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但人与人之间也是有差距的。 平等在于阶级,而差距在于认知。 有些人争分夺秒学习,有些人却荒唐混沌度日; 有些人认准目标前行,有些人却踟蹰不前徘徊。 不禁想起一句话: “任何不起眼的投入,乘以时间,都会变成只可感叹而不可亵玩焉的鸿沟; 任何比天大的差距,除以时间,都会沦为一滴一滴足以把青蛙煮烂的温水。”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莫名其妙的差距。 人生之所以判若云泥,就看谁能更加自律。 ![]() “每天清晨5点30起床,读书做题1小时,6点半做早饭,7点给孩子喂饭穿衣,8点出门上班; 每周至少跑步3次,读两本书,轻断食一天排毒,与朋友聚会一次; 月底做好本月总结的同时,计划好下个月的安排,把要读的书提前买好,需要复习的材料提前整理好。” 你能想象到,这是一个一边上着班,一边照顾宝宝的年轻妈妈为自己制定的计划吗?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位妈妈居然真的做到了! 在自己的坚持下,2015年,她从130斤瘦到100斤,考上了北大研究生; 2016年,跑步1000公里,读完100本书,完成了一场马拉松,考到3个与工作相关的资格证。 2017年上半年,每月跑步100+公里,每月读书5+本...... 有句话说得好: “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都是以无比的勤奋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好时光。”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能力、水平、智商……真的没有太大差别,有些人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一定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付出了苦行僧般的艰辛。 你嫌枯燥没读完的书,别人坚持读完了; 你嫌天冷没跑完的步,别人坚持跑完了; 你嫌麻烦没做完的事,别人坚持做完了。 而人生,也在这一次次放弃与坚持的对比中,渐渐有了差距。 ![]() 杨绛先生有一句名言: “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高于普通人。 不同程度的放纵,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不同程度的锻炼,必取得不同程度的成绩。”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自律程度。 自律的人,总能严格要求自己,朝着目标不断前进; 不自律的人,总能找到放弃的借口,只为贪图一时的享受。 最后,就差下了整个人生。 记得加拿大有部短片,叫《人生最后十年》。 它向我们展示了,自律与不自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最终会引领我们分别走向什么样的结局。 在人生中的最后十年—— 有人每天都穿着运动鞋去晨跑,有人却只能趿拉着拖鞋与轮椅为伴; 有人与家人共进满汉全席,有人却被疾病缠身每天吃药; 有人盛装出席孩子婚礼,有人却病入膏肓需要人管; 这就是自律与不自律之间的区别。 是坚持运动、规律作息,还是放纵沉迷,用欲望来透支自己,结局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作家格拉德威尔就说过: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只有不放弃,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 自律,是一个人最难得的品质。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一句话说: “所谓自律,就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 面对世间的纷繁浮华,做到放弃很简单,但一直坚持却很难。 分享一个故事: 两个大学生,在网上看到别人因为卖鸡蛋灌饼而买了房的新闻后,跃跃欲试,也想要大干一场。 前期调研、中期进货、后期营销,两人靠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做的是有模有样。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等着他们风生水起的时候,他们却宣布了创业失败。 理由是:太早了,起不来。 失败的人,在困难面前,首先想到的总是退缩与放弃,当离成功越来越远,又开始抱怨命运不济。 却从不想,越努力的人,才能越幸运;越自律的人,才能越成功。 所谓自省者明,自律者胜。 在人生的路上,只有一直坚持下去,不沉迷于欲望,也不止步于挫折,生活才会越过越轻松。 有句话说: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人这一辈子,学会坚持与努力,你就赢了! 点亮“在看”,愿你我始终不放弃,在自律中奔向热爱,在坚持中收获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