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校学员从毕业到晋升团职,关键是把握好四步

 梦想童年594 2021-06-10
军校学员从毕业到晋升团职,关键是把握好四步

作者:柳叶叨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真正能当上元帅的士兵其实是非常少的,特别是在非战争时期,仅凭自己的努力,想当上将军都是特别特别难的,毕竟“一将功成万骨枯”。

对于绝大部分没有通天背景、没有逆天能力、没有惊天运气的军人来说,入团是凭个人努力能达到最高目标了,再往后的基本上要靠运气了。

曾经有个针对师以上干部的研究,能提拔到师以上岗位的,主要缘于三个途径:

一是有贵人赏识,如大区以上机关的处长们,军以上领导的秘书、姑父们,军以上领导赏识的亲戚、下属、学生们,具体不细说。

二是有超人能力,即使放到沙漠里也能创造出绿洲来,怎么压都压不住,自然就能成长起来了。

三是有惊人耐力,就是通常所说的熬得起,九年没机会就等十年,十年没机会就等十一年,总能守得云开见日出的。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只研究正常人、正常情况下如何正常地入团的途径,除非遇到军改、自己作死等等,成功率大约在70%左右。

军校学员从毕业到晋升团职,关键是把握好四步

从毕业到入团,如同“把大象关入冰箱需要几步”一样,都是看上去很大、很模糊,实际上很有操作性的问题。

把大象关入冰箱需要三步:

第一步,打开冰箱门;

第二步,把大象送到冰箱里;

第三步,把门关上。很简单的嘛。

从毕业到入团同样简单,只需要四步:

第一步,站稳脚跟,防止还没起步就被淘汰;

第二步,发现优势,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

第三步,盯住岗位,导向一个能让自己入团的岗位;

第四步,迈上轨道,沿着最大概率的道路向前。

是不是看上去很简单的。真理永远都是简单的,难的是如何把简单的事情做好。

军校学员从毕业到晋升团职,关键是把握好四步

先讲第一步,踢好头三脚,站稳脚跟。

别看不起这一步,这一步虽然基础,但却是最重要的,80%以上不能入团的同志,都是输在这一步上。

对比一下大佬们的成功学,他们会拼命地讲自己成功前如何的困难,再拼命地讲自己成功后如何的幸运,却一般都不敢讲自己如何挖到第一桶金的,因为这个才是成败的关键。

设想一下,假如马某没有得到浙江财团的支持,假如王某没有得到副省级岳父的关照,做网购的、做房地产的遍地都是,凭什么他们成功了呢?就因为他们长得丑?会做红烧肉?

新排长的存活期只有两年,如果不能在两年内得到旅以上机关或者大佬的赏识,那么入团的概率基本为零。至于如何才能踢好头三脚,站稳脚跟,将在今后专门分析。

军校学员从毕业到晋升团职,关键是把握好四步

第二步,综合比对,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

军官发展途径,传统的是四条,即军事、政工、后勤、装备,新政之后,改为指挥管理军官和专业技术军官,实质上仍是四条,并且这四条成长入团的要求和概率是不一样的。

一条是军事管理军官:

成长路径是排长——副连长(副连职参谋)——连长(连职参谋)——副营长(副营职参谋)——营长(科长)——入团。

另一条是政治军官:

成长路径是排长——副指挥员(副连职干事)——指挥员(连职干事)——副教导员(副营职干事)——教导员(科长)——入团。

还一条是保障军官:

成长路径是排长——副连长(副连职助理员)——连职助理员——科长——入团。

最后一条是技术军官:

成长路径是排长——初级技术军官——中级技术军官——入团(高级技术军官)。

这四条途径各有各的要求,各有各的优缺点,需要做出精准的选择。

军校学员从毕业到晋升团职,关键是把握好四步

第三步,盯住入团岗位,找到指向目标的关键节点。

大家都知道,关键的细节决定成败。难就难在如何找到关键的细节,并且找明白决定成败的原因和原理。

要入团,首先要入营,要入营,首先要入连,这个就像初七过后是初八一样,属于很正常的现象。

不正常的只是,要入营,通常要有旅以上机关的工作经历。

据不完全统计,旅级单位的营级主官们,70%以上都有旅机关的工作经历,而能顺利入团的营级主官,几乎90%是有旅机关任职经历的营级主官。这就是概率。

要入连,并且要入自己要入的连职岗位,必须得到一名营以上主官的认可,参与过一次相应级别的活动。

要入营,并且要到能导向入团的营职岗位,必须得到一名旅以上主官的认可,有过相应系统的机关工作经历,拥有某个系统的某项优势或者成绩,参加过一次以上相当级别的活动。

这些关键节点,挑明了说出来就已经很有价值了。后续的同样还要具体分析。

军校学员从毕业到晋升团职,关键是把握好四步

第四步,走上轨道,做好每一个选择。

人生是由无数个选择构成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哪怕是只有两个选项的选择,选对的概率也只有50%,并且选错之后,往往就是从头再来,甚至连再连的机会都没有了。

比如:同时迎来调动到上级机关帮忙和到基层担任主官的机会,到底是选择到上级机关,还是选择到基层任主官呢?

再比如:面对单位安排的业务培训和自己考来的读研机会,到底应该选择参加业务培训呢,还是先去读研呢?

还比如:赏识自己的领导调动到新单位去了,是跟着老领导到新单位去,还是在老单位等着新领导呢?

选择能成为选择,自然是各有利弊的,关键是如何找到哪个是利,哪个是弊,特别是哪个是真利,哪个是真弊,从而研究出趋利避害的方法,实现顺利的成长。

上述四个问题解决了,毕业到入团将是一片坦途。不是骗你,这样的纯干货,一般人真的不会告诉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