过院。

下午病人比较少,闲暇时间就和老陈聊了起来:
老陈原来的体格非常棒!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年轻的时候在“造纸厂”打工,别人扛一个包,我能扛俩,每包130斤。
能喝酒不?
能喝,一斤酒一点儿事都没有。
言语中,神采奕奕,好像又回到往事中。


老陈2个儿子,由于孩子做电动车生意,早早就搬到了县城,给孩子跑车拉货。

身体出问题,是从他57岁开始。
那一年晚上,他从车上卸货,突然一件东西滑落下来砸到头上,受伤最重的就是左眼。有泪、有点血、还有汗,湿漉漉的。当时还没有感觉很痛,晚上,好友让累了一天的他喝了点酒,吃的是辣的。老人记忆犹新,关键是,整个晚上眼睛痛的想撞墙。


这个疼痛找上了门,一弄就是一年多。本地的医生说,可能是眶上神经痛,也有说三叉神经痛的,止痛药吃了不少,还用过激素(强的松),时轻时重。视力也明显下降。
后来去市里几个大医院看,说是眼睛长了肿瘤,需要做手术。还做了核磁。
一晃就一年过去了。
儿子做的生意不错,北京的厂家打来电话邀请去开订货会。儿子正忙于为老陈做手术的事,就和北京朋友实说了此事。真不错,北京朋友如“有事您说话”中演的,花了一晚上,在同仁医院排了个专家号。几经周折,最后确诊说,这是外伤后所致的“炎性假瘤”,不必手术,但是需要药物治疗。
回来后,按照北京专家的治疗建议,使用了激素冲击(甲强龙)3天,同时输液“葡萄糖+葛根素”,住院治疗14天后,回家后继续采用激素(强的松)递减。当时,签字很多,说这个要伤这伤那,只要能止痛,咋都行。

药物吃到近半年左右的时候,有人说老陈有些瘦,加上视力还是不很好,老伴就想到在医院输液的“葡萄糖+葛根素”方法,好像是说可以改善视力,于是就在诊所输了起来,一输就是3周。

老陈说,糖尿病都是“老婆子”给输出来的。
输液用的是葡萄糖,输液过程中就越来越口渴了。终于输液到了“疗程”,孩子也怕他口渴,是不是得了糖尿病,就去了社区医院。
血糖13个,确诊了。那个时候的体重,已经下降了10多斤(150多斤左右)。这就是14年前的事。


确诊后,老陈吃过二甲双胍,吃过消渴丸,喝过中药,吃过“翻白菜”(当年传说中的偏方),就是没有去过正规医院看过。
两年后,老陈体重越来越瘦,干啥也没有力气。儿子认识的一个朋友就建议他注射胰岛素。
他的这个朋友的父亲糖尿病有40年了(本地带糖生存可能是最长的了),很少去医院,都是他这个儿子给注射胰岛素。什么短效、中效,还有现在很多医生都没有见过的PZI,他都用过,只不过都是用注射器抽取后注射的。又一次我们聊起来,问他知道短效和中效混合的时候,先抽哪种胰岛素?他真的知道。(40年前,还没有胰岛素注射笔,再加上瓶装胰岛素便宜,后来也就没有更换)。

胰岛素使用的是瓶装的诺和灵30R,早餐前和晚餐前各注射“三个小格”。这种胰岛素是400单位每瓶,使用得时一次性1毫升注射器,还不是胰岛素专用注射器(专用注射器是以单位作为刻度的),这种注射器以毫升作为刻度,每抽0.1毫升就是4单位。他所说的“三个小格”就是12单位。

好在他还知道要摇,是不是摇匀就不知道了。医院了这种胰岛素比较少,再加上图便宜,都是一家药店负责给他进药。


说到注射器,老陈笑着和我说,注射胰岛素这12年了,一包注射器还没用完。注射器是100支一包。有时候,针头扎弯了,就直过来再用。说,这个注射器针头粗,不容易折。有几个注射器上的刻度都“磨”得看不清楚刻度了,都估量着打。一个月大约用1瓶胰岛素,有时候抽多点,一个月也用不到一瓶半。
刚开始也害怕低血糖死人,这位朋友还特意去看过很多次,再后来就让老陈的老伴注射了。


人家都给自己父亲注射胰岛素好几十年了,都没事,也不嫌疼,咱怕啥?就这样一晃12-3年。
期间在2018年又一次有受了外伤,大腿骨折了,本来寻思不好长,这不也长得挺好的。老陈还蹦了蹦。
外伤骨折那次是住院了,住到外科。医生让换方案,结果呢,用老陈的话:越弄越高了。出院后直接回归,还是继续注射原来的那种。
平时测血糖不?
不测,没有血糖仪,测量也是去药店扎一下。
测尿糖不?
开始时测过,后来也不测了。能吃能喝的,岁数也大了,没力气、腿痛,也就那么着了。

-----------------
可以想象大家的看法。

我告诉他,真正的治疗不能这样啊:一根注射器能用到看不清刻度?注射针头弯了就直过来再用?这么多年居然不测血糖?

或许是孩子们太忙?
或许是对于那位40年糖龄、自己控糖朋友的信任?糖尿病治疗就是这个样子?
或许是老人对于自己年龄大,有些不舒服也不想麻烦孩子的想法?
......不得而知了。两位耄耋之年的老者就这样抗糖十几年。

老陈说,是没劲啊,腿抽筋,下肢硬邦邦的。测个血糖,33.2mmol/L,直接住院!
老陈没有考虑,立马直接同意。就听您的啦!-----咋就这么容易相信人呢?!

---------------
住院后,做了个最基本的相关检查,带泵治疗,其实剂量每公斤体重0.7单位,日总量42单位。规范饮食管理。
血糖逐渐平稳,3天后,胰岛素逐渐减量,今天的胰岛素日总量26单位左右。体重已经增加5斤,没有了口干,夜尿也从原来的3-4次减少到1次,没有了腿抽筋,感觉腿灵活了许多,走路也有劲多了。今天来看望的亲戚说,气色比原来好看多了。

我告诉他,您还有高血压,药物都用上了。目前控制都不错。住院后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都是正常的,还需要复查一次,应该不会要大问题,至少十几年内不会发展到尿毒症----啊?老陈高兴的向前走了两步,要不是肺炎戴口罩,他肯定得抓住我的手,摇啊摇。

带泵的第二天,临时停泵3h,在他血糖高达15.7mmol/L的基础上,他的C肽居然还有1.52Ng/ml,或许这就是他这么高的血糖而没有尿酮体的原因吧。

我告诉他,真没有想到“您的身体这么扛蹧”!

以后的路,最好这样:
1、规范饮食、运动管理,尽量做到;
2、您血压、血脂也高,还有动脉斑块,等等,出院后会给您一份具体用药的指导单;
3、监测血糖,做好记录(我已经告诉他老伴去准备了);
4、以后的降糖用药,不管是用胰岛素还是口服药,都要走“正规路线”;
5、有任何不适,不要觉得给孩子添麻烦,保证自己的健康,才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
今天刚刚住院一周,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有效,还需要继续治疗至少一周。胰岛素治疗现在是在“减药阶段”,一周后的剂量如果不大,还有可能改成口服药而不再需要胰岛素(即使使用,也不会再让老人用抽药的方法了)。

早晨交班,夜班的护士、医生都说老陈爱说爱笑了。是啊,在他的视野了,注射胰岛素居然还有这种方法,咋早不知道呢?

成功的的抗糖者,都非常近似。而控制欠佳的,则是各有千秋。当糖友血糖控制不佳时,一定要先找原因,即使他有几十年的抗糖经验,患者也还是患者,他的经验只是他个人的。

从他听从40年糖友家属指导而想说的篇外话:

现在,关于控糖的,营养师、运动师等等,都各抒己见,也自有各自的道理。但是,糖尿病防控的“五驾马车”,是需要共同管控,不可孤立的分析。比如,我的文章中,低血糖低风险治疗策略和高风险治疗策略的情况下,血糖目标和监测重点都不一样的,如果抛弃药物品种和数量的因素与不顾,而只谈饮食、运动等,有很多时候会误人

比如这篇文章:

吃水果的学问

陈刚,公众号:陈刚大夫讲糖陈刚大夫讲糖:我也谈糖友吃水果的问题

文章中有一段话,是关于下午吃水果的:

当治疗方案制定下来,有时候我们的饮食、运动等是需要根据药物特点进行微调的,这种思路,有时候真不是营养师所能掌控。营养师只是“五驾马车”管理“饮食之马”的高手,而让药物之马和饮食之马、运动之马之间合理配合,需要“帅才”谋略!----所以,糖友应对对自己的用药也要有所了解。

今天,群中有位一天4针的老糖友血糖控制不好,看专家门诊后让加“倍欣”。问我“倍欣”可以吃多少?

我说:4针调控属于“粗调”,加用“倍欣”则属于“微调”或“细调”。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做个血糖记录,真的非常重要!

(这是我自己做的科普图,真用心!)

我在中国抚宁!抗糖加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