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狐狸拆书 | 我发现了四大职场箴言,读小马宋《朋友圈的尖子生》有感

 狐狸拆解 2021-06-10

最近有点书荒,不是没书读,而是手头的书看不进去,但又很想读读新书。这种矛盾的心理,大概就是渣男的心理吧。

于是很巧的,渣男的朋友……呸,不是,是狐狸的朋友蓝风毫无征兆的送了一本小马宋以前的书《朋友圈的尖子生》给我,开卷有益,就还挺对味的。

从2007年上了大学到后来毕业进入职场,十几年来我都过得顺风顺水,就是职场挺顺利,一路坐着缆车上山,看到不少风景,学了不少东西,虽然也没取得什么成绩,但是跟上车前一无所有还时常自卑相比,算是自信了很多,也坚信自己未来应该不会缺钱。

然后突然某一天,缆车进入到一个陡峭的路段,我的缆车突然出了故障,面前这段陡峭的路我得自己爬,而同行的伙伴们缆车倒没啥问题,于是纷纷超过了我。这个时候,其实我是有些焦虑的,我伸直了脖子张望,很快看不清伙伴们的位置。这就像是小时候咱们在学校里跑步,都是操场,即便第一名跑很快,你大抵能看得清他在什么位置。但是当竞赛环境从学校变成城市越野赛(mini马拉松),我们就很难知道第一名跑到什么位置了。甚至有时,你发现前面没有领路员,后面也看不到其他队员。此时你多半跟我一样有些懵圈。我跑错路了?还是?

每个人的生活里都需要一些参照坐标。以前我们总盯着发小、同学、同事。即便家长不说别人家的孩子,我们自己的余光里,似乎也一直都有一个竞争者。既是陪伴和参照,也是竞速目标。

但是进入生活的某一个阶段,你会发现,这个目标逐渐消失了。于是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查查地图,问问路人,想想自己,确认自己还在跑道上。但大家的目的地不尽相同。

所以当有些困惑的狐狸正在原地发懵,手里突然多了本书,总算旅途多了些调剂味道。

我以前看的营销领域或经管领域的书,很多都偏工具书,内容都很干,所以我看书速度,一直都挺慢的。第一遍看书很慢要圈圈点点,第二遍快很多,要顺着圈圈点点再结合书籍目录,配合自己读书的心得和灵感,将这本书还原成思维导图,至此这本书算是阶段性的读完。

到了《朋友圈的尖子生》这里,读起来就很快,本身是人物故事,小马宋老师文笔又好,所以读起来很快也不累,两天左右就全看完了。一共十三位当代不同领域的KOL,小马宋站在第三方视角对人物身上的闪光点进行了相对系统的剖析。从成长环境,到思考方式,再到取得的成绩和对年轻人的建议等角度进行采访和总结。

分别是“奇妙少女”杨超、“最懂品牌的投资人”李倩、“少年股神”马文亚、“广院网红”马佳佳、“营销圈大V”李叫兽、“得到CEO”脱不花、“美团顾问”马占凯、“星空摄影师”叶梓颐、“乐纯酸奶创始人”刘丹尼、“暴风创始人”冯鑫、剽悍一只猫、亚洲吃面公司创始人痞子和魅族前高级副总裁李楠。

这里不详细说每个人的成就和取得成绩或经历人生低谷的完整故事,这些你都可以自己从书中看到,内容详实,细节丰富,看得过瘾。

下面分享一下我个人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一些信息和启发:

1,快速入门,读书真的有用

以营销行业为例,读书过程虽然有点慢,但是无疑读书可以的帮助我们建立对于一个行业一件事物的系统性框架。这一点上我深有体会。

以营销领域来说,读书前甚至在读书数量不够时,我的感觉就像是盲人摸象,对营销整体完全没概念。当别人谈及营销,我的着眼点往往只局限在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范围内。所以我跟别人说,营销是什么,一会儿说是象腿是圆柱形,一会儿说是象鼻子是软的长管子……

直到读了多年书,加上工作了很多年,有了些实践的经验后,所有的知识体系才逐渐清晰,先有量的积累,才有质变的可能。当我有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后面读的所有书,就会很快被我归纳到结构中某个具体位置,读书从来未必需要所有知识都记得住,但是一旦有需要我们能够快速调用,这就是知识框架带来的好处。

其中在书里,小马宋就分别举了李倩、李叫兽和马文亚的故事来说明这个观点。李倩最初从腾讯网新闻部门离开后转行做投资人,但对营销不能说是非常精通,但通过大量的读书和约见顶级创业者,获得了大量的知识、讯息,这些讯息加以吸收、转化,就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投资圈里最懂品牌的投资人”标签。

而李叫兽也是如此,叫兽读书相比普通人一目十行其实慢很多,但也细很多。简单说这个方法叫做“举一反三”,就是遇到一个知识点时,叫兽会将整个知识点应用到现实中,寻找现实里能够例证这项知识点的案例来对知识点进行解读和扩充。这就让叫兽在读书时,可以获得更加可感知的丰富案例积累。这也是为啥叫兽虽然工作经验有限,但是写文章时,提出的观点充满洞见的原因之一。

2,比读书更快的,是跟圈里顶级人物深度交流

记得读《原则》时,瑞·达利欧大叔说过这样一个观点。在桥水,他们奉行一个原则。就是面对某个具体问题时,大家都可以对这件事发表意见。但是有些人因为在这个领域取得过不俗的成就,所以他的意见会获得“加权分值”。取得越多成绩的人,针对其所属领域内的观点,加权的分值会越大。

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个问题,寻找所能触及到的业内的顶尖伙伴交流,往往能够获得非常有价值的启发和帮助。

书中也有不少通过交流这件事获得快速思维跃迁的案例。比如28岁“弃师从文”的剽悍一只猫,也是其中之一。是说猫哥在做了多年英语老师后,决定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儿。于是专门研究写作和演讲,专门找大咖交流或采访,终于成为了近百万粉丝的大V。而交流的过程,也不断的提高了猫对于事物的认知层次。帮他找到了赖以谋生的新职业道路。

3,比读书、交流、写作输出更有价值的,是看待人生的尺度

这本书给了我很强的正能量感,但文字本身又不是励志向的成功学无脑热血感。原因就在于,写这本书时,作者小马宋已经年纪不轻,有了诸多成绩,采访过程更像是一位有了自己独立世界观价值观的大哥,对身边朋友们的一些观察,风格朴素,又有些时代变迁感。

每个人的经历我们是无法复制的,这本书里有不少让人羡慕的传奇人物,也有不少邻家兄弟和姑娘的成长经历。我们很难复制家境,也很难复制自己培养下一代在小学时就对钱和炒股产生兴趣,更难复制每个人的机遇和时代的机会。

但是不得不承认是,每个人有风光一面的同时,也都在某个阶段面对过生活的重击。乘舟破浪,有艳阳高照,就有狂风怒啸。但在风暴下,如果你凭着运气和驾驶技巧,熬过了风浪,似乎这些经验就能让人敢于面对更大的风暴。

对于我们这些跨过三十门槛,马上面临互联网三十五岁诅咒的人来说,拉长尺度来看待整个人生,似乎也是一项必修课。这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小时候,我们的父母辈一不小心就在某个行业干了一辈子。然后当我们这一代开始在职场低头赶路以为努力就有收益的时候,某天抬起头,就惊讶的发现,互联网的康庄大道边,早早插着一个不起眼的提示标:35岁禁止通行。下面还有行小字:女性怀孕后立刻辞退。

我们:???

劳资上路前没人说这是条断头路啊。当然了,劳资上路时,前面的人也还没到断头年龄。

害,说多了。与其站在标志牌下怨天尤人,不妨仔细想想,还有哪些路可以走。不是看见此路不通就不去抗争,而是放在更大的尺度来看,可能这条路即便修通了,也不一定是我们想走的路。

我们自己想走条什么路?这一点,我们总得找个时间问问自己。其实来时路就是去时路。我们怎么走到今天,就一样可以怎么走到明天,但重新上路,确实需要些心理建设。

4,第四点说说这本书本身,其实成书模式和内核也是可以复制的

《朋友圈的尖子生》这本书的成书模式,往浅了说,就是小马宋老师对身边有故事值得说的朋友进行了一圈采访,并按照自身讲故事的方法将采访内容进行了重新编辑。甚至其中有些内容,都是受访者本身自己的文章或演讲截取。当然成书质量,从读者的角度说,还是很高的。那么这个模式,如果我们也来尝试,是不是几乎完全可以套用?

即便不一定能写出一本畅销书,但是能够跟朋友圈里所能接触到的高价值人群做一轮深度交流,相信你也可以获得不少启发。

这个模式往深了说,让我想起杰克·特劳特和艾·里斯合著的一本书叫做《人生定位》,书里的观点简单说,就是假若人生是一场赛马,我们每个人都要找到可以让自己跑得更快的马。大部分人都是自己既是骑手,又是马。这样效率就十分有限。

但是有些人的马,是家族,是同事,是朋友,是一件产品,一家公司或机构。让系统成为马,代替自己做马,就有可能跑的更快。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发展中,搭上跑的更快的马车。那么现在你所在的马车,是你想要去的方向吗?它足够快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