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说儒释道三家是一家,这话成立吗?

 逍遥302 2021-06-10
图片

作者:贺鸿铭

图片

学习中华文化的朋友都知道,中国文化百家争鸣,最后能成为主流的就只有两家:儒家与道家。两汉之际,佛家文化借着魏晋玄学这股东风,传入中国(道家的玄理与佛家的空理很相似)。形成了中国三家文化鼎立的态式。影响着两千多年的中国。

三家文化骨子里都含摄着真善美三德,都是通向真理的文化,近代越来越多的学者、文化爱好者都在提倡一句话:“儒释道”是一家,甚至有很多人说三家都在劝人向善而已,这句话成立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三家文化的立论点在哪里?

图片

佛家,主要提倡“真”,例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空妙有、真理、真相等等,这些词语都是来自于佛家,从世界的本质一切皆(真)空的角度来立论。

儒家,主要提倡“善”,例如:铁肩担道义、仁以为己任、吾善养浩然正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等,这些词语都是来自于儒家,一切从牺牲自己成就他人的角度,从“善”的角度来立论。

道家,主要提倡“美”,例如:舞蹈、音乐、文学、服饰凡是跟美有关系的,很多都来自于道家,她讲求洒脱、自然、无为等,她的精神境界就是美,以美为核心去立论。

三家之间的文化,不是说她讲“真'就不言”善“,佛家的五戒十善照样在讲善、不是说讲”善“就不言”美“,儒家的大美神圣,佛家的庄严,这都是在讲美、也不是说讲“美”就不言“真”,道家讲修行的目的就在于成“真人”,就是在讲真。

那为什么还说他们之间的立论点不同呢?因为偏重点是不同的,三家文化真善美都有互含,但是各自有所偏重,在偏重中又有不同的性格色彩,不同的性格色彩导致了适用不同的需求。

图片

佛道两家以出世为归,佛家讲求成佛、道家追求成仙,大山名川僧道多,为什么佛道喜欢往山里钻?文化基因导致的。

儒家以入世为归,讲求一切境界、修行都在人伦日常中完成,在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中,在洒扫应对中完成。通过在对家庭、社会的付出中,实现超越自我,越来越实现无我,而彰显德性,进入真理,成为圣贤。所以儒家追求真理是不离世俗的。

而佛家的修行又更加注重在心性见地上,例如:禅宗讲不假次地见性成佛、释迦佛说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德相,通过禅修、念佛、行禅、禅定、瑜伽、乃至行住坐卧中觉知,来看破这个娑婆世界的虚幻性,而进入真理。都是注重于心性上下功夫。

而道家的丹道周天、养生功法,讲求长生久世,做不老神仙,很多都是从身体入手,再进入心性修行。当然道家也有:“只修命不修性,此乃道家第一病。只修命不修性,万劫阴灵难入圣”的说法,但整体而言,更多的还是从身体入手,再进入心性修行的。

所以看似相同一样的文化,实则是有很大的性格差异的,这就是庄子所说的:道术将为天下裂。虽然结果都是通向无形无相的大道,都是到山顶,但是实质上山的路是不一样的。而且站在世俗的角度来看,儒释道的追求也有很大的差异。

图片

中国如果只有佛道两家,没有儒家,就很难有家国天下的概念,没有家国天下的思想,哪里还有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归属感呢。如果只有儒家,没有佛道两家,我们就很难升起超越世俗的思维,很多世间的痛苦就没办法得到化解。

所以我们在学习文化的时候,不能只看看表面,要真正明白背后的真相。如果大家学习儒释道,都说儒释道是一家,都是一样的,乃至说都是劝人向善的,这样就极其容易思维混乱。特别对入门者而言,在学习文化的同时,也要以开阔的胸怀去学习,不要有任何的门派之见。要明白他们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在提升我们的思想与精神。只要有门派之见就给我们带来了思想上的偏颇,有偏颇就不是真理的全貌。

儒释道是一家,站在终极追求上是一样的,都是在追求真理。如果按照这个角度来看,全球的优秀文化:基督、穆斯林、天主教、印度教、瑜伽、包括中国的儒释道那都是一家,如果按照路径上的差别,按照性格上的巨大差异而言,儒释道那就不是一家那么简单了。所以我们要辩证的来看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