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乐斋杂集】历代有名情爱典故系列之十四:叫活真真

 金色年华554 2021-06-10

康乐斋杂集    历代有名情爱典故系列之十四:叫活真真

【简介】本典出自唐·杜荀鹤《松窗杂记》。相传:唐进士赵颜一次在一画工处得一画有一美女的软障图,此图上之美女之美貌为世间所绝有。赵颜因而日夜思想这位画中美女。画工对他说:“图上所画的美女是南岳仙女真真。”并说“你对着这副图画呼喊真真的名字百日不间断,图上的真真就能变成活人从画中出来和你结婚。”赵颜便按照他说的办,画工所说果然真的成了现实,真真和他成婚二年并生有一子。后来赵颜听信旁人之言,心生疑虑,真真又恢复了原形回到图画中去了,赵颜见其图,但见在原图上多出了一个小孩图。

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典故在诗文中广泛运用,常以“真真”这一美貌的仙女为美貌女子的泛指,亦指画图中的美女,常以“看图画叫真真”、“叫真真”、“唤真真”、“呼真真”、“唤起真真”、“真真故事”等用典形式来表示单相思或男子对一情人空想的典实,也用来比喻不切实际的空想或根本无法实现的幻想,但多用在爱情之事上,亦用写男子目睹已亡故的恋人的画像而引起的无限悲哀之情,也用来以为状写画像(指美女图)的典实,而以“真真唤去”这一用典表示美女之死。

【出典】《松窗杂记》:“唐进士赵颜,于画工处得一软障图,一妇人甚丽①。颜谓画工曰:'世无其人也,如可令生,余愿纳为妻。’②画工曰:'余神画也,此亦有名,曰真真,呼其名百日,不夜不歇,即必应,则以百家彩灰酒灌之必活。’③颜如其言,遂呼这百日,昼夜不止,乃应曰:'诺’。急以百家彩灰酒灌之,遂呼之活,下步言笑饮食如常,曰:'谢君召妾,妾愿事箕帚。’④终岁生一儿。⑤年二岁,友人曰:'此妖也,必与君为患,余有神剑可斩之。’⑥其夕遗颜剑。⑦剑才及颜室,真真曰:'妾南岳仙也,无何为人画妾之形,君又呼妾之名,既不夺君愿⑧。君今疑妾,妾不可住。’言讫,携其子即上软障,呕出先所饮百家酒⑨。睹其障,唯添一孩子,仍是旧画焉。”

注:

①进士:唐代科举中取士科目,凡应举者谓之举进士,举人试毕放榜合格者曰成进士,凡试于礼部皆谓之进士,如此十人可以进授爵禄。画工:画画的人,即指画家。障:屏障。甚丽:非常美丽。

②余:我。

③神画:神仙画,即言此画中的美女是位神女。不夜不歇:不到晚上不停止。歇,停止。如其言:按照他说的办。呼:叫喊,呼叫。

④如常:和常人一样。妾:我,女子用作自谦之词。箕帚:女子称自己愿做人妻妾的自谦之词。

⑤终岁:满一年。

⑥年二岁:指小孩年满二岁。

⑦遗:交给。

⑧南岳:即今湖南境内的衡山。不夺君愿:不违背你的意愿。

⑨言讫:说完。讫:结束,终了。

附录:

康按: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也有一“画屏人踏歌”的故事,与此故事颇相类。现附于此以备览:

  相传有一士子醉卧中见壁上悬挂的美女图中的美女们从图画中走了下来到他的床边唱歌跳舞,士子见状大惊,吼了一声,美女们吓得一一地回到了原图上。

现将原文录于此:

《西阳杂俎·诺皋记》:“元和①初,有一士人失姓字,因醉卧庁中。及醒,见古屏②上妇人等悉③于床前踏歌④,歌曰:'长安⑤女儿踏春⑥阳,无处春阳不断肠。舞袖弓腰⑦浑忘却,蛾眉空带九秋霜。’其中双鬟者问曰:'如何是弓腰?’歌者笑曰:'汝不见我作弓腰乎?’乃反首⑧髻及地,腰势如规焉⑨。士人惊惧叱之,忽然上屏。”

注:

①元和:唐宪宗的年号。

②屏:屏障。

③悉:全部。

④踏歌:众人连手唱歌时用脚踏地打节拍。踏歌,为唐时所崇尚之事。《旧唐书·睿宗记》:“上元夜,上皇御安福门观灯,出内人连袂踏歌,纵百僚观之。”又《宣和书谱》:“南方风俗,中秋夜妇人相持踏歌,婆婆月影中,最为盛集。”

⑤长安:唐朝都址所在,即今陕西西安市。

⑥踏春:春日郊游。

⑦弓腰:即两足立地头向后仰弯以致身躯如圆弓形状。

⑧反首:头向后仰弯。

⑨髻:发髻,女子插头发所用。及地:接触到地面。规:圆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