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不上时间的脚步,但寻得见回家的路

 新用户9795VhEi 2021-06-10

致亲爱的爷爷


                         
       夜静了,回家的列车上,除了轰隆隆的火车声和卧铺车厢乘客此起彼伏地酣睡声再无其他,我躺在狭小到翻身都困难的硬卧上铺,并无睡意。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眼角悄悄淌泪连我自己都猝不及防,但我想此时触及泪腺的一定是内心深处某种无法释怀的真挚情感。火车不停地走,穿过一个个隧道,越过一道道山川,我在向我的家乡靠近,那里住着我的亲人,可是越近便越难以抗拒打心底里泛起的种种思绪。


       时光从来不肯因为任何人任何事而稍作休息,命运也时时考验着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人。今天我不谈理想不说闲事,只想写写我的爷爷,算是弥补小学时候人物作文没写过爷爷的空缺吧。


      我的爷爷,有着一米七开外的身高,在年过七旬的老人里总是略显魁梧的那一个,自打我记事起他就格外的瘦,骨瘦嶙峋的身板穿着的衣服看起来总是像大了好几个码,额头脸颊布满了的沟沟壑壑似得皱纹是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的最深刻的痕迹,他的背脊已经有些微微的驼,一年四季都戴着一顶白布帽子,那顶不知道带了多少年的帽子帽檐卷曲,看上去很旧了。有着一双劳作了一辈子血管凸起满是老茧的手,眼睛不那么有神但一定深邃,仿佛随时都洞察着在他眼里日渐变化的世道。


       我的爷爷,从小到大的记忆里他一直都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不会对着你笑也不会拉着你的手亲昵的疼爱他为数不多的三个孙子(姐姐、弟弟和我)。但他对我们从来不打骂,所有的关心总是默默的通过奶奶来传达。比如有什么好东西,总是舍不得吃,从来都不忘记安顿奶奶一句:“给孩子们留点……”,其实爱不必复杂,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就足够表达。


     我的爷爷,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的荒乱年代,不曾读过一天书。但是我们姐弟三人从小听他讲的都是孔子的名言圣道、古时的善人善事、“鸡兔四十八,有腿一百条,问几只鸡几只兔”的数学题几乎陪伴着我的童年。后来我们大些了懂事了就讲为人处事、讲国家、讲世道。他引经据典的时候我常常佩服一位只字不识的老人竟有这么多的经伦讲述给我们。


     我的爷爷,十五岁丧父,他的母亲也就是我的曾祖母后来也在某个爷爷下地干活的午后丢下爷爷和小他几岁的妹妹,偷偷远走改嫁了。爷爷还有一个姐姐当时已经出嫁,一个失去父亲不久又被母亲抛弃的少年倒在家门口的磨盘上哭的昏天暗地,我把这种感觉形容成心如刀割不为过吧!听奶奶说这些往事的时候,多少次我都偷偷抹泪,不能自已。想必自那一场撕心裂肺的恸哭后便哭走了爷爷所有的伤痛吧。爷爷是独子,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子汉他从此扛下了所有的担子。21岁的时候顺利迎娶了六七岁时就被姥外爷随口答应而安排好亲事的奶奶。人生总算开始走向圆满了,起码至今我仍然觉得爷爷能娶到奶奶过这一辈子真的是人生难有的一大幸事。奶奶的善良、慈爱、还有在我看来的伟大和我永远也无法报答的对我们的爱,种种都是只言片语没办法说清楚的,以后我会再单独写我的奶奶。爷爷奶奶勤勤恳恳平平凡凡一辈子,如今都已耄耋之年,但我还想他们再陪我们久一点,我还无法接受他们任何谁的离开。


      我的爷爷,地地道道的陕北老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也实实足足的过了一辈子。印象里家里的那头大黄牛总是陪着爷爷朝去暮归,我记事以来的十几年里,黄牛已经更更替替不知道多少代了,而爷爷却依旧是那个把土地当作生命的老农民。我长大一点的时候村里大都用机器犁地了,老黄牛要慢哼哼耕上一天甚至更久的地,用“拖拉机刨犁”只需要一两个小时,但爷爷始终用传统的方式没变过,效率低但总觉得踏实。但我现在才想明白他考虑更多的也许是用机器犁一亩地便要花上几十元的工费,这对他来说不如省下来在下一个集市上买几斤轻易吃不到的苹果回来给我们吃来的划算。今年入冬,电话里听妈妈说爷爷的牛卖了,我先是松了一口气说:“爷爷总算不那么执意种地干活了”,挂了电话我思索良久,喂了几十年一代代换下来的牛卖掉了,我不是伤感家里的一头牛突然没了,而是爷爷真的老了,到了连他自己都不再不顾儿女反对而执意种地的年纪了。岁月蹉跎啊,我们没有一刻在停止长大,它又怎能不催人老!这也许就是时间带给我们最残忍的事情吧,我们长大,亲人便要老去。


      我的爷爷,信佛。有记忆伊始,他就吃素不吃荤。每次家里做点好吃的都只能分开吃,我们吃“好的”,再另外做点清淡的素食给他。开始的几年奶奶还分开做两个人的饭,再到后来也没那么多的功夫了,也因此她常常担心自己做的饭没味道,怕我们三个不爱吃。常常因为这个原因责怪爷爷,爷爷也不做声,只默默地吃饭,我总打圆场说“好吃着呢”,然后埋头豪吃一大碗,因为在老人眼里只有你吃饭的多少才能表达对饭的满意程度,你吃的越多,他们越高兴。前些年不懂事不想吃的时候总是“毫不留情”的拒绝,后来长大了离家在外念书的日子居多,每次回家只要爷爷奶奶让吃的我一律吃的香喷喷。爷爷的前半辈子是我们家里、或者说我们村里、甚至整个中国农村最艰难的年代,家家没有好光景,吃糠咽菜过了半辈子。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天天饿着肚子上工挣工分,老老实实几十年生活照样没起色。爷爷奶奶先后孕育了八个孩子,活下来的只有六个,两个叔父都在很小的时候因为没有条件就医而先后夭折,剩下五个姑姑还有我的父亲。一家人就靠着爷爷奶奶和大姑挣的工分在农业合作社时期分的那一点点可怜的口粮过日子,对他们来说吃一顿饱饭应该是最奢侈的事情了。奶奶常讲父亲小时候爬在灶台上哭着说他不想吃“和菜水水”直到饿着肚子哭着睡着,日子艰苦到揭不开锅,这是爷爷的前半辈子。一年到头可能都吃不到一顿足足的有油水的饭菜,更不要说一顿香喷喷的猪羊肉了。而后半辈子,八十年代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等改革的春风吹到我们那样的农村时已经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事了,也就是那几年,父亲十几岁时,奶奶嘴里讲的“黄主任”才来到我们村里解放了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田到户,在几乎不可能实现的黄土盐碱地上推行种水稻种植,日子才一天天好起来。终于到了可以吃自家种的大米,更可以用大米换白面吃的年头,爷爷信佛了。不再是只有过年才能吃顿肉的光景了,但因为信仰,他忌口了。我总说他苦,怎么一辈子都不知道享一天福呢。后来转念想想,可能信仰高于一切,起码在物欲横流的年代他的精神世界不曾匮乏。前不久爷爷得病了,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爷爷身体太缺乏营养了,长期不吃肉身体没有必须的脂肪不行,这时父亲打断说:“忌了几十年口,八十岁了也不能因此打破……”。你可能觉得思想真守旧,但我赞同。


      一生何其漫长,一辈子却太短。我回忆在这个深夜里、流泪在这个深夜里、深思在这个深夜里、也祈愿在这个深夜里。不求命运如何宽容慷慨的待我和我的亲人,只愿生命能完整来便完整去,我还没做好准备失去他们,所以请再给我们时间,太多的恩情和报答等不到来生再还。


       我常说,爱是一场轮回的辜负,谁说不是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几年前说给父亲的这句话我记得父亲也曾多次斟酌过,多么痛的领悟呀!从电话里得知爷爷被确诊得病的那晚,我哭爷爷的苦,笑命运的不公,你们看就这样一位平凡普通的老人,命运你何苦在此时与我们开这样的玩笑呢?人的一生,恐怕最难掌握的便是生死,我深知谁都逃不过这一天,但是老天啊,你换一种我们好接受些的方式啊!那一刻我突然就怀疑命运,到底是不是有好人一生平安这么一说呢!


      火车冲破黑暗正驶向家的方向,我想再无其他事比早到家更重要了,爷爷奶奶还等着我们回去,他们一定准备好在他们看来最好的东西等着我们回去吃,这种爱的厚重,不是一个鸡蛋也不是一包方便面,这是他们的爱,全世界最真挚最无私的爱啊,你可能不能理解,但这些在我心里确实好过山珍海味。这么简单的道理,能早早领悟的人又有几个?我们总是后知后觉,等到明白的时候很多事情都已经来不及改变。


      爷爷奶奶,我们回来啦。还想再好好陪你们走一程,你们最爱的孙子孙女还小,还需要你们陪着走更远更久的路。一定安好,爱还未足。


2016116日凌晨,回家的火车上,孙女楠楠记。

                           
(后记:去年寒假回家的火车上写的,思思虑虑很久还是决定发表出来,而不是继续存放在自己的手机备忘录里。人终有老去的一天,但可能在你看来微不足道的一个电话、一句问候却能让老人高兴上好几天,所以趁着他们还在,多些关怀多些陪伴,不要等到来不及的时候再追悔莫及。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家人、朋友或者陌生的你多少都能有感受,懂得去爱也懂得回报爱。添加笔者WX号相互学习交流:LNYY26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