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会宁县四房吴镇 2021-06-11

吴宇标 谦川中医

前言

就在不久前,我们开启了【我是优秀的青年医生】病案征集活动,得到了不少小伙伴的支持~这些优秀的病案,体现了他们对经典经方的理法掌握的得当,也给我提供了不少思路。坚持学习,保持交流,相信总有一天,我也可以晒出自己的精彩病案!

今天,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吴宇标同学的精彩病案吧!

初诊

患者:傅,男,25岁

主诉:银屑病三年

刻诊:

不怕风冷,活动则身上背部烘热汗出,汗后恶风,夜间热醒,背部有汗,食热汗出,手温高,手心汗,左耳耳鸣,持续1-2分钟,声音小。口臭,饮酒后口苦口干,饮水难以解渴,纳欠佳,容易有饱腹感,食多胀气,无烧心、打嗝、反酸。喝酒吃辣容易腹痛、腹泻、肛门灼热。大便1天2次,坨状,大便黏,小便1天6-8次,呈浓茶色。吃橘子橙子会腹泻,其他水果不会。腹部恶风,饮多不适,腹按硬,扪凉。眠可。皮肤干燥、脱屑。阴囊潮湿。

查体:

左脉细数,右脉关部有点滑,相比左边有力,脉数。舌淡苔黄腻

基础病机:

表束、中风、伤营

太阴伤血、里虚、水饮

阳明里热、外热、外结、外燥

约分:伤营、里虚淡饮、火证

六病:阳明中风,火证夹水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患者以表的热燥结为所及所苦,存在阳明的问题的,但是再仔细辨认,患者有大便黏、阴囊潮湿等水饮的情况,另外患者腹部怕风,饮多不适,触凉,可以发现患者存在有里虚层面。但是需要注意一点,患者还是在阳明病的框架下出现了这种里虚水饮的情况,所以还是从阳明病的法度里面去选方。表上有热、结、燥,里面有里虚水饮,会想到用辛寒法以及酸寒法合法的方子,另外存在有胃虚的情况,所以能够兼顾胃虚的往表上面发的方子就呼之欲出了——千金百痛壮热方,因为有点担心患者的胃虚,所以用的是2/3量。

百痛壮热方(2/3量)*3

淡豆豉32 栀子16 白芍16 黄芩12 大青叶12 知母16 升麻12 杏仁12 石膏32 柴胡16

二诊

药后反馈:

头上鳞屑变厚,不硬,刮会脱屑。

刻诊:

出汗,手汗减轻,无耳鸣,口不干,喝水较前少,口臭减轻,稍有口苦。大便坨状偏稀,服药期间腹部无不适,夜寐足心烫。

查体:

腹按较前软。舌苔较前薄,眼睑红鲜。

基础病机:

表束、中风、伤营

太阴伤血、里虚、水饮

阳明里热、外热、外结、外燥

约分:伤营、里虚淡饮、火证

六病:阳明中风,火证夹水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备注:医生提供图片较多,为方便阅读,本文重点选取手腕及额头两处。

患者在服用属于阳明法度下的百痛壮热方之后,火证明显改善,邪热已经减少一部分了(不口渴、腹部变软),但是使用辛寒法之后,患者的津血会被发越一部分,所以患者的皮损情况会变得较为干燥。但是患者阳明层面的问题依然存在,再结合患者腹部变软、大便稀的情况,在处理完火证之后,患者虚寒的一面会凸显出来,所以这一诊我开了两个方子,一个还是处理患者在表上面阳明的结热的千金百痛壮热方,另一个是用厥阴法酸温法的赤小豆当归散,在发越之后,需要补益津血了。

①千金百痛壮热方*3:

豆豉48 栀子24 白芍24 黄芩18 知母24 大青叶18 石膏48 柴胡24 杏仁18 升麻18

②赤小豆当归散*5:

赤小豆芽48 酸浆水60ml 当归9

三诊

药后反馈:

服用三副百痛壮热方后:不怕寒热,没有运动出汗,没有被热醒过。手温热较前好转,趋向正常,手指稍微汗。耳鸣未作,口微臭。口干较前好转,无阴囊潮湿。吃水果腹泻,大便偏稀。小便一天三次呈茶色。饮水多无不适,无反酸,寐可。嘱咐其继续喝赤小豆当归散。

服用赤小豆当归散之后,无新发皮损,头上鳞屑变厚容易脱落,皮疹鳞屑减少,干燥较前好转。

刻诊:

不恶寒热,手掌温度可,手背略凉,手指微汗,口微臭,微口干,饮多,冷热都可,喝水多没有不舒服。大便偏稀。皮损不热。

查体:

脉弦,沉取三部有力。

基础病机:

表束、表寒轻、中风轻、伤营

太阴伤血、里虚、水饮

阳明里热、外热、外结、外燥

约分:伤营、里虚水饮、火证

六病:类厥阴病,火证兼水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患者从这一诊开始,火证的情况慢慢减轻,而转为到类厥阴病,这个时候需要顾护患者的津血为主,所以在类厥阴病的法度中去思考。患者皮损有燥结,而且里虚的情况比较凸显,所以这一个部分,需要在补充津血的情况下往外面发,从酸寒法的方剂中去选,然后增加了津液之后,还要增加一下温煦的作用,所以第二个方要转到酸温法。另外,在补充津血之后,需要将津血提到表面去,这个时候需要选择一些不太发越的辛寒的药,在这里我选的是阳明的血痹药桔梗。

①枳实栀子豉汤*5

栀子12 淡豆豉48 枳壳36 酸浆水240ml

②赤小豆当归散*5

赤小豆48 当归6 酸浆水60ml

③桔梗汤*5

桔梗6 生甘草1

四诊

药后反馈:

头上的鳞屑消失大半,长有新皮,身上的皮疹也在消退

刻诊:

不怕风冷,无活动汗出,无食汗,有手汗,手温度微暖。无头晕头痛,头上银屑,结屑减少。无耳鸣,无口干,喜饮,稍口臭,无麻木酸痛拘挛,口不粘,下肢无水肿,皮肤稍微干燥,脱屑,没有袜痕,阴囊不潮湿。

大便半稀,尿液微黄,无夜尿。无胸闷,腹部恶风,稍凉,饮多稍有不适,纳偏少,易饱。吃食多胃胀,无腹痛,偶嗳气,无反酸烧心,无肠鸣。突然站起则头晕目眩。

基础病机:

表束、中风、伤营

太阴伤血、里虚、水饮

阳明里热轻、外结、外燥

约分:伤营、里虚水饮、火证

六病:类厥阴病,水证兼火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在上一个方使用了桔梗汤之后,津血的状态会往表上面走,所以这一诊的方需要顾护一下里位的情况。患者出现有肚子怕风触凉、饭量比较少、大便稀的情况,所以在这一诊里面选择以酸温法为主的法度。酸温法里面能够解表上面的结的药,选择乌梅,因为在《神农本草经》里面,就写到乌梅“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誌,恶肉”。而且里有水饮,需要温胃除水,选用豆豉。

乌梅豆豉汤*5

乌梅30 豆豉48 蜂蜜12

五诊

药后反馈:

皮损颜色减淡,鳞屑减少

刻诊:

恶风,不恶寒热,汗可,无盗汗,无头晕,痤疮,无耳鸣,鼻腔干燥,稍有口臭口苦,无口干,饮可,纳可,无胃胀胃痛恶心反酸,无麻木拘急酸痛,大便日1行,时黏腻,时稀溏,小便日4-5行,色淡黄,无灼热,无夜尿,肠鸣,眠可。

查体:

手温热,腹按软,下肢不肿,皮肤干燥。

基础病机:

表束、伤营

太阴伤血、里虚、水饮

阳明里热、外结、外燥

约分:伤营、里虚水饮、火证

六病:类厥阴病,火证兼水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上一诊用了乌梅豉汤之后,患者后面会有拉肚子的情况,但是拉完没有什么不舒服,而且乌梅豉汤是酸温法的法度,所以感觉这个拉肚子可能是把腐秽的东西、水饮之类的排出去。从眼睑上面来看,患者眼睑比上一诊变得更红鲜。所以这一诊考虑在顾护中焦的情况下,选用酸寒法,继续除结。然后第二个方子选择酸温法能够养津血的。

①栀子甘草豉汤*5

栀子12 炒甘草12 淡豆豉18

②赤小豆当归散*5

赤小豆芽48 当归6 酸浆水60ml

六诊

药后反馈:

手上皮疹进一步好转,饮酒后腿部皮损略有加重。

刻诊:

恶风,不恶寒热,汗可,无盗汗,无头晕,痤疮,无耳鸣,稍鼻塞,鼻腔干燥,稍有口臭,无口干口苦,饮可,纳可,无胃胀胃痛恶心反酸,无麻木拘急酸痛,大便日1行,时黏腻,时稀溏,小便日4-5行,晨起色黄,无灼热,夜尿0-1行,无肠鸣,眠可,腹部时有发冷恶风。

查体:

手温热,腹按软,有袜痕,自述下肢不肿,皮肤干燥,眼睑红鲜

基础病机:

表束、伤营

太阴伤血、里虚、水饮

阳明里热、外结、外燥

约分:伤营、里虚水饮、火证

六病:类厥阴病,火证兼水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患者目前还是以火证为主的状态,眼睑依然有红鲜的情况,存在有火热间杂水饮的情况,继续使用酸寒法为主方。另外比起上一诊,患者的里虚情况比上一诊稍好转,所以这一诊的酸寒法里面去除甘缓的甘草,改用栀子豉汤,续进赤小豆当归散。

栀子豉汤*5

栀子12 淡豆豉18

赤小豆当归散*5

赤小豆芽48 当归6 酸浆水60ml

七诊

药后反馈:

皮疹颜色进一步变淡,皮疹处不痒,轻微便溏,肛门不灼热。喝赤小豆当归散期间大便会偏稀,最近这两天大便很黏,手不潮冷,手微温。其余情况如前。

基础病机:

表束、伤营

太阴伤血、里虚、水饮

阳明里热、外结、外燥

约分:伤营、里虚水饮、火证

六病:类厥阴病,火证兼水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患者的病机没有改变,还是使用酸寒法,但是里虚的情况凸显了,所以这次加上甘草,所以使用栀子甘草豉汤续进赤小豆当归散。但是在这一诊,考虑要人为变一下病机,想使用一些能够恢复患者表上津液温煦功能的方子,但是这个方子也不能太过助热,还是从酸法入手,然后选择一些相对缓和的辛温的药。我选择的是血肉有情之品的鹿角。第三个方子选择鹿角酸浆汤。

①栀子甘草豉汤*5

栀子12 炒甘草12 淡豆豉18

②赤小豆当归散*5

赤小豆芽48 当归6 酸浆水60ml

③鹿角酸浆汤*5

鹿角12 酸浆水120ml

药后反馈

由于工作原因,患者只喝了一半栀子甘草豉汤,但是皮损状态进一步减淡。后续继续观察。

「经典经方医案分享」银屑病案一则

(备注:为方便阅读,部分描述由小编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进行修改)

点评

案例精彩!可读性强!思路清晰!

在陈诉案情时尽量书面语,精简提炼减少口语化,则会更精彩易读!

作者:吴宇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