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 Practice, Practice, Practice…All is coming. 2017年10月当我第一次接触到阿斯汤加瑜伽时,我感觉这就是我喜欢的瑜伽练习,并且从此自律练习。因为在东莞工作,那里并没有阿汤馆,所以我是在家自我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后,我觉得精力充沛,力量的增强也让我有种自我很强大的洋洋自得的心情。 但同时伴随而来的是,我的左右膝盖轮番疼痛,莲花屈膝都困难;肩膀越来越厚实僵硬;还有坐骨、腰椎时不时地出现小疼痛等等。然而这些疼痛和不适并没有影响我继续练习,我觉得这些只是练习中途的小挫折而已,我的目标是尽快拿下一序列。 带着这个想法,我参加了拉瓦老师2018年10月六天的工作坊,我计划是通过学习可以学会对于我比较难的体式,比如前后穿越、龟式等等。 结果这个学习并不是我所想象的,一开始就讲身体顺位原则和不同体式跟身体之间的关系,对于我这个在家练习的粗犷型选手来说极其困难。我抱着极大的耐心去试图理解和尝试,总是不得其法。 本来自我感觉良好,为什么要有这些原则呢?但是在老师的帮扶下完成的体式,又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舒适的奇妙的感觉。我感到十分困惑。 体式练习给身体带来初步的理疗作用 看似困难的体式也不知不觉中降临 “理疗身体&体式进步” 变成了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第二阶段 要想更好地前进,先停下来接纳现状,退一步把基础打好。 我的困惑让我思考当前的练习到底对不对,我也开始正视身体上的伤痛,我曾以为这是正常并且不可避免的。阿汤初级序列也叫理疗序列,是为了对身体做一个全方位的疗愈的,如果越练伤痛越多,不是背道而驰了吗?我要用瑜伽这个工具让自己得到改善才对呀。 我开始跟随拉瓦老师练习,尽管每周只能周六周日来上口令和基础课,我也会带着所学的运用到每天的练习中。我已经把原来尽快拿下一序列的目标抛下了,我希望先改善我僵硬的肩膀。好多体式被老师叫停,前屈直腿变曲腿,四柱要膝盖点地,上犬变成眼镜蛇……我似乎要面对一个很大的退步。 2019年我又再次参加了拉瓦老师六天工作坊,这次的学习比上次清晰了许多,吸收更多可以运用在练习上。 慢慢地,我的身体觉知比以前敏锐了,练习不那么急躁,我可以更耐心,更专注地去感知身体。我发现练习不但作用于身体,我的情绪比以前稳定了,待人也更友善热心,每天早上自律的练习让我拥有了很好的作息习惯,简单的生活让我更容易满足。 我确信了,这个练习确实是疗愈的,而且不仅作用在身体层面上。 第三阶段 在第一周讲解体式和身体关系的时候 老师的一番调整 第一次感觉到气血终于流通 从肩颈到指尖的那种温热舒畅麻胀 从小就被汗多的问题所困扰 尤其手脚长期处于被汗水浸泡的状态 多年尝试过各种治疗均无改善 在另一个给老师做讲解示范的简单体式 结束后依然回味良久 看到走在前面的引路人 35楼馆里一角 200小时课堂花絮 当我们学着去辅助别人 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和辅助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