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揚靈精舍|朱培爾佛教主題篆刻專辑

 昵称61560146 2021-06-09

朱 培 爾

1962年生於江蘇無錫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西泠印社理事

一級美術師、編審

著有《朱培爾作品集》《格外:朱培爾刻心經》等

图片

朱培爾佛教

主題篆刻

图片

波羅僧揭諦

图片

波羅僧揭諦(印面)

图片

佛造像(附款)

图片

佛造像(印面)

自從佛祖西來至今,佛教在中國並沒有同政治合一,這是佛教的大幸,也是與之有關的一切藝術的大幸。因為在政教合一的體制下,宗教無異將被政治異化和神化;藝術呢,當然也只能成為政治或已被政治異化和神化的宗教的工具,以便用來機械地、按照統治者而非藝術家自己的意圖來圖解教義。縱觀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歷史,我們不難窺出,它的興旺時期恰恰也是佛教藝術發展的高峰,而且這時候佛教的昌盛從根本上說也不是依靠皇帝老子的推崇和崇拜。從某種意義上講,佛教藝術的昌盛也是佛教能夠得到進一步弘揚的重要途徑之一。這是因為,傳教沒有行政的幫助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想必路只有兩條:一是佛教徒自己的以身作則,以便身體力行地再現佛的靈光;二是不斷地提高和完善其傳教的方法和手段,在充分表現佛性和自己已被佛化的自性的同時,引發接受者的共鳴。我想,輝煌的佛教藝術就是由此而產生的。

節選自朱培爾《佛教書法與我的書法篆刻創作》

图片

佛造像

图片

佛造像(印面)

图片

萬法盡在自心

图片

萬法盡在自心(印面)

图片

佛造像(附款)

图片

佛造像(印面)

禪宗的“禪”字,從字面上看原來是止觀和靜慮的意思,而止觀和靜慮的方法,實際上早在漢朝末期已隨佛教典籍傳入中國了。而禪宗直到西元6世紀初天竺僧人達摩來中國面壁打坐九年,方才創立。至於禪宗的暢興宏揚,則又是在曆慧可、僧璨、道信和弘忍等數輩之後的事了。在弘忍的弟子中,神秀謹守規模,“特奉楞伽、遞為心要”,是為禪宗之北宗。在他們的眼裏,世上的萬事萬物,包括人的本性都是不淨的,容易受到污染的,因而人們只有經過不懈的“戒”、“定”、“慧”等方面的漸修,才能逐步向“真如”的境界靠近。而另一弟子慧能則是在保持禪宗開宗以來樸素本色的同時,更強調人的本心是天生清淨、天生虛空的,並無所謂塵埃的污染,因而只要人們直指本心的話,就能夠頓悟成佛,是為禪宗之南宗。之後,禪宗作為一種宗教來說逐漸衰落,門派亦愈趨複雜繁多,但基本上都不出南、北兩宗的範疇。因此,廣義的“禪書”應該是與禪宗開宗以後包括南宗、北宗等所有宗派有關的一切書法墨蹟。

節選自朱培爾《佛教書法與我的書法篆刻創作》

图片

心無罣礙

图片

心無罣礙(印面)

图片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图片

慧能詩(印面)

图片

真實不虛

图片

真實不虛(印面)

禪宗與藝術創作和審美之間的相通之處還有幾點:一是它認為人心既為實有,又是幻相,故能夠包羅萬象,而藝術表現的目的之一亦正是反映現實;二是禪宗認為只要把心中的萬象看作幻相並超脫於一切世俗功利的話,就可以求得絕對自由的人生境界,這一點無疑又同藝術創作和審美的超功利觀相暗合;三是禪宗強調“心”和“自性”的作用,它主張“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具體地說就是運用比喻、隱語、表情、動作等手段進行試探或暗示,從而使真諦之奧妙富有神秘的機鋒,這些觀點和做法同藝術創作的原則和過程並無大的區別和不同;四是禪宗的頓悟學說同藝術創作中的靈感和直覺,極為相似。總之,禪宗的取“意”取“心”的說法,一經產生,就對中國的傳統藝術發生了特殊的、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詩詞如此,繪畫如此,書法更是如此。

節選自朱培爾《佛教書法與我的書法篆刻創作》

图片

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附款)

图片

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印面)

图片

佛造像

图片

佛造像(印面)

图片

佛造像

图片

佛造像(印面)

图片

佛造像(附款)

图片

佛造像(印面)

前年曾有人在《書法導報》上撰文說我的某某印已頗具禪意。若是真話,我當然很高興,但老實講近年來我並沒有參禪,因而也談不上悟道,只是有時創作心態及手法上多了些平常心而已。舉例說吧,如畫得最久的山水,平常很少出手,在外亦無甚名聲,但令局外人奇怪的是我對近來信筆得來的“應夢名山”系列作品,比之同階段創作的印章和書法,卻疼愛有加且極為自珍,個中的主要原因是創作心態較為平穩和此時心手相契合一,從而使得那些自己心裏和夢裏所見到想到的或浩蕩青冥深邃,或神秘詭瑰蓬勃的遠山近水、怪樹綠枝、奇石險峰諸多境界景色,在筆下得到我“自性”所認可的表現;又如書法,我是功課做得多而創作少,但平常出手的作品往往自以為能夠以暢神為終結,因而雖並不一定有常人喜歡的靜氣,卻或多或少地都具有“放在精微”的勢態和清新玄妙的逸氣。

節選自朱培爾《佛教書法與我的書法篆刻創作》

图片

佛造像

图片

佛造像(印面)

图片

一念不生心澄然

图片

一念不生心澄然(印面)

图片

問無上道,生大悲心

图片

問無上道,生大悲心(印面)

图片

佛造像(附款)

图片

佛造像(印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