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是否知道 孩子成长的路上最需要什么

 凡默心理疗愈 2021-06-09

最实用的心理疗愈&最落地的身心灵平台

文:凡默(斑马)

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婚姻咨询师

塔罗师|占星探索者|能量疗愈师

1

昨日儿子放学回来,一进家门先去开音响,然后连上蓝牙,听的是笛子版的《天空之城》,声音有点大,阿姨说能不能小一点,他说嘘,就是这种感受,阿姨你安静下来听听试试。

认真陶醉的表情,让大家忍俊不禁,但都配合着安静寻找他说的感受,果然,整个空气中全是笛音的空灵声,随着音乐有点去到他处的恍惚。

那一刻,外面是炎炎夏日,却因为认真的感受音乐,屋内感觉清凉一片,心也会变的安静又喜悦。

2

1

孩子的教育五花八门,有一项是必不可少,那就是感受力的培养与感觉的重视。

儿子是南交巨蟹,生命本身会有很多敏锐的触角,有一天晚上九点多,我陪他洗漱,邻居家传来钢琴声,他突然将电动牙刷关掉,说,妈妈,你听,弹的是加勒比海盗,真好听,那一刻略带疲惫的老母亲,真的是被一个孩子这种精微的美好感受感动着。

在做幼儿园的时候,很多家长非常的焦虑,总是问我什么时间给孩子学什么兴趣班,要不要带他去看一些美术的展览,会发现大家在对孩子的感受力培养上,过多的注重形式,却忘记了要从“感觉”开始。

一个有感受力的人,一定是有一些美好的记忆的,半夜醒来妈妈身上洗发水混合着体温的香味;放学回家,闻着松枝子燃烧的香味,吃一口妈妈从蒸锅刚拿出来的青萝卜五花肉的包子,咬一口油流的满手都是,味道香的不要不要的;与爸爸去到“大城市”第一次吃砂锅,爸爸勇敢的去用手端烫的要命的锅子,端完后将热热的手捏着我的耳朵试试烫不烫; 家门口整理的绿油油的菜园,还有五颜六色的月季花,上面闪着露珠;晚上坐在清凉清凉的院子里,桅子花香中,有萤火虫飞在空中,那一刻惊喜的尖叫;每当走山路过河流,爸爸手掌又厚又有力,用力的抓着汗渍渍的小手的温暖;第一次听院子一个实习生大哥哥在夏日空荡荡的院子吹口琴,整个人呆住了,那个小女生觉得爱上了吹口琴的人,那种美好的情愫。

3

一个人如果生命中没有一些美好的记忆,单纯的学习艺术,那只是卖弄与技术。

一个人如果记不得妈妈的体温,爸爸的拥抱,月光的温柔,食物中的爱,将来去学画画、学音乐,都很难进入感动,如果不能进入感动,如吃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大餐,却味同嚼蜡。

一个人如果没有感受力,与机器人又有何异,昨日说中年世界不容易,婆娑世界苦,这就是真相,那么一个有感受力的人与没有感受力的人,在这个世界上行走,会有很多的区别的。

我们这个世界现在很“快餐”,急急的学习,急急的出成绩,急急的高考,急急的工作赚钱,急急的证明,急急的活着,其实有时候问自己,急什么,相信很多人是回答不上来的,我们太注重结果了,反而忽略了做人幸福喜悦最基本的感觉。

能够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到处都是艺术与美好,我们才有在这个苦不堪言的婆娑世界有勇气,有力量,有光有爱的走下去。

4

感受力是一个很大的财富,曾经做幼儿园的时候,在家长会上分享过一个故事,一个人因为工作不顺的事情想自杀,爬上了顶楼准备跳下去,准备跳之前,突然被天上的云卷云舒吸引了,在小的时候奶奶常常带他在田头劳作休息的时候,看蓝天白云,奶奶一会说云像狗,一会说像他昨晚尿床的地图,祖孙两个笑的咯咯的,那一刻他流泪了,突然就被那些美好的有爱的记忆唤醒了,站起来擦擦泪,回去狠狠吃了一顿美食,决定好好活着。

看,无论外境是什么,我们会因为看到美,记起爱,而认真的活下去。

从有了孩子,生活中喜欢给孩子一些仪式感,例如孩子进家门的时候打开他们最喜欢的音乐,炎炎的夏日为他们做好一杯酸奶果昔,清晨早起半小时,精心的准备细致又好看的早餐,会带他们在院子里听着鸟叫喝喝下午茶,周末的时候隆重布置花海围绕吃吃西餐,深夜熄灯后在黑暗中与孩子一起听蝈蝈的叫声,每天抱抱孩子亲吻他们的脸颊,让孩子认领自己的植物,让他们去它沟通管理照料,像对待朋友一样,无论孩子经历了什么,你的感觉如何通常是第一个关注的。

从06女儿来到生命里,开始关注儿童教育,无论是一些大师,还是一些教育的门派,说实话真的是各有方向与道理,如果放下这些技巧与方法,孩子感受力的培养与关注还是重点之重。

因为一个有感受力的人,就能够从生活的精微丰富美中获得滋养,并且生命如果可以感受到美,活的才像个人。

最靠谱的事情 就是疗愈自己的内在孩子

近期原创文章:

深夜不肯睡去的 是深深的孤独

在寻觅的路上 学会爱 学会放下

这个世界上没有乌托邦 我们在寻觅与犯错的路上与自己相遇

与妈妈深刻链接的人 才会觉得平安

如果不能与真实的自己见面 这个世间不曾来过

这个世界上没有大人 只有长残的了小孩

愿你三冬暖 愿你遇良人

我答应过你 好好爱自己

女人要学会安静的独处

还没有学会爱自己之前 不要着急进入关系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