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通货膨胀的定义

 人生好比斗地主 2021-06-09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是威胁经济健康运行的毒瘤。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曾经遭遇过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因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成为世界经济研究的重点课题。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理论,也成为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通货膨胀的内容。

通货膨胀是一种相当古老的经济现象,从历史上看,自从有了不足值的货币,通货膨胀就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而行,只是时而严重时而缓和罢了。在最近一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通货膨胀已经成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人们对通货膨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达成了一些共识,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分歧,即便是对通货膨胀的定义,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学术界也没有完全一致的认识。

在西方经济学界,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大致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用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来定义通货膨胀,例如萨缪尔森就认为通货膨胀是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涨。萨缪尔森,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1970年, 55岁的萨缪尔森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只有由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引起的物价上涨才是真正的通货膨胀。弗里德曼就认为,通货膨胀始终是一种货币现象,起因于货币量的急剧增加,超过了生产的增加,如果货币数量增加的速度,超过了能够买到的商品和劳务增加的速度,那么就会发生通货膨胀。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领军人物、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目前对通货膨胀下的定义,大多是从其表现出来的现象着手的。通货膨胀一般被定义为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明显持续上涨的现象。这个定义包含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强调考察对象为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一般不包括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价格。

其次,强调考察对象是以货币表示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也就是绝对价格,而不是商品和劳务与其他商品和劳务之间的相对价格。

第三,强调考察对象是价格总水平,也就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而不是某类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

第四,强调通货膨胀应该是价格明显的持续的上涨的现象。所谓明显的上涨,是指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必须达到一定的量的界限,才会被视为通货膨胀。如果没有能够达到这个界限的,微小的物价普遍上涨,一般不被视为通货膨胀,而持续上涨则是指通货膨胀应该是一个持续了一段时间的物价上涨的过程。物价的偶然上涨,或者是间歇性的上涨,都不应该被看作是通货膨胀只不过至于物价到底要上涨多长的时间,才能被称为通货膨胀,对此尚没有一致的结论。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流通市场的一种表现,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通货膨胀往往是货币发行过多,超过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要的结果。但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并非一定都是通货膨胀。例如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流通规模的扩大,货币需求量增加,而引起通货增加,此时就不会发生通货膨胀。不过就一 般而言,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必然反映着货币流通量的增加。没有货币流通那样急剧的增加,物价水平无论如何也不会普遍的大幅的上涨。

2、其次,货币贬值是通货膨胀的根本标志。货币贬值是由于货币发行数量过多,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通货膨胀的最终结果就是货币贬值。这里应该注意,货币贬值与币值下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币值下降是指单位货币购买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减少,货币的价值量降低。币值下降既可能是因为货币发行过多,也可能是因为劳动生产率下降,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币值下降可能导致货币贬值,也可能不会导致货币贬值。此外,通货膨胀不同于物价上涨,因为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货币供应过多之外,生产成本的上升,商品供不应求等因素,都会引起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只归因于货币供应过多导致的物价上涨。同时,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主要表现形式,但不是唯一表现形式。通货膨胀还可以通过变相的物价上涨和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等方式表现出来。

3、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是物价总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上涨。物价总水平是指各类商品和劳务价格加总在一起的加权平均数,也可以称作为一般物价水平。如果物价总水平保持不变,那么任何局部的物价上涨,或者是个别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上涨,也就仅仅是相对价格的变化,而不是通货膨胀。如果是因为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时起时落,但在一年中,平均价格水平并没有上升,那么它也不能被视为通货膨胀。

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实际上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还存在着大量的争论:

1、通货膨胀是否一定表现为物价上涨?考虑到在曾经实施计划经济的国家中,都曾经出现过隐蔽性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事实上就并不表现为物价上涨。因此有观点就认为,将通货膨胀定义为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这是不恰当的。

2、是否凡是物价总水平上涨的现象,都可以称之为通货膨胀?有观点就认为,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因素促成的,例如,价格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商品成本构成的变化,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以及人们心理预期的变化等等,都有可能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而这些因素引起的物价上涨,都不能被视为通货膨胀。只有是由于流通中货币过多所引起的物价上涨才能被称之为通货膨胀。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物价上涨现象,都能够被称之为通货膨胀的。那么与刚才的观点相反的是,很多人认为,通货膨胀强调的是物价上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因此,凡是物价总水平的上涨,都可以被视为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是否一定是货币供求失衡的结果?

现在比较普遍的观点是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流通中的货币过多所引起,因此,它自然是货币供求失衡的结果。也有人持有相反的观点,既然通货膨胀可能是由货币供给之外的因素所引起的,那么它就不一定是货币供求失衡的结果。支持通货膨胀是货币供求失衡的结果的这种观点的人,他们对刚才的解释是,不管是何种原因引起的物价上涨,最终都必须要由增加的货币供给来支撑,否则这种物价上涨就很难持续下去。所以通货膨胀归根到底都应该是货币供求失衡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