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分享这位北大数学系的天才:他满分获国际奥数金牌,被称为陈景润的接班人。

 刘得光3p6n6zqq 2021-06-10

全网听课学习已超1600万人次
4040个核心单词+4040个地道例句
共计120节大课涵盖12000+总词汇量
「LEO的六步鸡血背单词课」
火热报名中!
LEO陪你一起背好单词,练好英语

图片

大家周四好,这里是学长LEO家族的好文分享频道图片

近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助理教授韦东奕手提馒头、水接受随机街访的视频走红网络。

视频一出网友纷纷哗然,对韦东奕的外貌、言辞品头论足,然而眼尖的网友却认出了这位低调的数学天才。

韦东奕是北大数学系2010级本科生,连续两届以满分获得国际奥数金牌,被称为陈景润的接班人。

他从小就对数学深深痴迷,因为数学天赋过人,初中就加入了奥数训练队,和高中生们一起训练,高一时顺利入选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

之后他保送北大,在这里一路读到博士,然后选择留校任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数学天才”的故事。

临近高考,越来越多人为高考生们加油打气,一条北大数学老师的视频走红网络。

图片

他自我介绍说:“北京大学数学系10级本科生、14级研究生,高中数学联赛山东省冠军拿到过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因此保送北大。”

图片
图源:@有道来探校

短短几个tittle,就足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然而很多人却只关注他的外表。

图片

有眼尖的网友一眼认出,这位外表朴实无华的老师是数学天才“韦神”韦东奕,被称为陈景润的接班人。

图片



1

“韦神”崭露头角

1991年,韦东奕出生于山东的一个高知分子家庭。

因为父亲是大学数学教授,所以家中有很多关于数学的书籍。韦东奕消遣时光的方式,是抱着家里的数学书读到出神。

小学一年级时,《华罗庚数学学校》这本书中的题目,让韦东奕从解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一种与众不同的快乐,从此他便对数学深深痴迷。

初二那年,因为数学天赋过人,韦东奕提前加入山师附中奥数训练队,和一群高中生在一起训练。

 图片

高一时期,他顺利入选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

从那以后,韦东奕就开始了他的“封神传说

在国家队集训期间,一共要经历8场大考,每次考4小时。

24道题,韦东奕完成了23道半,创下了解题记录,而且他经常能在考试刚开始的1个小时,就解出所有题目。

他解题的许多方法都是自创的,比标准答案还要简洁,被誉为“韦方法”。 

图片

解完题的韦东奕,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平行时空”。

左手握一只钢笔,右手握一支铅笔,双臂高悬于空中,带动两支笔缓慢地曲线交错穿行,身体随之前仰后合、上下起伏。

以至于每次国家队的教练们,都会通过观察韦东奕进入“平行时空”状态的早晚,来推算这次考试出题的难易程度。



2

IMO两次满分金牌
让他名扬数学竞赛

让韦东奕一战成名的,是他在IMO上的惊人表现。

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大赛,一直被认为是五大学科竞赛中,含金量最高的比赛。

图片

韦东奕在第49届IMO上的成绩是:6道大题全对。

当年参与竞争的是全世界500多名顶级选手,最后只有三个人拿到了满分,韦东奕就是其中之一。

 图片

当年难度最大的题目是压轴的平面几何题,韦东奕却用纯代数的方法解出来了。

长达四页的解题过程,让国家队副领队花了三个小时,才解出韦东奕的证明。
 图片

一年后,韦东奕带着他的光辉战绩——“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满分”,国家队集训历史上唯一一个满分,参加了第50届IMO。

在这场比赛上,韦东奕“击败”了7岁自学微积分、12岁拿到IMO金牌的数学竞赛史传奇陶哲轩。



3

他是“丘奖”大满贯选手

两次IMO夺冠后,北大向韦东奕伸出了橄榄枝。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号称中国的“第一学府第一系”。北大数学系的编号是“01”,在全校所有专业中排第一。

北大数学系,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北大四大疯人院之首”——这里天才、怪才云集,他们把世界上的一切元素都变成了数学符号,韦东奕则是数院“扫地僧”之首。

图片

有一次习题课由韦东奕讲课,他讲完后,大家都没听懂,想请教授再讲一遍,教授却微微一笑说:“不行,我也没听懂。”

在由韦东奕担任助教的某门课中,教授给同学们介绍说:“如果你们有不会的习题可以问我,如果我不会可以问助教,如果连助教都不会,那估计就是题目错了。”

而让韦神名声大噪的,是他大三时参加“丘成桐数学竞赛”时的表现。

“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由第一个斩获菲尔兹奖(数学界诺贝尔奖)的华人数学家丘成桐教授发起,是水平最高、难度最大的大学数学竞赛,也是各大名校数院的名誉之战。

共有“分析与微分方程” “几何与拓扑” “代数、组合与数论” “计算、统计与应用数学”四个方面的考核,对应分别设立“华罗庚奖” “陈省身奖” “周炜良奖” “许宝騄—林家翘奖”。 

丘成桐数学竞赛的考纲有58本书,涵盖的内容是清北数学系教材的三倍。

而韦东奕钻研透了这58本书,一举拿下除代数外,“分析、几何、概率、应用”四项金奖及个人全能金奖。

再加上韦东奕大二时所获的代数金奖,韦东奕成了“丘奖”大满贯选手。



4

放弃国外offer
选择留在国内

顶着“韦神”、“韦教主”的光环,韦东奕经常在各种传言中被妖魔化。

说他“孤傲自大、不喜欢和人交流。”“一个月才洗一次澡、每个月固定的日子换衣服。”

而事实并非如此,熟悉韦东奕的人评价他:“韦东奕没什么不正常的,除了他的数学太强。”“他对数学以外的其他东西都不在意

韦东奕不善言辞,但十分谦虚低调。

每当听到别人夸赞他时,他常说“没有啦”、 “不是这样的”。

当同学们拿着题目去问他时,他总是会耐心解惑,别人两三天都解不出来的题目,他只读一遍题就能把答案说出来。

他会听着收音机去各个寝室闲逛,喜欢把同学的书都“扫荡”一遍,看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书。

图片

2014年,韦东奕以优异的成绩从北大毕业。

哈佛提出:只要韦东奕愿意来读书,可以免试英语。

就在大家以为韦东奕会前往国外深造时,他选择留在北大,并在这里读完了硕士,只用三年半就拿到博士学位。

2019年,完成博士学业后,韦东奕成为了北大数学系的助理教授。
 图片

竞赛和科研有着很大区别,竞赛考察的是运用技巧解题的能力,而科研重在探索未知世界。

短短几年,韦东奕已经发表了25篇论文,其中多篇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上。

其中,韦东奕在“二维不可压缩欧拉方程的线性阻尼”问题上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该成果已经被国际顶尖数学期刊Comm. Pure Appl. Math.接受发表,韦东奕也因此荣获国家奖学金。

纽约大学的林芳华教授曾说,“因为韦东奕很快就可以把别人文章中用到的方法和结果大大简化,所以很多大人物都不敢轻易在文章发表前,把研究提前放在网上。”

对于韦东奕来说,流言都不曾入耳,唯有数学令他着迷。也如他在视频的最后所说:“欢迎大家来到北京大学”,一起探究数学世界的精彩。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