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沛,1964年生,湖南祁东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全委,湖南省诗歌学会名誉副会长。1985年开始写作,同年在《诗刊》头条发表处女作。已出版诗集《天空的补丁》、文集《闲人颂》等四部。作品获多种文学奖,入选《诗刊50周年诗选》《诗刊60周年诗选》等几十种选本。短诗《手握一滴水》,系2012年四川省高考作文题。
绝句的废墟(组诗) 文/聂 沛 
在 腾 格 里
在腾格里仰望夜空:沙子和星星 遥相呼应,中间只隔着一个你 寻求一种表达,灵魂出窍 诗歌深沉的乡愁,像虚无的慰藉 不可触动的顽石、忏悔的执念 此刻,语境如此不可名状 抛开一切经验的忧虑与修辞学吧 放松的孤独,让我们彻底自由 如同彗星拖着精神的尾光 无所谓春花秋月,四季从不更替 无所谓出发和抵达,落魄的人 坐在神的位置,高于命运 绝 句 的 废 墟 路过唐诗的遗迹,绝句的废墟 阴郁、狂野,又色彩斑斓,那种 世代的壮游仍穿越于斜阳之下 石头内部的彷徨被猎猎秋风 扯出的旗帜,好像仍在高高飘扬 历史曾经丰满,现实如此骨感 诗的形式和匠心还在,流沙 更为光彩照人,一如金色的自由 考古专注于精神零散的骸骨 腐朽情调,痛苦纠缠欢畅的谜 在长城的土丘聊天、喝酒或思考 论明月,兼论虚无,一些碎语 无法还原成精妙绝伦的四句 我们的陈述和抒情里尽是语病 谁能告诉我:什么是绝句的生活? 
感 伤 的 旅 行 从祁东到阿克苏,喝了半个月酒 对异乡人的放纵,让我用诗歌 醉倒了一棵胡杨。友人提醒说 这棵树至少活了三百年,还可以 活上三百年,就像一尊卧佛 他并不信仰任何宗教,自称是 自然最忠实的子民和阐释者 一路散步偶得,谈不上高阔的见闻 不过是词语之爱,信仰的虚无 并不能代替你对真理的认知 如果无法从自我中逃离出来 这个世界的喧嚣与孤独就会永不停歇 像石头和沙子,无须辩识奥义 无限的追问,直抵终极的怀疑 对此我无话可说,除了继续喝酒 还能干些什么?只能愧对大地的辽阔 帕 米 尔 河 谷 自古以来,人们散居在巨大的孤寂里 思想见证的只是美丽月亮般的静谧 任何回响都会消失在荒凉的群峰间 独有晨曦泄露的一抹粉色给人以安慰 偶尔一见的羊群像上帝扔出的骰子 在遍布疤痕的草坡暗示世界的意义 牧人就着廉价伊力酒咀嚼坚硬的馕饼 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尊严。暗处事物 不断呈现出雪的秘密,已蒙上尘垢 河床裸露的石头,无言的辩词充斥着 被否定的沉默。气若游丝的小溪流 依稀能让眷念者记起塔吉克的琴声 低地的矮灌木和野菊花,荡漾的暮色 不断加深我对高山雪莲危险的想象 那种灵魂的花朵在苦寒之地修炼得 越是晶莹剔透,越是担心它死于遗忘 
在 昂 赛 青藏高原的丹霞秘境 清一色的红石头,清一色的红 白雪映衬下独自壮丽 我想到时间,裸露在冷峻的荒野 无羁的存在,对天空的触摸 止于蓝。根子仍深深扎入尘世的神经 不提亿万斯年,只说此在 一种痛相对寂寥的空山 就像笔端暗暗发力,白纸却不著一字 我爱冈仁波齐 每当我眺望冈仁波齐 都忍不住要伸手去摸一把 我一直把山看成是大地的胸 胸脯有多大,胸怀就有多大! 远离大山,我感到孤单 我想爱 但爱像一场迟迟未下的雪,越盼越冷 孤单像冬天凉了的浴缸,越泡越凉 冈仁波齐的雪啊,睡不醒的温暖 而我的失眠一如太阳 照耀大地生长 我的黑暗让万物,变得饱满茁壮 林 芝 的 桃 林 南迦巴瓦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冰川。巴松错。茂密葱郁的森林 我想还有一个不大恰当的词:江南 这是由于林芝的桃林烂漫成病 相思,怀旧。离家已有万里之遥 那一簇簇桃红仿佛喜马拉雅山的 铁骨柔情,雄伟沉着之气中透着 一张宣纸上耽美难言的诗情画意 强巴、米尼、拉如村,一个个地名 恍若藏语中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作为一位匆匆过客,我没有资格 赞美这里的一切。然而桃花除外 一如旧日红颜,我曾经拥有她的爱 漂泊天之涯,高原的月光如刀 千回百转的内心总有绕指柔的痛 已被春天收容。疗伤的落英缤纷 相忘于江湖,又在异乡的山水间 久别重逢。岂能不感谢命运的眷顾? 转 山 环绕一座雪山顺时针旋转 像时钟那样永无尽头 转上十天半月,在无人区 会有人死!据说那是一种神谕的幸福 我的朋友黑子想死在某个荒凉的垭口 掏出内心的积雪沿途堆在山上 可他走错了方向 一转再转,转回了故乡 第二年,他又去转山 这回带上了柔软的乡愁 老婆的叮咛和女儿的笑容 相信神会满意:活着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老 同 学 三十年后同学聚会,摸着幸福的肚腩 装满时光的垃圾:脸红的宿命论 一同追忆集体宿舍里的午夜卧谈会 梨子女的背影,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夏天的裙子与风,到底有何关系? 墨镜。纸条。研究诗歌多余的比喻 所有的把戏都被醉酒的眼泪揭穿 有人去了塔什库尔干,中国最西部的 县城 

推介当下最活跃、最具特色的一线诗人,力塑当代诗人群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