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虫子,本名岳峰,独立诗人,祖籍山西,现居江苏。习诗多年, 在《人民日报》《诗刊》《解放军文艺》《雨花》《萌芽》《星星》《诗林》《长江诗刊》等纸媒及《中国诗歌网》《当代汉诗》《甲鼎文化》《新诗刊》《一线作家》《太湖诗刊》《中国当代诗歌选本》等网媒上发表了数百首诗歌。有作品入选《中国实力诗人诗选》《中国乡土诗年选》《2017诗歌精品选集》《中国诗歌2017实力选本网络卷》《中国当代乡土作家作品选》《中国太湖风鼋渚春涛诗歌大赛精品集》等多种文本。 诗观:诗是心灵自然的流动,是情感真实的记录。 富春江畔(组诗) 作者 老虫子 龙门古镇 题记:此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故里 龙旗垂目,秋溪裸露 蛇巷悠深,盘不完千载的吴风迷韵 宗祠的牛腿呻吟,壁上的余荫微喘 怎不见齐天大圣的金身名录 思源堂的阵阵酒气吹进了工部的圣旨吆喝 砚池夜月已磨不出鼎足的刀光剑影 义门流芳仅剩下几组生涩断裂的蒙太奇 倒是丰受堂的块块泥墨清幽 唐生记姜糖的一丝辛辣 孙权家菜馆的土香土味 将龙门校场和问鼎亭的灵威,生生撬动 再次转身回望跃龙桥下的剡溪 细品明前园大戏台上的锣鼓喧鸣,旌旗飘舞 芦茨村 题记:这是一个民风纯朴,民俗淳厚的山中古村落 循一条江,穿一座山,又钻出一洞 十里清溪,匍匐在小村的怀中 我就像一枚秋叶,寻找宿地 落在马岭古道的崖上 飘入风情乡土的诱惑 鸡不飞,狗不跳,炊烟淡然 挽几丝凉风,几许晓岚和岭上的光瀑 心境的小船自然晃晃悠悠 青竹润目,野花逐色,映衬坡前屋后 与老乡喝茶抽烟,拉扯着山里的慢生活 严子陵钓台 题记:两千年前,东汉高士严子陵归隐之地 风尘仆仆,隐入这空山碧流 刘皇上数次征召,你皆不为所动 放弃高官厚禄,躬耕垂钓,终老林泉 两千年间,有多少名人雅士探赏问寻 你高风亮节成为隐逸文化的先驱 此处,是天下第一观,十大钓台之首 敢问世间的“隐”为何物? 你仍在东台上远眺,含笑如初 走进你的祠堂,穿过问隐门洞 随你去客星亭揽月,醉眠石上听风 那幅图 题记:相传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在此创作出不朽名画《富春山居图》 六百年前,那个秋意渐起的日子 你这位吃过冤枉官司浪迹天涯的耄耋老人 背着画囊,带着竹笠,穿着芒鞋,沿江漫游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你矢愿 在林莽间看山,礁石上瞧水 觅到心仪的山川草木,挥洒气血笔墨 一千多个日夜,风雨无阻,气闲神定,对话山河 当你重重地将画笔抛入滚滚江流之时 自甘隐逸,寓兴和平的人生真谛已绘完画透 六百年后,在秋色浓郁的季节 你引渡着一波波慕名而来的观光客 走入一幅永恒活着的《富春山居图》 碑廊 题记:自南北朝至清,有一千多名人雅士到此游历过 蜿蜒而来的江水,那么轻捷 九曲回旋的碑廊,多么迟重 我还是没绕过文人墨客的足迹 闪过一道道历史的屏障,井然踱步 只能是膜拜与仰息吗?也不尽然 唐伯虎在照壁前嘻哈一唤 鸦声灭失,百鸟的声线飞越峡谷 扫过阴刻阳刻的三千诗文,半真半猜 一条犹如龙虬的古藤,紧缠着廊脊上 千古不离不散的诗魂文魄 天下第十九泉 题记:唐朝茶圣陆羽说“桐庐严陵滩水第十九” 既然相信传说,真假与排位就不必考究 好在茶神在《茶经》里评点到此泉 位于富春江畔,花径深处 幽静,紧凑,小巧,清澈 只需一座小小石亭,一块摩崖石刻 和一位圣人默默地陪守 但见六角泉眼,涌现出万山林木 更有满天星斗,玲珑闪烁 西台 题记:公元1290年秋,南宋谢翱哭祭文天祥之处 江花之上,云崖之巅 英雄为英雄设立牌位,祭灵恸哭 这一哭,洞穿了风雨如磐的七百余年 这一哭,使“小三峡”的清波一再回涌 以竹如意击石作歌,为其招魂,好不伤心 直到竹石俱碎,长风在泣,山崩水裂 登上西台,诵读撼天动地的丹心诗句 伫立西台,一腔热血染遍万岭秋色 推介当下最活跃、最具特色的一线诗人,力塑当代诗人群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