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正散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潇湘之子玄黄 2021-06-10

【组成用量】

车前子(包)、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木通、大黄、炙甘草各9g。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作用】

方以瞿麦、篇蓄、木通、滑石、车前子清热除湿,利水通淋为主药;配以大黄、山栀子清泻肝胆三焦膀胱湿热,以增强泻火解毒之力,甘草甘缓止痛,和中保胃。全方合用则呈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热下注,小便淋痛之病证。

本方具有抗菌、消炎,利尿显著作用。

【辨治病证】

中医临床运用以小便淋痛,舌苔黄腻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适用于治疗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急性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合并感染、急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潴留等病证。而必须症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漓不畅,尿色浑赤,甚至癃闭不通,咽干口燥,舌红苔黄,脉滑数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

1.乳糜尿(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湿。

以本方加白花蛇舌草30g为主治方。

2.急性膀胱炎(湿热壅滞型)治宜清热解毒利水。

以本方加大黄12g(后下)、芒硝10g(冲服)、乌药、青皮、陈皮各10g,石韦、茜草、白茅根各15g为主治方。

3.肾盂肾炎(湿热型)治宜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以本方加台乌药12g,木通、灯心草各6g为主治方。

若发热重者:加金银花、连翘各12g。少腹疼痛者,加白芍、川楝子各12g。尿液混浊者,加泽泻、萆薢各12g。尿血者,加白茅根30g,大、小蓟各15g。4.急性肾功能衰竭(湿热蕴结型)治宜清热利湿。

以本方去木通为主治方。

若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者,加天花粉10g,玄参15g,地骨皮12g。恶心呕吐明显者,加竹茹12g,陈皮9g。舌苔厚腻者,加苍术12g,黄柏9g。5.肾结核(下焦湿热型)治宜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以本方去山栀子,合滋肾通关丸(川黄柏、知母各7g,肉桂心3g),加桑寄生9g,怀牛膝6g为主治方。

若盗汗甚者,加生地20g,地骨皮9g。大便秘结难下者,加枳实、制大黄(后下)各8g。尿血者,加小蓟30g,藕节15g.

6.慢性肾小球肾炎(湿热相结,流注下焦型)治宜清热解毒,利尿渗湿。以本方去山栀子、大黄,加荔枝草15g,生地、白茅根各10g为主治方。若发热重者,加金银花、半枝莲。咽喉肿痛者,加玄参、蒲公英。恶心呕吐者,加竹茹、黄芩。小便色红者,加小蓟、藕节。小便不利者,加益母草、石韦。7.泌尿道感染(湿热蕴结,流注膀胱型)治宜清热化湿,通淋利尿。

以本方去木通、大黄、加金银花15g,竹叶、生薏苡仁各10g,台乌药6g为主治方。

若热重者,加大青叶、黄柏。阴伤口渴甚者,加生地、天花粉。腹胀脘满,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后下)、枳实。小便涩痛者,加冬葵子、石韦。尿血者,加侧柏叶、白茅根。尿黄混浊者,加土茯苓、萆薢。

8.尿路结石症(下焦湿热,煎熬成石型)治宜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以本方去山栀子、木通、大黄、加金钱草、海金砂(包)、冬葵子、石韦各15g,泽泻、牛膝各10g为主治方。

若发热者,加金银花、蒲公英。少腹胀痛者,加枳壳、台乌药。小便灼痛而频急者,加黄柏、木通。尿血者,加琥珀粉(另吞)、生地。

9.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湿热下注型)治宜清热利湿通淋。

以本方去滑石、大黄,加金银花、连翘各15g,黄芩、灯心草各10g为主治方。

10.淋病(下焦湿毒型)治宜清热利湿,解毒通淋。

以本方去山栀子,加忍冬藤20g,野菊花、土茯苓、败酱草各15g为主治方。

11.产后尿潴留(气滞型)治宜理气、行水、利尿。

以本方加:枳壳、槟榔、冬葵子为主治方。

12.肾积水(湿热蕴滞型)治宜清利湿热,通窍利尿。

以本方加减:半枝莲30g,萹蓄、瞿麦、虎杖、川牛膝、黄柏各15g,滑石、车前子(包)、枳壳各10g,生大黄(后下)、台乌药各6g,琥珀粉2g(分冲)为主治方。

若感染明显者,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蚤休。若痛剧,瘀象明显,舌有瘀斑瘀点者,加生蒲黄、王不留行、穿山甲。

13.血尿(下焦湿热型)治宜清利湿热,凉血活血。

以本方去萹蓄、滑石、山栀子,加小蓟30g,生薏苡仁、生地各20g,泽泻、生蒲黄、天花粉各10g,赤芍15g为主治方。

若热盛,发热甚者,加蒲公英、连翘、白花蛇舌草、黄柏。血热较甚,兼见血块者,加三七粉(冲)、侧柏叶、白茅根。脓尿加蚤休、败酱草。若尿道剧痛,加琥珀粉(冲)、海金沙。若癃闭不通者,加制乳香、穿山甲。若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后下)。

14.前列腺炎(湿热壅阻型)治宜清利湿热,利尿通淋。

以本方去木通、山栀子,加土茯苓30g,生地20g,泽泻、黄柏各10g,龙葵15g,赤芍12g为主治方。

若高热寒战,口渴引饮,烦躁不安者,加生石膏、知母、蒲公英。若疼痛剧烈者,加川楝子、制乳香、琥珀粉。若排尿困难者,加沉香、穿山甲。若血尿者,加大小蓟、白茅根。若大便干结,改用生大黄。

15.前列腺增生症(湿热下注型)治宜清利湿热,通利小便。

以本方去滑石、山栀子,加生地20g,生薏苡仁、土茯苓各15g,台乌药、黄柏、冬瓜仁各10g,琥珀粉4g(分冲)、肉桂3g为主治方。

若口苦口粘者,加柴胡、黄芩。若口干少津者,加麦冬。若腰痛,加牛膝。若尿痛,加海金沙。若血尿,加地榆。若尿脓,加蒲公英。若小便不通,加沉香、穿山甲。

16.月经间期出血(湿热挟瘀,蕴阻胞宫型)治宜清热化湿,祛瘀止血。以本方加减:败酱草30g,瞿麦、萹蓄、车前子、赤芍、川楝子、玄胡索、黄柏、薏苡仁各12g,木通3g,马齿苋20g为主治方。

【随证加减】

1.热毒盛,高热,寒战者加柴胡、金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清热解毒。

2.尿中带血者加旱莲草、白茅根、茜草、大小蓟等凉血止血。

3.尿路结石者加金钱草、海金砂、琥珀等通淋化石。

4.腹痛甚者加白芍以止痛。

5.小腹作胀者加台乌药、青皮理气。

6.日久气滞血瘀者加红花、赤芍以行气化瘀。

7.腰膝酸软、头昏无力者加怀牛膝、川续断等补肾壮腰。

8.小便混浊如米油水者加石菖蒲、萆薢以祛湿。

【化裁变通】

木通散(《医宗金鉴》)

加黄芩、赤芍组成。功效、主治与本方略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