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柔雨丝】| 朱乐尧作品:幸福的生活靠哲学

 枸杞文学 2021-06-09
幸福的生活靠哲学,列子、庄子话人生。
《庄子·山木》中说:庄子在山中行走,见到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伐木者停在树旁却不去砍伐。庄子问伐木人何故而不伐该树,伐木人回答说:“无所可用。”这颗树没有什么可用的地方。庄子云:“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这棵树因为不成材而得以尽享它自然的寿命。
庄子从山中出来,寄宿在老朋友家中,朋友很高兴,命童仆杀雁(鹅)招待客人。童仆请示说:“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有一只鹅能鸣叫,有一只不能鸣叫,请问杀哪一只?主人说:“杀不能鸣者。”
第二天,庄子的学生问庄子:“昨天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材得以尽享自然寿命,今天主人的雁(鹅),因不成材而被杀。先生将在这二者之间如何立身自处?”庄子笑着回答说:“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庄子有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山中之树,成材的被伐,不成材的则可以免遭砍伐厄运而得终其天年。家中饲养的雁(鹅)正好相反,不能鸣(即不材)的,当宰,能鸣(有材)的则留下。人之一生,若能顺乎自然,随机应变,与时俱化,顺时而动,在材与不材之间做出恰当的判断和选择,就可免于材之害,也免于不材之害,从而在面临材或不材之害时得以全身而退,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显然,这是仅仅以材或不材保身所无法相比拟的。
再看《列子·黄帝篇·好鸥鸟者》讲述的一个寓言:“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鸥鸟,即海鸥也。
说的是在那遥远的海岸上,有个很喜欢海鸥的人。他每天清晨都要来到海边,和海鸥一起游玩。海鸥成群结队地飞来,有时候竟有一百多只。有一日,他的父亲对他说:“我听说海鸥都喜欢和你一起游玩,你乘机捉几只来,让我也玩玩。”
第二天,他又照旧来到海上,一心想捉海鸥,然而海鸥却都只在高空飞舞盘旋,再不肯落下来了。
唐代李商隐《樊南文集·卷八·太仓箴》云:“海翁无机,鸥故不飞”;陆龟蒙《甫里集》:“除却伴谈秋水外,野鸥何处更忘机”。宋时辛弃疾《水调歌头·和王正之右司吴江观雪见寄》:“谪仙人,鸥鸟伴,两忘机。”
“忘机”,道家语,意思是忘却计较,心无纷竞,无巧诈之心,自甘恬谈,与世无争。
“人能忘机,鸟即不疑;人机一动,鸟即远离”,劝喻人莫生机心,可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列子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得时者昌,失时者忘。又云:人不尊己,则危辱及之。
列子、庄子是古中国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想象力极为丰富,其作品多以寓言和神话传说形式写成,不仅篇幅宏大,题材广泛,汪洋恣肆,而且篇篇珠玉,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充满智慧与哲理,富于思辨和逻辑,发人深思,具有极浓的文学意味和较高的思想价值,开创了融文学寓言和生活哲理为一体的先秦散文文风,语言生动,被人称为“文学与生活的哲学,哲学的生活与文学”。
幸福的生活靠哲学,生活处处有哲学。人们的生活取向、人生态度选择,如何处世,怎样待人、处事,说到底就是个哲学问题。列子、庄子所述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中暗含的人生智慧与哲理,时至今日仍不乏重要的现实引导意义。
作者简介:朱乐尧,江西南康人,1970年12月应征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服役,1978年高考后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82年7月毕业后分配到辽宁财经学院(今东北财经大学)任教,1983年5月退出现役。
之后,一直致力于中国经济与农业及农村问题的研究与教学。自1982年起,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13种(部)。代表作有:《国民经济计划学》、《产业配置经济学导论》、《区域经济的组织与管理》、《关贸总协定概要》、《经济学通论①②》,《中国商业银行经营之道①②》、《走向明天的国有企业》、《回归农业——中国经济超越工业化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环城农业——中国城市农业发展问题研究》、《农业经营通论》等。
近年转入文化休闲类读物写作,已完成《故乡记忆——发生在赣西南一个小山村里的故事》一书写作,目前致力修订《哲学与诗,男人和女人》一书。
枸杞文学
监事:王湛华
顾问:邓九刚   詹仕华 
文字总监: 阿娜尔古丽
责任编辑:马枚素  沈曼妮
美      编:宋蔷
主编:韩阳
编委: 耿宪温  张仿治  向以权  天天  
遵旨:展示名家风采   推介文化新秀  
主办:
枸杞文学公众号
枸杞文学网站
升晋康达集团
北京华丽精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本平台由“升晋康达集团”独家赞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