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沿动态‖家校合育下的劳动育人案例

 zhanghuaguan 2021-06-10

图片

一、问题背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可见家校合育在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劳动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价值。

图片

二、案例描述

    现实生活中,我发现班里大部分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连日常生活中的扫地、拖地都需要手把手地教。想想技能加持、心灵手巧的父母辈,现在的孩子多数在学习与考试的循环中日复一日。再者,孩子们语文课本中刚好学习了《千人糕》。于是我决定在学科教学的同时植入劳动教育,既能让孩子体验劳动的乐趣,也能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图片

班主任作为学校和家庭沟通的桥梁,只有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达成教育共识,才能使学校工作和家庭教育拧成一股绳,促进孩子健康向上发展,劳动教育亦是如此。

首先跟家长们沟通,请家长朋友们意识到劳动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劳动不仅仅是大人的事情,作为孩子有义务参与其中。请家长适时放手,以导师的身份站在孩子身边,引导或帮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会分担和感恩。

图片

其次,请家长帮忙创造机会,做一次生活中的懒人,把劳动的主动权和创造权给孩子。时机正好,恰逢植树节,我们班就组织孩子们自己动手种花、种菜或者种树等。我和家长们约定好,只做一位安静的拍摄者,用心记录下孩子的劳动过程即可。    

春光和煦,第一次掌握劳动主动权的孩子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从挖土到栽种,再到扶正、浇水,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家长的镜头里,他们有的满手是土,有的满头是汗,但更多的是满眼欢喜!那一棵棵小苗多像正在努力学习长大的自己啊!我想,这就是劳动意义所在吧,有劳累、有付出、更有幸福感。    

图片

三、合育效果

经过此番家校合作,转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也让他们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与变化;而我亲爱的孩子们呢,他们是这样告诉我的:

 “我突然觉得做饭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原来妈妈这么不容易!

 “扫一次地很简单,可是每天打扫很难坚持,爸爸妈妈却能做得到,我要向他们学习。

能亲手种一棵小树苗,我感到很骄傲!

我的青菜冒出了嫩芽,我觉得当初的劳累很值得!

 “洗碗水很凉,妈妈却从来没抱怨过,我想抱抱妈妈!

……

    果然,劳动见真知!所有爱和幸福的种子都在孩子们的心里萌芽、生长!

图片

四、教育反思

没有劳动的教育是片面的教育。劳动实践能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家校合作的劳动教育,除了能让家长以身作则带领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的担当与责任感,更能让孩子在劳动中体会家长的辛苦和劳动创造的幸福感,从而学会珍惜劳动成果,懂得关爱自然,也更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图片

作者:杜丽伟首席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坊安街道南流小学刁秋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