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邑古城八阵图

 传递着 2021-06-10

明·嘉靖版《夏邑县志》记载:“夏邑古虞国地,禹贡豫州之域,战国时其地窊[wā]下故曰下邑,秦属砀郡,汉置下邑县属梁国,后魏置砀郡,北齐以巳吾县省入,隋属亳州后属宋州梁郡,唐隶睢阳郡,五代梁属宣武军,唐隶归德军至宋改归德军为应天府县属焉,金改夏邑县属宋州,元初并入睢阳寻,复置属归德州谷熟县省入。”金改名“夏邑”,相沿至今。

夏邑县古城卫星图

如今夏邑县境内,有一古老而神奇的古城。说她古老,是指她为春秋战国时期楚王所筑,至今已2300余年;说她神奇,是指此城的设计科学神秘,被邑人称为“八阵图”城。此城历经改朝换代,由小到大,由土城改砖城,直至大明崇祯十一年已具砖城规模。清朝时期多次重修,日趋完善。解放战争时期改建加固,防御功能更加齐全。诱人的古堤云林,碧水连天的汪洋大湖,蜿蜓似龙的城墙城楼,瑰丽众多的名胜古迹,类似开封《清明上河图》中的商贸街道,处处让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

夏邑县城郭里程面积图

夏邑古城总面积约20000km2,城墙以内的面积约0.75km2,城中陆地约占0.25km2,只占全城总面积的12%左右,因而,夏邑古城80%以上为水占有,故称此城为水中之城。城西、南两面分别与毛河、响河交叉相依,通过城堤进水闸与城湖相连。干旱时期通过外河引水入湖;洪涝时,又可通过水闸放水入淮。为此,夏邑城湖一年四季湖水满塘,清澈见底,水产丰富,风景秀丽。俯瞰全景,最外一圈为高大坚固、密林丛生的护城大堤。每个堤口分建古庙一座,南堤口还有一座观水亭。堤内是一圈碧水连天的汪洋大湖。湖中有一座绿洲,东西、南北两条大道向外延伸,经城门、过城桥、通堤口直与东西南北四关相连。城墙、城楼、奎星楼巍峨雄伟。城墙蜿蜓3480米围绕一周把湖水从中一隔为二,形成具有八城湖水内外环绕的世间罕见水城。

从小在古城长大的邹吉林(右二/70岁)有说不完的古城故事

全城及四关72座庙,城中72道街,72眼井。其中,东门对西门这条大街叫东西大街,南门对衙门、北门对寺门(南大寺后门)叫南北大街。其余小街纵横交错,街道两侧商店林立。72眼井如群星巧布其中。官府、署衙、富家宅院、平民住屋,初进县城让人如入迷宫。高大的文庙黉[hóng]学宝殿,远近闻名的崇正书院,飞檐挑角的南海大寺,出类拔萃的三大牌坊,以及县衙、戏楼、玄帝庙、城隍庙、大仙庙、天齐庙、关爷庙、玉皇庙、龙王庙、王爷庙、文昌阁、奎星楼、马藻墓、天主堂、清真寺等名胜古迹,倒映湖影,呈现出一幅美轮美奂的七彩画卷。每遇朝暮或霪雨时节,烟波浩淼,水波连天,雨雾初晴,丽日高照,碧水如玉,鱼翔浅底。轻快的捕鱼小舟或成群结队的游泳者,惊得野鸭、水鸡、鹭鸶[sī]、大雁展翅长空,发出一阵阵鸣叫。城湖像八块浑金璞玉装点着这座古朴玲珑的小城。

夏邑县古城图

城中街巷整肃,商铺栉[zhì]比,人多而不乱,事繁而有序。逢年过节时,耍猴的,卖艺的,舞枪弄棍的,进城购物、焚香朝拜的农夫、公子小姐、达官显贵以及苏、鲁、豫、皖的八方来客,人来车往,使整个县城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

依稀留存着古城的旧砖石

改朝换代,鏖[áo]战于古城内外。捻[niǎn]军大起义,太平天国反清斗争,八年抗日战争,共产党三打县城。这真是:

八块湖水映锦城,古堤云林百鸟鸣。

城垣似龙湖间卧,美景名胜赛天庭。

人杰地灵圣人众,功业彪炳扬英名。

物华国宝城中蕴,探索开发盼贤能。

内容来源:明嘉靖版《夏邑县志》、谷歌卫星地图、孙玉金古城文图、邹吉林故事讲解及现拍的如今景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