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学者创新鼻咽癌治疗新模式:经典化疗药换种用法,鼻咽癌无瘤生存率提高10%!

 新用户10205316 2021-06-09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文朝阳 陈鋆

美国当地时间6月7日下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简称中肿)马骏教授应邀在被称为肿瘤学“奥斯卡”的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ASCO)上口头报告由他和孙颖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研究成果。

这项研究首次建立了新型的鼻咽癌治疗模式,该治疗模式不但能使鼻咽癌患者无瘤生存率提高9.6%,且毒副作用更低,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更有利于向基层推广和开展治疗。

该研究在《柳叶刀》上发表

该研究同时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是中国内陆学者独立完成的肿瘤学研究。

老药新吃法,创新维持治疗

据介绍,这项研究用到的药物——卡培他滨是一种临床使用多年的经典化疗药,在传统化疗中,是使用最大耐受剂量治疗肿瘤。

医学人员发现,如果换一种使用方式,即通过低剂量、长时间口服的“节拍式”给药,卡培他滨可长时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血药浓度,从而可在持续抗肿瘤的同时降低毒副作用,尤为适合放化疗结束后患者的维持治疗。

卡培他滨的不同用法

可将3年无瘤生存率提高近10%

受此启发,中肿于2016年牵头开展了这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共招募了406名高危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

该研究于今年顺利完成,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在根治性放化疗后使用卡培他滨节拍维持治疗一年的模式将3年无瘤生存率从75.7%提高到85.3%。同时,该模式安全性良好,与既往传统化疗约40%至80%的严重毒副作用发生率相比,该模式严重毒副作用的发生率仅为17%,患者可耐受。

值得一提的是,卡培他滨维持治疗一年的总费用不足五千元,并且为口服治疗,用药方便,患者接受程度较高,其性价比和普及性不言而喻。(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医院提供 

责编 | 王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