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莓花儿开

 新用户01169G7A 2021-06-10

/溪溪

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

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

可是我不能对他表白

满怀的幸福话儿没法讲出来

2021年5月22日,湖南长沙细雨凄迷,袁隆平院士在弥留之际,家人们唱着他最喜欢的歌曲《红莓花儿开》,期盼他能睁开双眼。

袁老的嘴唇微微翕动着应和着歌声, 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安详的闭上了眼睛,离开了这个他热爱一生的世界,享年91岁。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袁老走了,但他的贡献却与世长存。他使全世界稻米的平均产量,累计提高了35.31%;累计增量达到7258万亿公斤。以2021年全世界人口为76亿计算,40年来他平均为每个人增加了955吨。

中国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已突破1500公斤大关,中国人牢牢端稳住了中国的碗,中国碗里装满了中国粮。

袁老走了,但他的大爱却感动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

据长沙警方道路实施检测数据报道,从22日中午13:00,到晚上23:00,前后累计有632万人次自发地,以不同形式,悼念袁老,累计出动交通车辆89.53万车次。

他走后仅仅一天,全世界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播发中国科学家袁隆平去世的消息、讣告,累计多达8.31亿;受众累计达到46.35亿;网络点击量更是一路飙升,多达42.35亿次;留言包括网络留言,电话留言等,累计也高达23.48亿条。

有条网友留言被顶到了微博热搜:我中午把饭乖乖吃光了。

紧跟着帖子有人又留言:以后我们一定一定乖乖吃饭,不浪费一粒粮食。

再往后的帖子是让人看着都心酸的照片,网友晒出的是自己的“光盘”,用行动悼念袁爷爷!

大家还说,袁爷爷想让我们安心吃完饭,才放心走的。

当天晚上,长沙下了整整一夜的雨。

23日,全国很多城市也都下起了雨。甚至有细心的网友发现,雨后的天空上竟然出现了穗云。那是袁爷爷在人间播种子,在天上撒甘(gān)霖(lín)啊

听众朋友,不知最近您在吃大米饭的时候,看着碗中最后的一粒米会作何感受,是否会想起耄(mào)耋(dié)之年的袁老扑在田间地头考察研究的场景?他在的时候,我们似乎习以为常,他离开了,我们才深感失去的珍贵!

袁老走了,一日三餐,饱食者当忆袁公!

袁隆平先生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而这粒种子,是他母亲在他幼年时种下的!

袁隆平先生曾经说过:家里自祖辈起,就有重视教育的好传统,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是幸运的。

他的母亲出生在扬州一个富商家庭,从小被父亲送到英国的教会学校读书,接受西方礼(lǐ)仪(yí)、文化艺术教育,讲得一口娴熟流利的英语。母亲对他的教育影响了他一辈子,在做人方面,教导他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博爱,要诚实。这位伟大的母亲,培养出了一位更加伟大的儿子!

袁隆平先生用一生践行着家风。他说:“我乐意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袁隆平和他的团队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目前,全球有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

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的名字,也属于世界的名字,他这一辈子,就做好了一件事,培育优良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从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有格局、有情怀的大师,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灵魂。

2009年的影片《袁隆平》,在影片结尾袁隆平院士亲自出演老年的自己,用英语向外国记者风趣幽默地阐释自己的两大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还说:“为各国培养优秀人才,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这是我一生的愿望……我的杂交水稻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正是为了实现这两个梦,袁隆平先生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历经半个世纪研究水稻,成为稻田的忠实守望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袁隆平先生不仅挑战自己的极限,更是挑战杂交水稻的极限。在2018年,他要发展“海水稻”!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可以在海边滩涂里长大,时日一长,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也能稻花飘香!随着品种不断改良,海水稻将走向更大范围的盐碱地,盐碱地里稻花香,稻花香里话丰年将成为现实。

袁爷爷为解决人民的温饱奉献了毕生精力,功在当代,惠泽千秋。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袁老走了,他是为了人们吃饱饭吃好饭而倒下的。今年三月份袁老在三亚杂交稻研究基地视察海水稻时不小心摔倒了股骨颈骨折,引发身体不适,最终因年老多脏器衰竭而逝世。

袁老的离去,意味着他将重任正式交接给后人,这份使命很重,后人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敬畏之心,奋勇向前,向更高更远的目标探索。

袁老生前有句名言:只要大方向是对的,不是死胡同,坚持下去,会达到光明彼岸的。

袁老也常对他的学生说:虽然电脑、书本知识很重要,但它们长不出水稻,你必须到田里去,才能种出水稻。

愿袁老的“只有下田才最快乐”的务实科研精神,传承下去,让我们的杂交水稻发展得更好,让更多的世界人民都能吃上我们的大米!

袁老走了,载着袁隆平的灵车来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绕行一周,让袁老再看一眼他最惦记的地方,那里有他曾经奋斗的岁月,曾经伴随他的一草一木,曾经朝夕相处的同事和学生!。

人悲天亦有感,当时长沙的天空突然飘起了沸的浓密雨丝!从四面八方闻讯而来的群众,列满了道路两旁!很多人的脸上挂满了泪花,悲(bēi)戚(qī)的神色,令每一个观者无不为之动容!灵车走后,人群久久不愿散去。

美联社说,这是中国人送别英雄的最高礼节,也是中国人悼念英雄的最隆重方式。这是自发的、主动的,完全发自于内心的悲痛情感!中国人们一边沉痛地齐声高呼,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边哀伤地唱着,中国诗人李叔同那首著名的歌谣《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jiāo)半零落。一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袁老走了,您太累了,也该好好休息一下了,您可以在天上像个孩子一样,骄傲的把万顷良田指给您的妈妈看,希望她能够看到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您坐在稻穗下乘凉。听我们对您讲:袁老,您种下的稻田梦,我们继续来实现,未来,一定会如您所愿!

袁老走了,让我们永远记住2021年5月22日这一天,袁隆平院士作为中国和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家,他的去世不仅仅是中国的损失,更是全世界的损失。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巨星夺目,山高水长,愿先生一路走好,我们会把碗里的饭吃光光。致敬袁老,国士无双!愿红莓花儿永远盛开在这片金灿灿的黄土大地!

感谢各位朋友的阅读,这里是溪溪陪伴,我是溪溪,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